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南
近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还首次将建设数字中国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参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正在加速迈向数字时代,数字化发展水平愈发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浪潮之上,中国是当仁不让的“弄潮儿”。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当然,数字中国不只是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也很“接地气”,扫码点餐、刷脸支付,数字政务、“一键通办”,智慧农业、智能制造……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数字”触角日益延伸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展现出为美好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赋能的强大影响力、创造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数字中国建设机杼万端,一个个经营主体解决一个个现实痛点的“小智”固然重要,但定格局、明方向、看趋势的“大智”,更为关键。过往经验一再证明,国家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和活力,是我们创造发展奇迹的关键。而数字化建设,显然对协同的要求更高,既要建成“一朵云”,更要织成“一张网”、建好“一本账”。此番《规划》从顶层设计完成了对数字中国各个领域的战略谋划和战术安排,并从数字生态的角度提出了贴近当前现状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打通堵点、补齐短板,构筑起国家竞争的新优势。
战略落地,关键靠人。这一方面,将数字中国建设的成效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KPI”参考至关重要。换言之,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用好数字化变革这个关键变量,须得由“关键少数”带头抓、往实里抓。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相当一部分干部对数字技术应用、软件应用、数据管理等还不熟悉,在数字化领域存在理论弱项乃至专业空白、经验盲区。但新的考核指挥棒下,数字化建设显然会成为干部队伍实干比拼的新考场,倒逼更多人修炼“数字化思维”,真“识数”、善“统数”、能“管数”、会“用数”。回溯过往,领导干部考核机制的每一次重要调整,最终都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强势上扬。期待相关方面进一步将考核机制具象化、可量化,推动干部执政理念的数字化变革,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技术进步势不可挡,发展机遇转瞬即逝。作为致力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北京,理应奋勇争先、走在前头。近些年,在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北京正在积极培育一流数字创新生态和行业领军企业。继续拿出首善标准,进一步铺开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等各项建设,智慧大城的数字引擎必将愈发强劲,牵引效应也将进一步辐射周边,带动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