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病逝,享年93岁
2月16日晚,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教授,病逝。
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生于四川开江。他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
2019年,他接受了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的专访。以下是首发于《廉政瞭望》2019年07期的文章。
走进胡锦矗的办公室,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写了“熊猫喝茶”四个字的书法,再往上看是几幅熊猫的照片,熊猫照片下面是胡锦矗的书柜,书柜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部部心血之作:《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大熊猫的风采》《大熊猫传奇》……
胡锦矗教授是走在中国大熊猫科学研究最前列的“开路人”,在大熊猫的生物学技术、种群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方面贡献无与伦比;他的学生遍布我国野生动物科研的重要院所,中科院、省科院和各大学相关专业的科研领导者,有许多都是他门下的桃李。世界著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乔治·夏勒曾评价他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
胡锦矗。
90岁高龄的胡锦矗,说起话来逻辑思维仍然缜密,记者问他保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盈盈地说:“我是托了熊猫的福,年轻的时候为了找寻熊猫长期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喝山泉水、呼吸新鲜空气、爬山锻炼,所以才能保持这样的身体。”
找到熊猫的“胡氏方法”
胡锦矗跟熊猫的结缘,也是机缘巧合。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他本来从事的是鸟类和鱼类的研究。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宣布将来自四川宝兴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人民。从此,“熊猫外交”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可野生熊猫到底有多少只,谁也不知道。国家急需摸清“家底”,便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林业部门召集到北京来开座谈会,决定调查全国的大熊猫资源。由于胡锦矗是四川省里“挂了名”的野生动物专家,理所应当被省林业厅抽调来主持调查队的工作。
展开全文
1983年胡锦矗教授工作照(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动物学研究主要分三大类,鱼、鸟、兽,我已经研究过鱼和鸟了,现在让我来研究兽,我是非常愿意的,而且我的硕士研究方向也是脊椎动物。”胡锦矗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胡锦矗便带领一行三十多人深入四川卧龙等地的崇山峻岭,在海拔二三千米的原始丛林中追踪野生大熊猫的踪迹。
大熊猫栖息于高山丛林之中,离群独居,与清风相依、明月为伴,被称为“竹林隐士”,当时世人难睹其真容。因为它们嗅觉灵敏,能发现数公里外的异动,往往人还没有靠近,它就一溜烟不见了。究竟要去哪里找大熊猫呢?
胡锦矗最后决定从熊猫的粪便入手,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内残余的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规律、成长史、发情期等。胡锦矗发明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通过“胡氏方法”找到的珍惜物种还有金丝猴、牛羚等)。
当时人们对野外的熊猫研究都存有误解,认为只要是去调查,就一定能见到大熊猫本尊。实际上,调查过程中几乎看不到熊猫。即便有时候遇见了,相机还没掏出来它就转身钻进树林中,多数时候都是匆匆一瞥。
就在匆匆一瞥之中,也有让胡锦矗印象深刻的熊猫。有一年,胡锦矗在广元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外救助了一只可能是被豺狼咬伤的大熊猫。这只大熊猫本来应该是生活在保护区的东边,可当时只能把它放归西边。本以为大熊猫会慢慢往东边迁徙,可没想到通过监测无线电却发现,它一直在向西走,最后死在了一片没有竹林的高山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一直向西奔徙呢?胡锦矗到现在仍然很疑惑。
队员们至今还记得,在卧龙漫长的冬夜里,风里雪里奔波了一天后,大家喜欢围坐在火塘边,让暖融融的柴火驱走一身的寒气。火焰拥抱着吊锅,水滚沸着,发出咕嘟咕嘟的伴奏声。在闲暇之时,他们最惬意的就是听胡锦矗讲述与熊猫的故事。
胡锦矗和他的队员们最终历时4年,行程9万公里,写出了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确认当时的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
弯刀砍出来的发现之路
在胡锦矗的记忆中,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是很难行走的,人在其中只能用弯刀边走边砍。不仅如此,胡锦矗与他的队员们还要趴在雪地上细细辨认大熊猫的足迹;倾听大熊猫把嫩竹嚼得嚓嚓作响的声音;钻进大熊猫用身体挤出来的竹林“隧道”,有时积雪会从头上脖颈上灌下来,把棉服冻成僵硬的冰甲。一次,胡锦矗在青川县摩天岭独自追踪大熊猫,突遇暴风雪,从早晨到深夜,他连续走了14个小时。就在命悬一线之时,他举起信号枪朝天射击,“砰”的一声,七八里外的同事们循着信号赶来,找到一个冻僵的“雪人”。等他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哭泣……
还有一次,调查队在汶川县草坡原始森林中迷了路,一个个都渴得慌。抱着绝不能让队员牺牲在森林里的心情,胡锦矗开始四处寻觅水源。最终,他发现有不少泥炭藓,使劲一挤,水就滴滴嗒嗒掉下来。
“嘿!有救了!”胡锦矗心想。
最后大家边走边找,又陆续收集到两饭盒泥水。就着泥水,倒点米,这一顿充满泥土味道的米饭让他们走出了绝境。
事实上,在原始森林里,泥土米饭算不上艰苦的食物,胡锦矗和队员们的食物通常都非常简单。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吹三拍”玉米馍馍和“凉心”包子。何为“三吹三拍”呢?就是把玉米馍馍放在火堆里烤,因为高温加上烟灰,所以吃的时候就要一边吹一边拍。至于“凉心”包子则是由于包子的馅都冰凉而得名。
胡锦矗教授、校友邓启枫与美国专家夏勒博士在野外考察(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1980年,中国与世界基金会合作,在中国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成了胡锦矗的“战友”。夏勒回忆起当时中国的大熊猫研究院曾经说过,胡先生打了厚实的羊毛绑腿,用来防水和防寒,脚上却只穿着单薄的黄胶鞋,我在心里记下,要设法替他争取到靴子。
记者问胡锦矗,收到了夏勒争取的靴子吗?胡锦矗回答,收到了,可并没有怎么穿。一来当时靴子数量不多,穿上显得自己太特殊;二来在野外搞科研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在夏勒没来之前,我们已经靠着这样的装备做过研究了。那时候更艰苦,没有塑料,我们就带油布;没有羽绒服,我们就去县里的旅馆租被子,那种老棉絮又厚又重,很不方便。不过,因为我是真心想研究大熊猫的,所以就不觉得这些辛苦是辛苦。只有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会觉得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困难。”胡锦矗说。
从“五一棚”开始的希望
在第一次野外调查后,国家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于是 1978 年胡锦矗的团队便着手在卧龙保护区建一个生态观察站。这个观察站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离公路较远;二是交通要相对比较方便;三是要在大熊猫活动区域的边缘地带。胡锦矗他们走了好多地方,最终确定了现在“五一棚”的位置。而之所以叫“五一棚”,是因为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这是胡锦矗起的名字。
胡锦矗教授为学生授课(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四十多年来,以“五一棚”为起点,无数科研人员从这里出发,将他们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大熊猫保护事业。从1979年开始,胡锦矗带了31年研究生,当他的学生并不容易,必须上观察站,睡窝棚。白天跋山涉水采集样本,晚上就在窝棚里上理论课,或是在炉火旁记录野生大熊猫的生态习性。
1985至1988年胡锦矗再次挂帅,开启了我国第二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让人们捏了一把汗。与10年前相比,野外大熊猫的数量仅剩1100余头,种群繁殖前景堪忧。胡锦矗告诉记者,这是由于80年代初的“竹子开花”之劫,以及栖息地破坏、偷猎等原因。
在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与国际合作后,中国的大熊猫保护事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走廊带”已初步形成。1999年到2003年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野外大熊猫数量已恢复到1596只(不含幼体)。
不降反升,说明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是很有希望的。可是学术界关于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衍还是有许多悲观的声音。夏勒在1988年出版的中文版《最后的大熊猫》就认为现存的大熊猫是中国最后的熊猫了;另一种观点是,每个物种都要经历兴起、兴盛与衰败,大熊猫这种古老的动物,正处于衰败期,终将走向灭亡。难道大熊猫的宿命就是走向灭亡吗?
对此,胡锦矗认为,根据遗传学的多样性来说,野生大熊猫仍然保存着较高的遗传潜力,这说明熊猫还有可进化的空间。再者,我国这几年保护大熊猫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大熊猫在国际上从濒危物种改为了易危物种,这都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肯定。
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保护大熊猫,胡锦矗进行了反驳:“大熊猫生活在原始森林有水库的地方,我们和大熊猫是同饮一江水的,换句话说,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这个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
研究了大半辈子大熊猫的胡锦矗一直“闲不下来”。他的学生之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聂永刚说,胡锦矗老师一直在关心他们现在的研究工作,也会提出一些新的建议。至今胡锦矗还是每天早上八点就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里,或者看看文献,或者伏案写作。
胡锦矗喜欢在古籍中找大熊猫的影子,每当有新的发现,他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