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雷丁汽车实名举报背后_新能源_企业_虚报

经济一旦慢下来,不免爆出一些烂账,而这些烂账通常在经济或行业高速发展时被掩盖,但一踩刹车,问题就逐一显露。

小年夜当天,雷丁汽车创始人李某实名举报当地县书记王某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公开举报信中称王某逼迫雷丁汽车虚报销售产值,去年10个月企业实际销售产值为20.45亿,但上报67.28亿,虚报46.83亿,虚增近230%。

事件一出,当地省市两级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

断案的事交给侦探,但背后的故事我们还是可以梳理梳理,并从中窥探到某些真理。

雷丁汽车起步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低速电动车,也就是组装的老头乐(老年代步车),2018年以前雷丁算是老头乐产业的龙头,连续三年拿了低速电动车销冠,最牛的2018年销了28.7万辆,销售额达120亿。在这期间,雷丁创始人还花了3.45亿的巨资买下一幅画。

但因老年代步车交通事故频发,2018年11月上面出台管理措施,要求整顿并严禁新增老头乐汽车产能。产能控制后,该行业的企业要么喝西北风,要么金盆洗手转移战场,而雷丁选择了后者。

2018年2019年雷丁通过两次收购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在第二次收购时当地ZF给它拉了13个亿的贷款,为支持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前几年因上面的大力支持鼓励,各项专项补贴,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红红火火的,不少企业都想往新能源上面凑。虽说雷丁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从一个老头乐代步车跨步到正儿八经的新能源车,首先技术含量需要大的跨步;接着生产设备,生产车间都要更新换代,这里面的起步成本,前期投入非常高;另外老头乐和新能源车在定价和销售群体上也存在差异,从原先卖几千块转变成卖几万块的产品,目标客户转变,前期积累的客户可能作废。

这时候想去新能源车行业分一杯羹,要么物美要么价廉。2021年4月,雷丁首款新能源车上市,起步价2.98万,原本因生产销售体系的重建,成本就压缩了利润,这时候再低价销售,完全是亏本买卖,另外当初贷款搞发展,本息还得还。

2021年卖了3万辆,22年卖了1.7万辆,企业资金严重亏损后,开始拖欠供应商的钱,接着22年7月欠银行的13亿贷款到期,续贷谈不下来,企业资金链断裂,于是去找当地书记想办法搞钱融资。但银行不是傻子,它也不完全要听一个书记的,把钱续贷给资金链断裂的民企,银行也要看企业的前途,生产效益好,银行抢着放贷给你,但前期投资都打了水漂,后续谁还敢继续放贷给你。

2022年11月,雷丁宣布拿到某城投的32亿A轮融资,但实际资金一直没有落实到账。这两年卖地收入锐减,地方还要托底拿地,年底了大家都缺钱,地方自身都难保了还要拿出32亿真金白银去救一个岌岌可危的民企,现实吗?

但拿不到融资,企业就真完了,于是创始人一把梭哈,甩锅也好,爆料也罢,把大家都拉下水,结果嘛多半都是两败俱伤。

至于虚报又是另一个美好故事,到底什么个真相未知,但经济KPI这事,大概不算稀奇,只能说这样的情况多了后,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当地的发展都不是好事。对企业来说,虚报产值意味着税务支出增加,税负加剧,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对于地方来说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数据做的漂亮,兜里可能比脸都干净,有没有钱只有自己知道,戴着贫困帽还能拿拿补贴,帽子一脱补贴没了,去年就有地方把贫困帽摘了后,出现了非标城投晚点付的情况。

靠骗贷骗补,靠贷款融资来发展的企业,算不上什么好人,走到今天这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之前老大就说过,做生意需要本钱啊,一个民企把杠杆加得那么高,一旦经济形势下滑,就原形毕露。老老实实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赚取有限的利润,哪有这些麻烦事啊。

可见做企业还是要跟地方上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总想着等、靠、要,万事还是要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靠谱;地方上就更要和企业保持好距离,尽量少去甚至不去打扰企业,放手才能成长,往往才是最好的监管。

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