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在毛儿盖召开的红一、四方面军联席会议上,双方因争执不下,差点发生火并。红9军军长何畏拔出手枪向毛、周开枪,坐在一旁的徐向前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何畏的手向上举,一串子弹把屋顶打出了十几个弹孔……
这则故事,源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份杂志,因该杂志影响力颇大,因此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甚至徐向前也知道了。徐帅看了文章非常惊讶,当即就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并致函杂志社,说讲历史不能编造,要有严肃态度。
故事编得惊险刺激,很合普罗大众的猎奇心理,但稍微有点历史常识,一看便知是假。毛儿盖会议时,周副主席身患重病,根本没有参会。而以何畏当时的职务地位,也没有资格参会(徐向前也说何没有参会)。至于一把手枪如何能在眨眼间打出十几发子弹,编故事的人也未能自圆其说。难不成何畏拿的是德国原装进口的二十响快慢机?开会的时候又怎能把盒子枪带进去?
不管怎么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何畏是以反面形象出场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何畏的名字基本在军史叙述中消失,如果提到,也是把他说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坏人”。比如说,很多文章中都讲,何畏因一次战斗失利而迁怒于作战科长周希汉,周据理力争,何一怒之下拔出手枪向周连开五枪,周挺身直立,不躲不闪,结果毫发无损。周希汉日后谈起此事,总说“何枪法太差,自己也确实命大”。
展开全文
【八路军386旅参谋长周希汉和旅长陈赓在抗日战场合影】
这样的叙述表现了何畏草菅人命的军阀作风,也突出了周希汉不怕死的傲人风骨,很能体现两人的个性特点,是典型的小说手法。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何畏开枪只是出气兼吓唬人,他是万万舍不得打死周希汉的。何畏那一口佶屈聱牙的海南话,别人都听不懂,一群参谋中只有聪明过人的周希汉能准确揣摩他的用意,何畏哪能真的打死他?
周希汉因顶撞上级被打了20军棍,何畏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特意嘱咐手下要照顾好周,想办法弄只老母鸡来炖了。由此可见,何畏也并非全无人情味的粗莽暴汉。
历史人物是立体化、多层次的,绝不能将其脸谱化。即便是何畏这样一个充满负面评价的人物,其人生历程中也有诸多闪光点。
【北伐军政治部合影,后排右一为何畏】
何畏出生于1900年,比彭德怀小2岁,比徐向前大1岁,比林彪大7岁。他是海南博鳌人,三岁随父去马来西亚,长大成人后因参加反对殖民运动而被英荷殖民当局驱逐出境。何畏回国后就读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去香港一家服装厂工作,25岁那年参加省港大罢工,一年后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和许光达、宋时轮、张宗逊、杨至成、谭希林、郑庭笈、邱行湘、郭汝瑰等人同学),毕业后参加广州起义,之后奉命潜入越南,和越南游击队一起和法军作战。
在越南的这段经历,积累了何畏的游击战经验,同时也让他对广西的地理民情非常熟悉。正因为如此,组织上派他到广西参加百色起义,在红7军当营长,正式开始了他的红军生涯。何畏不仅作战骁勇,而且智计频出,在红7军中无人不知,有人称他“小诸葛”,也有人叫他“拼命三郎”,可见他是难得一见的智勇双全人才。
红7军进入江西苏区后被编入3军团,何畏仍是营长。从自身条件来看,何畏在红军干部中有极大的优势——在国外参加过反帝斗争,上过大学,黄埔毕业,在国外打过游击,在国内参加了两次起义。论阅历之多、文化水平之高、斗争经验之丰富,红军干部中确实少有人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工人出身,自带先进属性。在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队伍中,这样的出身为他加成不少。
如果何畏一直留在江西苏区发展,日后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大不一样。但不知为什么,他在1932年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去,从此在张主席的麾下做事,而且成为张的铁杆心腹,这就注定了他大概率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红四方面军,能在张主席的残酷整肃下活下来的干部,要么是对张死心塌地,要么是特别能打仗,而何畏两者兼而有之。1933年,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击破敌军三路围攻,一时兵强马壮,全军扩建为四个军,何畏在张氏的推荐下成为红9军军长(政委詹才芳),和王宏坤、周纯全、李先念、王树声等响当当的人物平起平坐。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的懋功会师。这是长征中的一件大事,在许多叙述中都只说红30军政委李先念率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和一方面军会师,却不提何畏。实际上,四方面军在5月份就做出决定,由何畏和李先念带先遣部队进入懋功地区,为一方面军打开通道。最早和一方面军会师的部队是25师74团,而这正是红9军的部队。一路追剿红军的薛岳这一次的情报很准确,他给蒋氏的电报中说和朱毛部会师的是9军何畏部。
在沙窝会议上,张主席伸手要权,陈昌浩、周纯全、徐向前、李先念、何畏、傅钟地位全部上升,何畏成为候补委员,也可见他是四方面军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地位高于副总指挥王树声。在张氏割裂红军的问题上,何畏是坚决支持张氏的骨干之一,甚至发生了何和余天云一起持枪威逼朱老总的事件。
在许多叙述中都说,陈昌浩曾试图说服张闻天,让他拿出总负责的权威,让毛周朱接受张的意见南下,一旁的何畏讥讽张闻天是汉献帝。这件事不见正史记载,未必真有其事。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方面军单独北上后,陈昌浩把部分领导叫来商量,到底要不要动用武力。何畏和李特(四方面军参谋长)都主张派部队去追,徐向前坚决反对。大部分人支持徐向前,陈昌浩在大事上也未糊涂,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何畏追随张氏的种种露骨表现,使得他在张氏失势之后处境尴尬。当然,他最后选择离开队伍,也和当时对张氏的批判牵连到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有关。试图离开延安的也不是只有何畏,许世友就准备带头回老家打游击,只是被及时制止。许世友后来说,最初在批判张氏罪行的时候他并不做声,但后来有小道消息说要枪毙周纯全和何畏,他觉得自己也是军级干部,很难脱干系,这才下决心要走的。
【许世友】
这次事件发生后,何畏的心理负担更重,因为当时就有人说许世友、王建安等人的出走是受到何畏指使的。幸亏当时负责审查的董必武秉公执法,力陈许世友等人绝不能杀,他们确实说了一些过头话,但都是一时冲动的激愤之语,不能当成审判的依据。另外,董老还强调了最有说服力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准备出走的干部都是个人行为,他们之前并没有和部队有任何联系。要知道,当时在陕北的四方面军还有4军和31军,实力是要超过一方面军不少的,如果真要发动叛乱,局面是难以收拾的。
【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
在四方面军干部中,何畏显然是和许世友等人被区别对待的,许世友等人日后都被称作“好同志”,而何畏则被多次公开批评,例如贺龙就曾当面骂何畏是“乱弹琴的工人”,要他老实承认错误。主席则说何畏和张氏一样,都是“没有完全彻底的深刻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何畏和张氏一样,选择了不辞而别,于1937年4月悄悄离开延安,从此人间蒸发。其人生结局有几种说法,但都是真假难辨,终成千古之谜。
出走是一条不归路,何畏从此成了反面典型。主席在谈到对待四方面军干部的问题时曾说,四方面军除了何畏以外都是好的,何畏便成了四方面军唯一的“坏人”。这样的评价,属于盖棺定论。假如当初何畏能像周纯全那样,深刻认识自身问题,留在革命队伍中发挥作用,即便是出于对四方面军干部团结的着想,也一样有光明的前途,授衔时至少也应是上将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