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的贺信在青引发热烈反响_中亚_青岛_合作

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的贺信在青引发热烈反响

2月16日上午,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在青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共享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先进技术,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习主席贺信在青岛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指示要求,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抢抓新机遇、打造新模式、蹚出新路子,进一步放大合作优势、深挖合作潜力,努力在推动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中作出新贡献。

青岛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

加大力度畅通国际合作通道

中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区。“作为我国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上合示范区将抢抓发展机遇,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依托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载体,进一步畅通国际合作通道。”张新竹说,示范区通过“友城合作、双园互动”等模式,有效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地方、企业、商协会等交流合作,为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场景、模式和范例。

据介绍,当前,上合示范区聚焦“一核引领、全域联动”,以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为支撑和载体,锚定产业链接动力主轴,坚持经贸合作平台“硬联通”和经贸示范模式“软联通”两手抓,与中亚国家在人文、投资、贸易等领域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例如,物流合作脉脉相通,上合示范区畅通班列运输通道,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城市点对点班列及中亚五国散列班列,2022年开行“上合快线”508列,占总开行量的72%;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期间,开行首班“上合快线”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点对点班列,协助发运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相关物资;撒马尔罕峰会期间,开行首班“上合快线”撒马尔罕专列。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上合示范区持续深化同中亚国家国际贸易合作,202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在青岛揭牌,通过搭建中乌两国间能源、大宗商品、工业原料等领域一体化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互动交流;建设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中亚国家文化元素展示区,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4个中亚国家的特色商品作为“商”的核心吸引力,从覆盖大众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购”到中亚国家风情体验,打造国际文化生活体验中心和跨境商品一站式展销中心。此外,建设上合坚果交易中心,示范区与乌兹别克斯坦等重点产区建立国际直采合作,2022年全年实现贸易额达到1.4亿元,为中亚国家坚果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快速通道。

展开全文

上合示范区。

“下一步,我们将在青岛与中亚国家在人文、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依托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进一步解决本组织供应链、产业链痛点堵点,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投资、经贸等领域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张新竹表示,示范区还将加强规则规制探索创新,提升与中亚国家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贸易合作再上新台阶。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赵士玉:

提升平台作用 加强务实合作

“青岛自贸片区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作用,不断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为同中亚国家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赵士玉表示。

据介绍,作为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服务扩大中亚合作,开展了不少创新探索。近几年,青岛自贸片区聚焦中亚地区机动车需求及部分国家免除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的实际情况,抢抓“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获批的政策机遇,创新打造了“青岛-中亚”新能源二手车出口业务新模式,蹚出了扩大与中亚国家交流合作的新路子。该模式打通了面向中亚地区新能源二手车出口的全流程通道,在业务流程、物流模式、服务标准等方面创新示范效应突出,取得了明显的经贸合作成果。2022年,青岛自贸片区出口中亚五国的新能源二手车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0%,累计贸易额达到626万美元。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在市场、产业、技术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赵士玉表示。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方面,青岛自贸片区将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加快实施“自贸2.0版”任务,健全跨区域、全链条知识产权衔接协作机制,推进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聚焦金融服务创新,探索开展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航运物流等领域数字人民币支付;聚焦口岸服务能级,推进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创新成果,为与中亚国家强化合作提供基础。统筹陆海内外联动上,着力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放大东临日韩、西连中亚的陆海联动枢纽优势,构建“海铁联运”直通中亚物流便捷通道;扩大“青岛-中亚”新能源二手车出口业务,进一步完善二手车出口基地功能配套,提升出口流通效率、降低业务经营风险,实现新能源二手车出口产业链条向高端化方向延展。扩大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方面,持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建强用好综保区、国际合作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扩大对德、日、韩及中亚国家合作,推动联动创新区优势产品“借船出海”;持续深化国际技术合作,加快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平台,推进国际科创交流合作和技术创新应用;持续壮大贸易新业态,扩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易货贸易规模,加快推进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建设,高水平举办第二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提升才企综合服务功能方面,提升聚才汇企服务水平,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改革,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中亚国家友人来青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青岛海关副关长王洪兵:

助力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我们要坚决落实好贺信要求,通过持续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等务实工作,加强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青岛海关副关长王洪兵说,青岛与中亚国家产业和贸易互补性强,潜力巨大。2022年青岛市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41亿元人民币。通过不断加强与中亚五国合作,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青岛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的优势,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和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实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通过共享共建,实现互利互赢。

王洪兵表示,海关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地位。青岛海关先后出台了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17条措施,实施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532”工程,助力建设上合国际道路TIR运输集结中心,建成了国内首个以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为特色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做好“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发布。

下一步,青岛海关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畅通“海陆空铁邮”物流通道,并持续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建立人畅其行的“快捷通道”,完善物畅其流的“绿色通道”,持续推进青岛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

铁路运输占到青岛对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近七成,青岛海关将着力深化“关铁通”、铁路快速通关改革试点,持续优化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监管,助力青岛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依托上合示范区开放平台,青岛海关还将积极参与海关总署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AEO国际互认,开展检验检疫国际便利化协作,探索开展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并加大监管制度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首创性、差异化监管创新举措,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王凯 刘兰星)

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表示:乘势而上开创合作新境界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青岛。2月16日,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在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中国与中亚五国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协会和企业等代表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习主席的贺信,站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引发热烈反响。众多在会场内外聆听习近平主席贺信的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

指明务实合作方向

“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共享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和先进技术,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指明了中国同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务实合作的正确方向,擘画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让青岛企业备受鼓舞、信心倍增。

“海信作为青岛市的知名企业和城市名片,自2003年就正式进入了中亚市场,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说,这些年来,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愈发密切、销售额连年快速提升。

如今在乌兹别克斯坦,海信暖通中央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5%。论坛开幕式上,海信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的暖通学院,因为致力于发展和推动中亚五国先进暖通中央空调的技术培训和产品应用推广,还入选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优秀案例。

展望未来,贾少谦表示,海信希望借助中国和中亚五国日益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与中亚五国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并展开更多的合作,让海信的高品质家电产品,以及智能交通、精准医疗、中央空调等B2B产品和服务,更多、更好地服务中亚地区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拓中亚市场的信心。论坛为我们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搭建了平台,让我们心里更有底。我们计划把公司从种植、选种、粗加工到深加工等具有技术优势的全产业链复制到中亚,把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引入国内市场来,实现互利共赢。”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鲁林脱水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盖仁超说。“政策推介中,中亚各国使领馆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对接,将于近期赴当地落实选址事宜。”

携手共促繁荣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表示,中国同中亚五国深化产业与投资合作将有力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地区国家产业发展水平和全球经济参与度,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高瞻远瞩,与会的代表备受鼓舞,将进一步激发中国与中亚深化产业与投资合作潜力。”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论坛为促进区域产业与投资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助力双方经贸发展迎来新机遇。

中亚铁矿、铬矿等资源丰富,也是钢铁产品净进口地区,中国与中亚矿产资源开发和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前景广阔。中国钢铁行业可充分发挥工艺技术优势、工程建设优势,为中亚谋划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钢厂,以高质量矿产品、钢材产品服务中亚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区域钢铁产业链全球经济参与度贡献中国钢铁力量。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和振伟表示,此次中国同中亚五国深化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体现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下一步围绕产业与投资合作,将大幅提高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额。作为此次论坛的成果之一,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塔吉克斯坦驻华使馆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加强贸易和投资信息的交流,推动两国高层次商业论坛的举办。

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党委委员、副经理侯健锟深受鼓舞。他说,港口作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枢纽,联通境内区域和境外各国港口,为进出口集装箱货物提供畅通的优质物流运输服务。2022年,青岛港深入推进山港一体化融合发展,创新打造“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物流通关模式,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五、国内第四,海铁操作量保持全国第一,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举措,扎实推进“六稳”“六保”。青岛港将持续发挥枢纽作用,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担当。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中国同中亚五国深化产业与投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岛璐璐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敏用“机会来了”形容自己的感受。“国家的支持让我们如虎添翼,我们到中亚国家投资做生意更有信心了。中亚的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气候、土壤条件适合辣椒种植,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布局了完整的辣椒产业链,种子从国内输出过去,收获的辣椒在当地进行初加工,一部分销售回国内,一部分出口到欧洲。今年我打算到这三个国家都走一趟看看。”他说。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也让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浩倍感振奋:“作为储能领域领军企业,我们将积极响应,与中亚国家进行产业对接交流。去年,中国的光储设备大量向海外出口,而中亚国家在能源开发和能源转型上有很大需求,中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新能源消纳相关设备和技术大有市场。在拓展中亚市场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了解当地电力市场应用情况、语言交流、商务政策等,通过这次论坛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渠道。”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被誉为‘第二个中东’,与我国已建有中亚天然气管道。本次论坛为集团与中亚五国开展清洁能源合作提供了机遇和空间。”青岛能源集团副总经理丁瑞平表示,能源集团将依托青岛的港口优势、储运设施优势、消费市场优势等,积极寻求与中亚五国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机会,不断强化资源保障能力,为青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为青岛建设国际大都市贡献能源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刘兰星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3年2月17日2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