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书香定兴】每周荐书:《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_正定_正定县_习近平

点击上方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从心系民生、实干实政、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重视人才、加强党建、严以律己等方面,翔实记述习近平同志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在全省率先推行大包干,制定“人才九条”广招天下英才,使正定摘掉“高产穷县”帽子,走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思考实践、从政风范与人格魅力。

精彩内容

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去,才能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事。

初到正定县,习近平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正定县虽然是产量大县,但是农民种了一年的粮食,自己却不够吃。问题的症结出在哪儿?“高产穷县”粮食打的越多,交的越多,农民自己省的口粮越少,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减征购,让人民不饿肚子;试点改造连茅圈,改善人居环境和环境卫生;穷什么不能穷教育,苦什么不能苦孩子,花大力气修缮学校;针对群众卖奶难买菜难,主动对接销售商,让群众少跑路。

20世纪80年代的正定粮食丰收场景

展开全文

真抓实干,为正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正定县,人多地少,又是文化古城,还靠近石家庄这座大城市,能不能解放思想,闯出一条新路呢?习近平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开发河滩地,经营权下放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守着石家庄,盯着大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城市需要什么,正定就生产什么,“半城郊型”经济新路,让正定的农副产品火了。听说央视要拍摄《红楼梦》,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荣国府,前瞻发展战略,让正定古城成为旅游城市;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有人观望,有人行动,奖励万元户,鼓励大家发家致富,给创新创业者拜年,树立改革榜样,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致富的队伍当中。

1986年落成的荣国府

人才是兴业之本,是振兴之基。

为了给正定吸引更多人才,习近平牵头编制“人才九条”,向全国发出求贤令,并摸清楚正定县的“人才账”,张榜挂帅,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唯才是用,招贤纳士,有效盘活了国有闲置资产,举办了“双交会”,搭建致富信息平台,让更多人富起来,让科技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加快成果转化。敢于开拓创新,率先在河北推广“大包大干”试点,释放农民的积极性,实施“一包三改”,解除了制约发展的机制束缚,“青春选优”让更多年轻人有发展舞台。通过修复隆兴寺,保护古槐树,编制《正定古今》,支持民间办学,培育乒乓球体校等,实现了正定县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在办公室地图前谋划正定的发展

从严治党,从小事抓起。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牵头制定“六项规定”,掀起调查研究之风,开展“效率月”活动,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有效刹住吃喝等不正之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勤俭节约,带头坚持学习,带头敞开大门给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事,赢得人民的信赖。

作品评价

《习近平正定足迹》是一部融思想性、故事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纪实性作品,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语言平实、文风朴实,以事明理、寓理于事、事理交融,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亲民爱民、锐意改革、勇于担当、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形象。

该书的出版为共产党员淬炼党性提供了鲜活教材,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学习典范,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学好用好这部著作,可以使我们在追寻人民领袖的成长足迹中汲取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奋进力量,在学深悟透中提高党性修养,在知行合一中强化担当作为,努力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时代优异答卷。

来源:河北新闻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