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首都英文名(谁知道阿根廷首都的英语怎么说)_阿根廷_探戈_布宜诺斯艾利斯

本文目录

  • 谁知道阿根廷首都的英语怎么说
  • 阿根廷的两个城市英文名
  • 阿根廷首都的英文简介
  • 求阿根廷的介绍谢谢了啊

谁知道阿根廷首都的英语怎么说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阿根廷的两个城市英文名

嗨! 不知道你需要哪两个城市的英文名,
这里给你送上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的英文名以及第二大城市科尔多瓦:Cordoba的英文名。 当然,西班牙语也是这么拼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Superjames
【阿根廷智囊团】

阿根廷首都的英文简介


Buenos Aires
Reason for recommended:
Buenos Aires is th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 and the country“s largest city. Meanwhile, it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 economy and culture.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Río de La Plata, it is a modern, dynamic and radiant city that features the European architecture of its founders and absorbs the passion of its people. Among them, the most famous is Colon Theatre which holds the third place in size of all the theatres in the world.
Introduction :
The city of Buenos Air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tin American cities, is a great cosmopolitan and many-sided metropolis. This city astonishes the tourist with its evident universal influence.
It is the capital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and the vital bond of the nation.
As long as European arquitecture is concerned, many streets recall those of Paris.
Its numberless museums, exposition and comference centres, art galleries, cinemas and theatres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pectacles of high quality, are witnesses of its important cultural life.
The Colon Theat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yrical theatres in the world, is seat,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scenaries, of an intense musical activity that comprises all genres including, of course, the famous and typical Tango; besides, the city is frequently visited by orchestras, groups and solo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求阿根廷的介绍谢谢了啊

  国名:阿根廷共和国 Republic of Argentina
  阿根廷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经纬度:33.29S 60W
  国名由来:在西班牙语中,“阿根廷”与“拉普拉塔”两词意义相同,均为“白银”。
  1527年,西班牙探险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领一支远征队到达南美大陆后,从一个宽阔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内地。探险家们发现当地印第安人佩带着很多银制的饰物,以为当地盛产白银,便将这条河命名为拉普拉塔河,把这一地区称为拉普拉塔区。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后来又将拉普拉塔区改为省。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独立,并将国名正式定为阿根廷。阿根廷一词源于拉丁文,不仅是指具体意义上的白银,同时寓意“货币”、“财富”。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虽不产白银,但有着肥沃的土壤,丰茂的草原,良好的气候,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粮仓和肉库”,财富滚滚而来。因此,把这个国家称之为“阿根廷”,真是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人口:3780多万。主要民族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是南美洲各国白种人比率最高的国家。城市人口占五分之四。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87%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信奉新教及其他宗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是拉美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该市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称。市内以街心公园、广场和纪念碑众多而著名。城市建筑多受欧洲文化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代建筑。有人口278万(2001年),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3万人(2001年)。
  国旗:阿根廷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自上而下由浅蓝、白、浅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间是一轮“五月的太阳”。太阳本体酷似一张人脸,是阿根廷发行的第一枚硬币的图案,沿太阳本体圆周等距离分布着32根弯直相间的光芒线。浅蓝色象征正义,白色象征信念、纯洁、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 每年6月20日为国旗日——1810年,阿根廷爆发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总督,开始了伟大的独立战争。为了鼓舞士气,指引部队作战,领导独立战争的贝尔格拉诺将军亲自设计并指导制作了一面浅蓝色和白色相间的旗帜。这两种颜色分别象征着纯洁和虔诚。1916年9月9日,阿根廷共和国宣布成立时,升起的就是这面旗帜。从此,它被正式确定为阿根廷国旗。
  货币: 比索
  国徽:阿根廷国徽为椭圆形。椭圆面上蓝下白,为国旗色,上端有一轮“五月的太阳”,寓意同国旗。椭圆形中有两只紧握着的手,象征团结;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征权利、法令、尊严和主权;竿顶为红色的“自由之帽”。椭圆形图案由绿色的月桂树叶环绕,绿色象征忠诚和友谊,月桂树叶象征胜利和光荣。
  国歌:阿根廷的《祖国进行曲》,是拉丁美洲的第一首国歌。 1813年5月11日,阿根廷国会通过决议确定由比森特·洛佩斯·伊普兰内斯(Vicente López y Planes, 1785 - 1856)作词、布拉斯·帕雷拉普(Blas Parera,1777-1820)谱曲的《祖国进行曲》(Marcha Patriótica)为阿根廷国歌。1900年,胡里奥·罗卡(Julio Argentino Roca 1843-1914。1880-1886和1898-1904年为阿根廷总统)总统颁布法令规定每逢在法定节日,学校举行的仪式上需合唱国歌的第一和最后一小节。
  歌词大意:大地的生民!听神圣的呼声:自由,自由,自由!奴隶的枷锁被打破,被打破;自由登上宝座。充满尊荣的宝座已经建成,胜利归南方各省联盟!全世界自由人民齐欢呼:祝福伟大国家阿根廷!祝福伟大国家阿根廷!
  新生的英雄们精神抖擞,好象武神一样雄赳赳。他们胸怀里充满豪情,阔步前进使大地发抖。印加人正从坟墓里苏醒,重新燃烧起满腔热情,鼓励他们的儿女去重建往昔祖国的赫赫令名,往昔祖国的赫赫令名!
  山崖崩裂,城墙倒坍,轰隆隆地响声震天;复仇和战争的呼声四起,到处一片狂澜。凶恶的暴君包藏着妒忌心,吐出毒液来恶臭难闻,手昊挥舞着染血的军旗,挑起战争,残酷无人性,挑起战争,残酷无人性!
  阿根廷人,侵略者向你们挑战,他们卑鄙而又傲慢,狂歌狞笑,践踏我们的土地,终将失败,注定无疑。一同慷慨地宣誓的勇士,为了自由而奔赴战场痛打这一群嗜血的虎狼,意志坚强如铁壁铜墙,意志坚强如铁壁铜墙!
  勇敢的阿根廷人奔赴缰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战斗的号角随着炮声隆隆,响彻南方的战场上。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抗战的先锋,带领著名的联盟城市,他们将挥起强壮的手臂,绞死傲慢的伊伯利亚之狮,绞死傲慢的伊伯利亚之狮!
  胜利之神展开光辉的双翅,庇护阿根廷勇士。暴君看见了屁滚尿流,连忙夹着尾巴逃走。他交出军旗和武器来投降,赢得战利品,归功自由。人民鼓舞着光荣的彩翼,气概豪迈,扬眉昂首,气概豪迈,扬眉昂首!
  从南极到期北极响彻号声,传送赫赫声名,它用美洲的名义向人们反复呼唤,生民,请听:充满尊荣的宝座已经建成,胜利归南方各省联盟!全世界自由人民齐欢呼:祝福伟大国家阿根廷!祝福伟大国家阿根廷!
  记住桂冠怎样得来,让它永远存在!我们生得有光彩,死也要死得有光彩。
  国树:赛波树
  国花:灿若红霞的赛波花。赛波树属木本豆荚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地区。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拉普拉塔地区的印第安人不断奋起反抗。传说,在一次战斗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不幸阵亡,她的女儿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挥战斗,与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战,最后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将阿娜依绑在一棵赛波树上,要用火烧死她。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义。此时,花期未到的树上突然盛开出满枝累串的、如火如血的红花。1942年,阿根廷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定赛波花为阿根廷的国花。
  国鸟: 棕灶鸟
  独立日: 7月9日(1816年)
  国庆日: 5月25日(1910年)
  马岛战争老战士日:4月2日(1982年)
  国家政要: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2007年12月10日就职,任期4年。
  地理
  
  面积2780400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纵贯南北3,000余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
  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6-23℃之间。东北部降水丰沛,在1,000毫米左右,西北部和南部为250毫米;夏季雨水较多。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长5,58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乌拉圭河等国际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区多冰蚀湖。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等。 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22%。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区划
  
  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2个省、1个地区(火地岛行政区)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各省名称如下: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科尔多瓦、门多萨、图库曼、恩特雷里奥斯、查科、科连特斯、萨尔塔、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米西奥内斯、圣胡安、胡胡伊、里奥内格罗、福莫萨、丘布特、圣路易斯、内乌肯、拉潘帕、卡塔马卡、拉里奥哈和圣克鲁斯。
  简史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据点。1776年西班牙设立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区。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圣马丁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军的大规模武装斗争,终于在1816年7月9日宣告独立。1853年制定第一部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担任总统,结束了独立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自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国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同年6月14日,英军击败了阿军,继续占领马岛。
  政治
  
  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国统一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内阁是政府执行机构。总统、副总统由普选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宪法还规定设内阁总理一职。总理、部长和总统府各国务秘书均由总统任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国会分参、众两院,拥有联邦立法权,参、众议员均由直选产生,可连选连任。
  经济
  
  阿根廷物产富饶,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综合国力较强的拉美国家。工业门类较齐全,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核电站。钢产量居拉美前列。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其生产的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行业。阿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现已探明蕴藏量:石油28.8亿桶,天然气7635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铀2.94万吨。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农牧业发达,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葵花籽等。近年来,阿根廷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
  农牧业发达,为世界主要的农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牧场和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5%,耕地占12.7%。畜牧业有牛、羊、猪、马;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大麦、棉花、亚麻籽等。羊、牛的头数和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工业产值超过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工业部门齐全。有食品、纺织、皮革等农牧产品加工工业,近年来钢铁、汽车、化工、石油开采和提炼、电子、电力等部门发展甚速。交通发达,铁路全长约4.4万公里,公路105万公里。出口以农牧产品为主,其中肉类、小麦、玉米、大豆、亚麻籽、羊毛等占出口总值的75-80%,近年来工业品出口亦有大幅度增长。进口多为机器设备、工业原料、化学品等。
  军事
  
  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下设国防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由副总统、内政部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经济部长组成。军事委员会由国防部长、三军联合参谋长和陆、海、空三军种参谋长组成。三军联合参谋长胡安·卡洛斯·穆尼奥洛(Juan Carlos Mugnolo)。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一年。现总兵力为7.3万人。
  文化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阿根廷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生活不稳定,在酒吧里靠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等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阿根廷探戈其实非常不同于我们看到国标舞中的探戈表演。它其实是一种唱多于跳的艺术形式。而且它的唱是清一色男性,且都是独唱,偶尔有几个小滑稽剧穿插。激昂的键盘手风琴是伴奏的主旋律,它特有的切分节奏总是给人以心灵的撞击。
  阿根廷探戈有着自己的名称Milonga.
  阿根廷探戈舞也不像国标舞中的探戈,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并行直立,几乎贴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个贴身动作,在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快速旋转、踢腿,非专业人士很难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来。或许正因为太过难学和曲高和寡,阿根廷人对于探戈的态度,有些类似中国人对京剧的看法——年纪大的人喜之不尽,而年轻人却敬而远之。
  阿根廷的探戈舞演员已经不止一次地把那飘逸、洒脱、典雅、含蓄的舞蹈和以独特切分音为鲜明特征、节奏明快的音乐带给我们,激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一提起探戈,人们也自然会想到在国内看到的国际标准舞的探戈,那种节奏感极强的舞步,与其他音乐不同的旋律。而国际探戈是从阿根廷融跳、唱及乐曲为一体的探戈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国际中的探戈已经规范化,而阿根廷的探戈则更加活泼、欢快,花样迭出。阿根廷是探戈的故乡。阿根廷人酷爱探戈。许多人都会跳探戈,平时到处都能听到探戈舞曲。阿根廷人把探戈看作是自己国宝,是民族的骄傲。阿根廷政府宣布探戈是阿根廷民族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外国人来说,探戈只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舞步,而对阿根廷人来说,它已是与生活密不可分。融化在血液里的文化。
  探戈可唱可跳可演奏,它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歌唱和诗歌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于它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更确切地说,探戈应该是乌拉圭的蒙得维地亚人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人共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他们共同的文化财富。但因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个港口城市,无论从地理位置、人口及在欧洲的影响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因此探戈后来在蒙特维特亚就逐渐衰落了。 由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年曾是大量移民流入的门户,所以探戈的音乐、舞蹈、诗歌、唱词等都受到过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欧洲文化和非洲文化的影响。
  音乐方面,探戈最主要受到的是早在1850年左右西班牙水手们带来的安达卢西亚“探吉约”歌舞的影响。其次,是非洲黑人音乐的影响,探戈音乐中使用大量节奏明快的切分音就是这一影响的表现。再就是高乔人“米隆加”音乐的影响,吉他作为演奏探戈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就是这一影响的标志。到了1920年前后,大量意大利、西班牙等移民的涌入使探戈音乐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早期欢快的四二拍逐渐变成了适于表达忧伤情感、节奏较慢的四四拍。
  内容方面,探戈音乐和即兴编出的唱词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完全是欢快、开朗、风趣、诙谐的。随着大批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的到来,它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移民们担着开垦、致富的目的而来,最后只能定居下来,无法返回故土同亲人团聚,这就使探戈增添了表达移民思念故乡和怀念亲人的忧郁、伤感、凄凉的内容。此后,由于歌词作者大多是移民的后裔,因此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在歌词中使用的大量外来俚语,都反映着外来文化的影响。
  舞蹈方面,探戈的雏形源于阿根廷牧民男子粗壮有力的独舞,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受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贬卖黑奴在美洲很盛行。当时在拉普拉河流也出现了大量非洲黑奴。他们对探戈舞蹈中的折腰、扭摆等动作都源于非洲舞蹈的动作。此外,也有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影响。
  阿足球以其自由洒脱的风格而风靡世界,代表人物有“球王马拉多纳“,“风之子卡尼吉亚,“优雅王子雷东多“勇夺2次世界杯冠军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声名远扬。
  教育:教育水平较高,实行义务初等教育。2000年文教经费为33.1亿美元。文盲率(10岁以上人口)为3.8%。6岁——14岁儿童入学率为99%。15岁——17岁入学率达80%。阿共有81所高等学府,其中公立大学36所,私立42所。著名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科尔多瓦大学等。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各类报纸2062种,杂志96种,还有250种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报纸35家。主要报纸有《民族报》,1870年创刊;《号角报》,1945年创刊;《纪事报》,1963年创刊;《新闻报》,1869年创刊。重要周刊有《市场》、《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讯社属总统府新闻国务秘书处领导。阿根廷新闻社和报联社均为私人通讯社。调幅电台101家,调频电台约1500家。开放式电视台46家,超高频电视台115家,微波电视台61家,有线和闭路电视台866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