1952年,一位农民向广州市委书记下跪,痛哭:妈,我终于找到你了_来发_自己的_儿子

1952年的一天,当时的广州市委书记曾志,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工作事务,下属突然告诉她有一个男人声称是她失散多年的儿子找上门来了。

话刚说完,一个体格健壮、肤色黝黑的农家男子走进办公室,对着曾志就跪了下来,激动地说:“妈,我终于找到你了”,这名男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究竟是尘封多年的真相,还是谋划已久的阴谋?

要想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曾志本人说起。

在那个年代,女干部相对来说不算多,能做到高官的就更少了,曾志从一个普通党员一路升迁,最终成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不得不让人佩服。

1911年,曾志出生于湖南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她原名叫曾昭学,从名字里不难看出父母对于女儿的期望,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好好做学问,当一个文人,然而曾志却亲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曾志自小就聪明好学,14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当时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在学校里,曾志接触到了新思想,她积极参加各项学生运动,反对男女不平等、官僚军阀等。

曾志年纪虽然不大,但心性十分坚韧,她自己做主改名为曾志,意思是“要为女性争志气”。

1926年,曾志加入我党,为表决心,她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解除了父母包办的婚姻。

毕业后,曾志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也因此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段感情。

1927年,曾志被派去担任中央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

在这里,她认识了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部长夏明震,当时曾志还不到20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两人因工作相识、相知、相爱,很快就走进了婚姻,然而这段婚姻却十分短暂,第二年夏明震就牺牲了。

展开全文

看到丈夫死去的惨状,曾志几乎精神崩溃,这时的她才十七八岁,放到现在还是个学生的年龄,而曾志却已经经历了很多波折。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曾志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不久之后,曾志被调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委办公室担任秘书,此时曾志经历了战争和挫折的洗礼,成为了一名真正坚毅的革命战士,这让她散发出旁人没有的光芒,非常引人注目,也吸引了党代表蔡协民的注意。

因为工作关系,曾志和蔡协民经常打交道,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情愫,这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情况,因为曾志自从丧偶后就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一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而她毕竟还很年轻,大家不忍心看到这个坚强的女子一生孤独,而蔡协民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曾志心里的空洞。

在组织的撮合下,曾志和蔡协民结为了夫妻,婚后没多久,曾志就和丈夫一起跟随部队去了井冈山,此时她已经怀有身孕。

这年冬天,曾志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生产时她遭遇了难产,几次昏厥过去,幸好吉人自有天相,最终母子平安,然而曾志还没等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就要迎来与孩子分离的痛苦。

当时正是我党处境比较艰难的时候,不仅要面临敌人的枪林弹雨,为了安全起见还得经常转移阵地,很明显不适合带着孩子。

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曾志内心充满了痛苦,哪个母亲忍心离开自己的孩子呢?但是为了儿子的安全,她必须硬着心肠做出选择。

经过深思熟虑,曾志和蔡协民将儿子托付给了一名叫石礼堡的副连长,产后26天,曾志夫妻俩就跟着部队紧急转移了。

为了保护好战友的孩子,石礼堡夫妇给孩子起名为“石来发”,除了他们夫妻俩,谁也不知道这其实是曾志的孩子。

石来发7岁时,石礼堡不幸牺牲,他的妻子因为伤心过度也很快去世了,临死前将石来发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

从此以后,年幼的石来发只能和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外婆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石来发又太小,根本不能进行劳作,因此祖孙俩的生活十分艰难。

石来发从小吃了很多苦,但是比起物质上的苦,更苦的是他的内心,虽然外婆对石来发很好,但是自幼失去了父母,还是让石来发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因此他十分渴望家庭的温暖。

但此时石礼堡夫妇已死,石来发觉得这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罢了,他哪里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在人世,没有一天不挂念着自己,而在另一边,曾志此时也遭受到了重大打击。

离开井冈山后,曾志被派到福建工作,由于能力出色,她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先后担任共青团闽委组织部部长、闽东特委组织部部长、福霞县委书记等,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命运却再度与曾志开了个玩笑。

1934年,因为叛徒的出卖,蔡协民牺牲了,23岁的曾志再次成为了寡妇,丈夫惨死、儿子生死未卜,这样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经历了这一切的曾志并没有被压垮,她的心性之坚定连有些男人也比不上,放到现在曾志绝对是事业型的女强人。

个人的悲痛不能影响工作,收拾好心情后,曾志来到福州继续革命工作,接二连三的打击,曾志都挺过来了,也许是上天都不忍心再为难这个坚强的女人了,曾志终于遇到了她最后一任丈夫陶铸。

这段感情也是因为工作相识,因组织需要,曾志和陶铸假扮成夫妻开展革命工作,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感情,曾志和陶铸拥有共同的革命信仰和精神追求,会走到一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两人结婚后,曾志怀孕了,这让她既惊喜又心酸,喜的是现阶段生活比较平稳,曾志终于能好好体会到为人母的喜悦,心酸的是曾志想起未满月就离开自己的儿子,至今还是生死未卜。

在复杂的心情下,于1941年,曾志生下了女儿陶斯亮,陶斯亮从小聪明伶俐,她很大程度上慰藉了曾志饱经苦难的内心。

有了女儿之后,曾志比以前快乐了许多,只是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挂念着不知在何处的儿子。

曾志参加革命较早,资历老、工作能力又强,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身居高位,现在革命事业成功了,自己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曾志立刻就托人去寻找自己的儿子。

可是,此时已经过去20多年了,要找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相貌也不清楚的人谈何容易,更何况最重要的见证者石礼堡夫妇早已去世多年,曾志也知道此次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不到最后她不想放弃。

几次寻找都没有结果,曾志心灰意冷,就在她想要放弃的时候,井冈山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人找到了,他就是石来发。”

此时,石来发20多岁,在村里的帮助下已经成了家,当有人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还活着,而且是个大领导时,石来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这个穷小子竟然有个高官母亲。

在组织的安排下,石来发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这才有了开头这一幕。

虽然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亲生母亲,两人也从未见过,但在石来发心中其实是非常渴望母爱的,当他走进曾志的办公室时,情绪再也压抑不住了,一下子爆发出来,跪在地上哭喊道:“妈,我终于找到你了。”

石来发泪流满面,曾志又何尝不是呢?这名一向坚强的女干部,在见到儿子的一瞬间眼泪就涌了出来,她的思念只会比石来发更深、更重。

等两人情绪稳定后,曾志拉着儿子聊起了家常,询问起他这些年的遭遇,得知石来发从小吃了不少苦头,而且不识字之后,曾志感觉既心酸又愧疚,她想好好补偿儿子,对儿子说:“来发,留下来吧,留在广州,白天到工厂做工,晚上去夜校读书识字。”

这个安排无疑是非常好的,只要石来发留在母亲身边,生活和前途都不用愁了,然而令所有人惊讶的是,石来发沉默了一会之后,竟然拒绝了曾志的提议。

他说:“妈妈,算了吧,我已经成家了,还分了田、分了地,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是回去吧,再说家里还有80岁的老外婆,没有我她自己不行,我得回去守着她,给她养老送终,人得讲良心啊。”

听了儿子的话,曾志十分感动,石来发没有跟着父母长大,虽然目不识丁,却能懂得大道理,也十分明事理,她同意了石来发的请求。

就这样,母子短暂重逢后,石来发又回到了井冈山,曾志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未动用自己的权力去为女们谋取福利。

石来发是她失而复得的儿子,曾志想补偿儿子却没有为其安排工作,就这样石来发在井冈山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孙子想要把农村户口转到城市户口,也被曾志训斥一顿后拒绝了。

1998年,曾志病逝于北京,临终前立下遗嘱,把自己6万多元的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按照曾志的遗愿,她的骨灰一部分埋在八宝山一棵树下当肥料,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

曾志的一生,正如女儿陶斯亮写的墓志铭那样:“您所奉献的,远远超出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