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卡尔·马克思逝世14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日,我不禁再次回忆起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瞻仰这位时代巨人时的情景。
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曾和各国同学一道走进许多老师的专业课教室,也与大家一起参加过各种身处教堂或高地的校外课堂,不过,那次以“与逝者对话”为主题的墓园体验课依然是一次独特的经历。
出发前,全班同学在导师的带领下,对公墓的历史、特点做了充分了解。海格特(Highgate)公墓(又译作高门公墓)位于英国伦敦北郊海格特地区,据说14世纪此地本是森林和猎场,设有税卡,税卡处建有一座高门,因此得名。进入19世纪,伦敦人口激增,为缓解伦敦埋葬空间的不足,英国议院于1836年通过法案,决定在包括海格特地区在内的伦敦郊区新建7家公墓。海格特公墓分东西两部分,西海格特公墓建于1839年,内有都铎风格的教堂、仿造古埃及帝王谷风格的大道、哥特式的墓穴。东海格特公墓于1854年建成,伟人马克思及其家人就安葬于此,公墓内还埋葬着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等知名人物。
课前“预习”固然重要,但户外体验课的魅力更在于亲临现场。当全班同学气喘吁吁地爬过坡道,站在海格特公墓的大门前,便被大理石外门的庄重深深感染。随后,我们在白发飘扬、手拿对讲机的公墓管理员的带领下,踏上了这片深沉的土地。
墓园里既有独立的私人墓穴,也有一系列不知名的集体墓穴。据管理员讲,1839年,伦敦公墓公司花费3500英镑,把原本属于阿舍斯特庄园的这片17英亩的土地买了下来,随后在此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墓园,园内墓穴的所有权被死者家属永久买断,这样亲人就能永远安息于此。如今,在东西两个公墓中,除了可以缅怀无数沉睡着的灵魂,更能看到一段历久绵长的历史。
随着管理员的讲解,我们一边感慨英国人对墓地及死亡的别样感情,一边奋笔疾书将各种知识记在笔记本上。在英国,墓地被称作宁静的历史。这里不仅是生者悼念逝去亲朋的场所,也能让人了解到英国的文化。受信仰影响,英国人喜欢把墓地建在离自己生活区不远的地方,很多都在自家附近教堂的后院。
墓园里,大部分墓碑都被层层青苔覆盖,彰显岁月痕迹的同时也散发着奇异的神秘感。墓碑也是体现艺术性的载体,碑上除了刻有亡者姓名、去世时间和原因以及悼词外,即使是简单的青石板,也会在雕刻上尽显精致。在墓地附近还会有一些公共长椅,上面刻有不少动情的悼文。有些人的墓碑是平躺在地、可被人踩在脚下的,这样做的用意既是为了表现亲民的体贴,也方便在此驻足的人阅读地上的铭文,了解他们的经历。
把对死亡的理解写进墓志铭,是英国人一直以来的习惯。当然,人们时常也会碰到很多有意思的墓志铭,比如“这里躺着一个不肯花钱买药的人,要是让他知道葬礼的费用有多贵,估计他会追悔莫及”。曾经的贵族甚至会为自家的爱猫爱犬修筑墓碑,以表难舍之情。
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在墓地追思是很平常的事情。墓地并不仅仅属于亡者的亲友,那些曾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其所葬之地总会引得后人驻足追忆,任两个不同时空的灵魂互换心声,比如卡尔·马克思墓。辨识度极高的银灰色铜制胸像是卡尔·马克思墓最醒目的标志,胸像上那双蕴藏无限洞察力的眼睛至今仍散发出能洞彻一切的力量。胸像下方的大理石基座上,铭刻着金色的文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当年,正是马克思的伟大思想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国家命运。如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依然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来自一个红色家庭,爷爷曾是红军战士,后来成为某军区的首长;爷爷的弟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后成为某省地委书记;姥爷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尖刀班班长,上世纪60年代初,他成为中国冶金情报标准化创建人之一;姥爷的大弟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二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成为我国资深的天文学家。家族的父辈也人口众多,他们都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各兵种服役,还有的成为国家特种行业的资深专家。如果再加上家族的旁支,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革命家族脉络,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努力奋斗着。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相似的红色家族,像血脉一般共同铸就了国家的血肉身躯。更有无数令人缅怀的无名英雄与千百万无私奉献的人民群众,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红色江山。
站在马克思的墓前,我代表远在国内的家人,向着铜像深深鞠躬,以表敬意。
正如我与马克思的精神对话无声绵延,在英国,以海格特公墓为代表的墓园,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传承信仰和生命的崇高净地。如今在墓园沉思的人们,会边看这些宁静的历史边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坚信死亡不是终点。
3个小时的墓园体验课眨眼就过去了。尽管3个小时远远不足以领略英国墓地文化的全部,但也让我感受到了英国人对待死亡与生命的价值观。在这座启发生者的逝者之城,参与这种“亲临死亡、与逝者站在一起”的体验课,领略历史长河中散落的碎片,学习先人慷慨馈赠的智慧和精神,受益匪浅。(作者 李冉系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3期)
作者:李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