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养小叔子的是谁?和惜春身世有关,王熙凤贾蓉是臆断_王熙凤_胞妹_秦可卿

焦大罪骂宁国府“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前半句属于秦可卿死亡之谜,那么后半段指的是谁?

展开全文

一、王熙凤贾蓉是臆断

很多人说,后半句应当是指王熙凤和贾蓉,且举出王熙凤待贾蓉与常人不同的例子。

诚然,王熙凤与贾蓉之间的感情,的确比旁人更亲厚一些,但要知道,贾蓉是秦可卿的丈夫,且王熙凤与秦可卿的关系非常要好。此外,王熙凤在秦可卿死的时候都与贾琏感情非常好,新婚燕尔,你侬我侬,焦大醉骂之际,王熙凤是没有动机去做这件事的。

因此,这种说法纯属臆断。

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差不多,虽然有辈分在,但并不能阻碍其成为朋友,或者关系亲厚一些,单单从这一点来说,说服力并不大。

笔者一直相信,连秦可卿之死都能从曹公所删减剩下的文字里读出端倪,相信后半段也必然能够找到答案。

曹公曾非常露骨地在秦可卿判词里写:“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两句带有极其浓重的感情色彩,也许也是曹公在提醒我们读者,千万要注意文中没有多写的宁国府。

王熙凤带着宝玉探望秦可卿,焦大喝醉了酒在外头骂人,这段话也出自于此。

焦大是宁国府的人,而且是个非常忠心的仆人。

他见证了宁国府的崛起,也见证了他的没落,因而对其子孙恨铁不成钢。

但哪怕喝醉了,他的忠心也不应该被怀疑。

因而,他绝对不会去骂荣国府的人。

所以,这个人,咱们姑且定位在宁国府。

二、惜春身世之谜

红楼梦呈现的是一种大家族日常生活,而且都是琐碎日常之事,可在这些日常之事中,我们极难找到惜春与其胞兄贾珍、父亲贾敬之间的任何互动。

笔者曾经分析过,前八十回中王夫人从未与李纨讲过一句话,这也是很不正常的是,极有可能是王夫人将贾珠去世这件事怪罪在了李纨身上。哪怕,惜春与胞兄贾珍等人一点互动也没有,是否又象征了别的故事?

冷子兴演说荣宁二府时曾介绍了贾府的四个千金,且其用语很值得斟酌。

他介绍元春时说“政老爷之长女”,介绍迎春时说“赦老爷前妻所出”,介绍探春时说“政老爷之庶出”,唯独到了惜春这里,说的是“珍爷之胞妹”。

曹公是最擅长以文字来埋藏深意的,更何况,介绍女儿本应用父亲的名号,为何到了惜春这里,只以“胞妹”二字指代?

再深挖,贾敬“宾天”之际,通读也没有找到惜春的下落。

曹公的笔墨,甚至连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会写到,为何独独漏了女儿在父亲葬礼上的表现?这是完全不符合常理的。

而不符合常理,只有一个答案,那便是,这个葬礼,惜春压根就没有出席。

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有个大胆的猜测,那便是,惜春极有可能并非贾敬所出。

三、惜春出世的性格,或许映照了其身世艰辛

惜春是一出生就被贾母养在身边的,若是其身世若真如笔者所猜测那般,整个贾府里,或许也只有贾母的宽容能给予她一处容身之所了。

冷子兴演说贾赦一味好道,“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

曹公生怕我们不注意,非要在“留下一子”前面加一句“幸而早年”,以此来表示其修道的时间。

黛玉入贾府时写道,惜春年纪非常小,可能比黛玉还要小,显然,这个姑娘不是贾敬早年所出。

如果冷子兴演说之际,惜春刚刚出生,似乎与贾敬修道的时间对不上。他在修道的时候生了惜春,这个可能性更不大,毕竟此时他的夫人也不见了踪影。

若是贾敬与别的女子生的惜春,应该也不会用“胞妹”二字。

冷子兴所言“贾珍之胞妹”,极有可能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惜春便只有贾珍这样一个亲戚了。否则,再如何介绍,按照礼法,也应该长辈名讳先说。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自小便向世人展示出一种超脱的性格,经常冷眼旁观大家族的隐秘之事,也曾在很小的时候与智能儿说剪了头发出家去。

按照常理来说,贾母身边带大的孩子,都被众人宠爱。

自小被宠爱着长大的孩子,性格应如宝玉黛玉这般,虽聪慧异常,却不失孩子心性。

惜春的性格太出世,超脱,看透世事。

她的年纪比黛玉还要小,出现这样的性格,本就很不寻常。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养小叔子的那位,极有可能是惜春的母亲,因为贾敬修道守活寡之下的一桩丑闻,当东窗事发,母亲羞愧自尽,而惜春被宽容的贾母养在了身边,留下了一条性命。

虽然说,这样的推断依然没有实际证据,但要比说贾蓉与王熙凤之间的关系要有说服力许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