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四经济形态“接生”,用生物技术重写一个“一”|生物纪开篇_生物_生物技术_化妆品

导读: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国语》

作者|《未来迹》陈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中,“一”是天道之下的万物之母,有了“一”之后,事物会沿着“道”的轨迹,呈几何倍数地增长,直至万物滋生。这一切的过程,则恰如生物世界的细胞分裂增长,有“一”便可生万物。

事实上,生物技术也正在化妆品行业里充当这个“一”的功能, 从基础研究到原料制备,直至产品开发和功效宣称、市场沟通,其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推动全球化妆品产业链的裂变。

人类向“造物主”迈进第一步

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第四经济形态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属于生物技术的新时代。

自从1980年Hobom B.提出来用“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来表述基因重组技术开始,生物技术在全球的运用终于开始逼近大爆发的“临界点”。根据麦肯锡的统计,未来,用生物制造的方式几乎重做 70%的化学制造产品。从石油到大众化学原料再到医疗设备,甚至人体器官,都有可能通过生物制造的方式进行“合成”。

生物技术因此也被称为人类向“造物主”迈进的第一步。

以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为基础,以生物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流通、消费、贸易为基础的生物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形态。

早在2000年,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就曾提出“生物技术将取代信息技术引领新科技革命”。他甚至直言:生物经济决定国家命运。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因此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且明确表示包括合成生物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经济转型的新活力。

生物技术在化妆品产业端的推进,则还要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

从SK-II的Pitera到雅诗兰黛小棕瓶、兰蔻小黑瓶里的二裂酵母,再到海蓝之谜使用的海藻发酵提取物,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护肤品已经从功效到市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生物技术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支撑起了百亿级品牌的繁荣发展。

越来越多的热钱也正在涌向化妆品生物产业。

欧莱雅集团旗下BOLD基金不仅投资了CARCARBIOS和Global Bioenergies等热门的生物技术公司,还和蓝晶生物、慕恩生物等一批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展开了合作;资生堂在中国的第一笔产业投资给了生物技术公司创健医疗;原料巨头赢创、禾大也在竞购Solus Biotech,帝斯曼则直接收购了老牌合成生物企业Amyris在营养和F&F成分方面的Farnesene业务和技术,以及其Brotas(巴西)生物技术制造工厂……

展开全文

以生物技术为起点的本土企业最近几年更是逐渐成为了化妆品行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发酵技术生产透明质酸的华熙生物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供应商,并实现了从原料研发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福瑞达、巨子生物、中科欣扬、蓝晶生物、维琪生物等,一家家生物技术企业则正在“合成生物”的道路上发展壮大;生物质石墨烯面膜、全生物发酵技术也正支撑着诺斯贝尔、全丽、贝豪等中国代工领域的巨头走向行业前沿……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合成生物学相关市场整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36.93亿美元。另外,当前国外从事合成生物学的相关企业已达500家,中国国内也已经有数十家,2022年初至今,国内至少已有22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完成融资。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教授也表示,生物制造已经是化妆品原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妆品产业新一轮的底层技术迭代

就在眼前

自古以来,社会经济和产业总是在从低效率向高效率的不断迭代中飞速发展,当铁器取代石器、农耕取代捕猎、火器取代冷兵器,机械与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各行各业有底层逻辑改变引发的变革就会轰轰烈烈发生。

全球知名的权威学术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2022年5月16日发布的文章《化妆品:生物技术优于天然》一文单在合成生物这一条分支上,就列出了数条生物技术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优势:

1、合成生物学可以加快创新。

2、开发其他生物技术产品通常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化妆品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可能只要几个季度或一年不到。

3、更快的创新带来更快的产品迭代、更强的增长潜力以及更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教授举了个例子:使用合成生物技术,用100立方米工业发酵罐生产出的青蒿素,与5万亩农业种植获得的产量相当。生物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能极大降低成本,并大幅降低整个生产中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不胜枚举。

每一次生产力的迭代,都会在对既有产业格局的破坏中诞生新的秩序,带来新的机会。而生物技术很可能可以为中国化妆品企业开启更好的时代。

据《未来迹Future Beauty》了解,作为发酵大国,我国发酵制造规模已占全球发酵规模的60%-70%,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原料产品在食品、化妆品、饲料、医药等多个行业被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化工技术,中国科研在生物领域的存在感要更高。

随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等拥有强势生物学科的技术院校加入,化妆品行业底层技术的更替已经并不遥远,这足以让本土化妆品企业摆脱化工领域的后发劣势,让原料企业不再受制于人,本土品牌甚至有了更多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成品端,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研究的推进,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已经通过对生物技术的应用,研发和生产出了 “喜默因”、珍白因Pro、聚光因等诸多具有企业专属特性的独家原料,让品牌变得更有生命力。

在消费者端,生物技术在切实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开辟了更广阔、更细分的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入局的微生态护肤、精准护肤这些与生物技术休戚相关,基于DNA的私人定制护肤品也在走向市场,基于头皮微生态的头皮养护产品也开始发力。生物技术正在让整个市场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生物纪

让一部分人先见未来

生物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并没有留给我们太多遐想和犹豫的时间。

在生物技术的强势驱动之下,《未来迹Future Beauty》在全球化妆品产业产学研领域的新项目也正式开启,名曰“生物纪”。

以《生物纪》为名,我们将探索最前沿的生物技术,为行业发掘更多优质的企业与品牌;我们将挖掘全球生物技术企业成长为全行业平台的有效路径,探讨生物经济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验证与实践方向;我们将推动生物技术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与产业融合,最终见证和助推中国化妆品产业的产学研升级。

以《生物纪》为名,我们的内容将覆盖产学研圈层、5000+中外品牌创始人操盘手、1000+化妆品代工企业、原料商,50+独立实验室、20+高等院校化妆品系、500+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实验室。

以《生物纪》为名,我们将用媒介见证生物技术的颠覆与融合,用专题助推产业匹配生物技术发展的加速度,用专业,凝聚产业价值,与行业一同创造更多生意机会。

《国语》有云:“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以《生物纪》为名,我们希望能持续蓄力,为全球化妆品产业真正进入“第四经济形态”接生。在生物技术和化妆品产业的结合之下,重写一个“一”。

END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