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坚持” 他们带病冲锋在医疗一线 用生命护卫生命_病人_科室_抢救

柴浩天 陈正伟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近段时间以来,“中招”奥密克戎的一波又一波高峰中,大量医务人员减员,大量患者涌进医院,医疗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我还能坚持!”“让我来坚守!”危情时刻,广元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们,不顾自身“阳”后的高热、寒冷、疼痛、咳嗽、呕吐等各种病症,义无反顾冲在医疗一线,用生命护卫生命,用大爱坚守,携手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 接收病危患者

24小时连轴转

咬牙坚持“有我在”

2022年12月10日,随着奥密克戎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加,广元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迎来了首个小高峰。

“有一天,我们急诊科只有2个医生坚守岗位,全天接诊、抢救200多个高危重症病人。”急诊科副主任陈国强回忆说。

急诊科的病人成倍增长。最关键的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面对新冠感冒患者,首当其冲地受到波及。“我们科室的医务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同时感染上的,科室12个医生,全部从2022年12月10日左右开始,连续中招,护理人员也不例外。”陈国强说。

展开全文

▲ 陈国强医生接诊病人

据统计,平时急诊科每天接诊、抢救的高危重症病人基本上保持在100多人,从2022年12月10日开始,人数逐渐增加,14日左右,就多达200多人,翻了一倍,紧接着后面几天,人数成倍增长,高峰大约维持了一周时间,每天人数在300、400人左右。当前,急诊病人人数降了下来,但是还是维持在200人左右,是常规时期的2倍。

患者集中增加到200多人数那天,恰恰是急诊科医生集体出现最严重病症的时候。“当时,我最严重的症状是全身酸痛乏力、头疼如裂、喉咙如刀割、高烧、发冷、出大汗,情况维持了3天。”情急之下,科主任王树泉和陈国强2人带病坚持,坚守岗位,白班、晚班、夜班三班连轴转,24小时没休息、没合眼,当天两人共接诊、抢救病人200多人。

第二天病人增加到300多人,医院统筹调配,从其他科室挤调了2名医生前来支援,陈国强两人才稍稍轻松点。

从第三天开始,听说病人增加的医生们,开始陆续带病回到岗位,“有好几个医生都只休息了2天,多个医生年休假都批了,最终果断放弃,拖着病体吃着药,毅然投入到工作中来”。

“10多个留观床位根本不够用,过道的候诊座椅上都坐满了留观病人,每天输液的多达100多个病人。”据陈国强介绍,近期,前来就诊的病人主要以肺部感染、呼吸道疾病为主,急诊科分设“一抢、二抢、三抢”三个抢救室,外设阳性专门抢救室,根据病人重、急、轻、缓的病情对应到相应抢救室医治,“2人上班那天,我俩几个抢救室‘跑来跑去’,有最危急的病人,我们就先‘冲’过去抢救。”经过急诊、抢救后的病人,还要根据其情况,协调、分流到相对应的住院部进行进一步治疗。

▲ 制定病危患者抢救实施方案

“病重的三天是最难受的三天,也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三天,全凭一种意志力强撑着。”超负荷、高强度带病工作的陈国强,凭着“救死扶伤”的精神支撑,咬牙坚持了下来。

如“铁人”般坚守阵地

悉心呵护危重病人

“朱主任,这里有一个病人出现呼吸衰竭……”2022年12月14日晚,忙碌了12小时、坚持连班倒顶上夜班的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朱云祥,刚刚坐回办公室就接到求救电话。

病人是刚刚从手术室出来转入ICU的一个车祸创伤危重患者,因为同时感染了新冠感冒,伴随出现了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危急生命的病症,朱云祥快速赶到,为其进行了一系列“复苏”抢救,血压正常了、呼吸正常了、心率正常了……病人各种体征逐一好转。“经过全科室人员共同精心医治、照料,伤者成功脱离危险,在ICU呆了一个星期就转去普通病房了。”朱云祥说到。

▲ 紧急抢救

“我们科室医务人员基本上是在上月中旬(2022年12月)大面积感染了新冠,陆陆续续都倒下了,最严峻的时候,医生只有3人、护理只有20多人在岗。”多少个日日夜夜没有合眼的朱云祥,如“铁人”一般坚守阵地,带领全科室医务人员,以“守望者”的坚韧,守护着需要他们悉心呵护的危重病人。

据朱云祥介绍,医院ICU科室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危重病情,24小时离不开人,护理上基本是点对点工作,3、4个护理人员一组,负责3—4个病人,正常时候,科室护理人员50多人,三班倒每个班10多人,科室床位20张,平时是住不满的,基本上保证了正常的医疗、护理需求。

“现在,科室床位全部住着病人,每天治疗好转转出的病人大概3至4人,床位一出来就又有危重病人住进来。20个病人,全部上有呼吸机(有创居多),4人需要透析治疗,工作强度是平时的4倍。”朱云祥介绍近期ICU科室病人综合情况。

▲ 朱云祥医生为危重患者查体

“我还行!”科室的医务工作者全部感染了新冠,大家休息两三天刚刚好点就带病坚持工作,甚至好多同志重症期间也没有休息一天,还加班加点工作,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即使只有20多人的时候,每班只有几人的情况下,每人承担平时4、5倍的工作量,ICU的治疗工作依然井然有序,没有任何人叫苦喊累,也没任何人有半句怨言。”朱云祥发自内心地为科室的医务人员点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