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北宋时期与苏轼齐名的大文豪,世称“苏黄”,他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其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他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与书法都能成为一朝之代表者,似乎也只有苏轼和黄庭坚二人而已。
展开全文
黄庭坚性情至孝,胆气豪壮,豁达乐观,这些性格特点与苏东坡很是相似,两人很是投缘,黄庭坚因此也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命运并不因才华和性情而关爱黄庭坚,他一生命途多舛,历经宋哲宗和宋徽宗两代,多次被贬谪,最后在广西宜州去世。
哲宗时期,黄庭坚曾作为校书郎、检讨官、著作佐郎等参与修订《神宗实录》,他本来个性就比较超然,并不积极地介入党派斗争,但由于和苏轼、司马光等人交情深厚,所以也被新党章淳、蔡卞等人列入打击对象,他们提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而黄庭坚在其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来又再贬一级移至戎州。
徽宗刚即位时,太后执政,打击左相章惇、执政蔡卞,诏复司马光等人,黄庭坚的仕途也曾一度有所好转,他被任命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他还推辞不就吏部员外郎,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但好景不长,宋徽宗即位两年后开始亲政,重用同样爱好书法的蔡京为相,新党又开始打击旧党,黄庭坚也受牵连,才当了九日的太平州知州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随后宋徽宗与蔡京等开始打击反对新法及在元符中有过激言行的元祐党人,在各地立“元佑奸党碑”,苏轼和黄庭坚都在其中,他们的文集也都被下诏销毁。
此时御史中丞赵挺之更是对打击黄庭坚不遗余力,赵挺之和黄庭坚有旧怨,他早年在德州时极力推行市易法,但黄庭坚“监德安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两人因此结下仇怨。转运判官陈举秉承赵挺之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
此时黄庭坚已五十八岁,体弱多病,家人都为他担忧落泪,但黄庭坚笑语安慰家人:“宜州者,所以宜于人也。”黄庭坚到了宜州后,却因官吏无理刁难一直找不到居所,流落街头,直到一年多后的夏天才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总算有了栖身之地。广西的夏天潮湿闷热,居住环境又不好,但年迈的黄庭坚依旧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其旷达高洁让当地人为之敬仰。
在黄庭坚被羁管宜州的第三年,朝廷通知让他徙永州,但黄庭坚还没听到命令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岁。
黄庭坚的故事讲完了,不知读完故事的您是否和六甲番人一样唏嘘不已,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也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