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王朝兴衰的三条法则_王朝_一本_历史

倾囊都识酒人狂,煮字犹堪抵稻粱,

还似屯田柳三变,家家井水说高阳。

张大春:高阳的成就当世无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二月河: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

霍宝珍:中国大陆有十一亿人口,也没有出过一个高阳。

史航:台湾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是我最迷恋最钦仰的。在高阳笔下,河山大好,人心难测,万事古难全。

高阳是一位学者型+才子型的罕见作家,华语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据说为了写好历史小说,高阳先生曾看过几麻袋从北京运到台湾的宫廷密档。可见工夫之深。高阳其人,文笔史识皆称练达,细节充满文学想象,完全是中文的力与美。读历史小说,不可不读高阳。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一套今年1月份最新版本的高阳作品——《清朝的皇帝》——展开一部风云激荡的清朝大历史,看清历代王朝兴衰的法则:

展开全文

◎历代王朝兴衰的三条法则

在本书中,结合历代王朝,高阳指出三条法则:

· 一是历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经济,而经济的重心在交通;

· 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必开一代之胜运,否则就会出现危机;

· 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作育人材,培养了生机,就会出现中兴之局。

◎细数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谊

本套书一共五册,从《开国雄主》到《日落西山》,细数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谊:宫廷生活、典章制度、战争与朝拜……讲述皇帝、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等的佚闻逸事并针对清史中的某些疑点亦作出深入精辟的分析,如:董小宛入宫为妃,郑成功反清复明,慈禧大全独揽等。

◎了解大清由盛转衰的原因

高阳的历史小说,其作品的最大特色便是“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从考据中探索历史的真相,并将求证所获的资料用于小说之中,使其作品更具深度与意义。被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因此,《清朝的皇帝》虽然名曰小说,其实是可以从中看出大清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的。

公众平台:先知书店店长荐书,优先获取最新图书资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