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维
人类望向深空的又一巨眼“上新”了!
2月14日,“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工。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深空雷达,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
“中国复眼”,让人类看得更清。“天眼”和“复眼”虽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截然不同:在构型上,如果说前者是一口“大锅”,那么后者就是多个“小锅”,类似昆虫的“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在功能上,前者主要接收星体发射出来的信号,范围可至137亿光年以外,但其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而后者可以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
小说《三体》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不要回答!”而“复眼”观测近地小行星,靠的正是后者的“回答”:虽本身不发出信号,但由其反射的回波包含了距离、方向等细节信息。显然,这是只能被动接收信号的“天眼”所不能及的。有网友这样概括两者的差别:“天眼是长焦,复眼是微距。”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某种意义上,“复眼”也让人类看得更远了。一方面,识别“不速之客”一直是科学家的长期工作,而深空探测雷达可以大幅提升小行星的定轨精度。尽管目前暂无严重威胁地球安全的目标,但从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借助科技力量未雨绸缪意义深远——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月球残骸”,就以一种夸张化的艺术呈现,表达了对现实的观照。
另一方面,作为又一国之重器,“复眼”也可以说是深空探测长远规划的重要一环。自伽利略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以来,现代观测天文学一直高度依赖仪器设备。而除了主攻小行星防御外,“复眼”还能观测航天器、月球等深空域目标,并应用于行星形成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无疑有着“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意义。
深空探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久久为功。从地面设备观测,到登陆器抵近考察,再到值得期待的载人登月,乃至将来有望实现的太空移民,我们对星辰大海的孜孜向往,就表现在一次又一次从未知迈向已知、积小步为大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近日,“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跑出科技创新的“加速度”,引起不少关注。据悉,“复眼”三期建成后,项目预期作用距离可达1.5亿公里,也将极大扩展人类雷达深空探测的边界,使我国在该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届时,两只“观天巨眼”的携手合作同样让人期待。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从“天眼”到“复眼”,从“远观星际”到“近望家门”,我们洞悉了浩瀚星河的深邃恢弘,打开了精尖科技的瑰丽想象,也见证了一个航天大国的实力和担当——与世界共见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