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_婆家_娘家_兼顾

中国的家文化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脉中,一个没有家庭观念的人是不受别人欢迎的。一个顾家的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农村却有这样一句老话,叫“姑娘顾家,两边不发”,好像又是在说不顾家才好,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这里的姑娘不是指未出阁的大姑娘,而是指那些已经结婚的女孩子。她们结婚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以前是一个家,可以一心一意照顾,现在变成了两个家,怎么兼顾呢?这里所说的两个家分别是指娘家和婆家。

既然是嫁到了婆家,当然要把婆家当成自己的家了,况且在婆家,还有丈夫和孩子,必须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可是娘家怎么办呢?父母生自己,养自己二十多年,难道就不管了吗?

父母有困难,难道自己就不帮了吗?这样的话,自己就不怕背上不孝的骂名吗?当然不能,于是,有些出嫁的女孩子就考虑两头兼顾。她们的心当然是好的,但是两头兼顾的后果就是两头都不发,而且有的时候两头都要受气。

第一,两边兼顾在时间上会有冲突,如果是嫁到邻村倒还无所谓,走路就可以打一个来回。如果是嫁到了邻县或者邻市怎么办呢?回娘家一趟不可能一天就打一个来回,必须要在娘家住上三天五天。而婆家那边也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做,农活耽误不得,孩子需要照顾。

展开全文

第二,两边兼顾在精力上不允许,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农村女性,起早摸黑干农活,干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她哪还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其他人。第三,两边兼顾容易引起两边老人的不满,婆家人会说,嫁到我家的媳妇“人在曹营心在汉”。

而娘家人则会说,女儿不孝呀,父母有难处,都不来帮一帮自己,白养了女儿这么多年。唉!真的是要为难死出嫁的女儿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按照农村人的一贯思路,既然是嫁到男方家,那就要跟着婆家人一心一意过日子了。

娘家人自然有娘家人照顾,女儿就不要老是去想着了。毕竟农村人不可能就生一个女儿,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到两个儿子在身边。作为出嫁女来说,将来是要终老于婆家的,所以首先是要把全部心思放到婆家身上。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婆家人也要适当大度一些,都是从做儿女走过来的,都要孝敬父母,儿媳妇有的时候想着娘家人,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过分,那么就不要强加阻拦。

如果以百分比来计算的话,对女儿来说,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在婆家,百分之三十在娘家,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两边兼顾,虽然不可能做到两边都发,但是起码两边都能照应到,女儿这样做,也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两边都应该给予掌声。

当然,现在生活好了,交通也发达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了,作为出嫁女来说,她有着更多便利的条件来兼顾娘家和婆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