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想让它们多挂果,要控制产量,免得把这些树苗累着了……”
站在沂源县南鲁山镇西松仙岭村的一个山头上,村党支部书记崔保书指着远处的几个山头挥动胳膊划了个弧线,回头对身旁的南鲁山镇党委书记赵希娟、沂源县农商银行行长杨军说:“这8道山梁、15个山头,460亩山地,全都栽上了黄桃树苗。保守说,今年也能收获六七十万斤黄桃!”
顺着崔保书指的方向看去,一层层梯田在山坡上勾勒出道道曲线。一株株的黄桃树苗在微风的吹拂下,舒展着枝条,让人感受到了勃勃生机。这片撂荒了多年的老果园能重新焕发容颜,得益于南鲁山镇聚力打造的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镇行动。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必不可少。但对一个山区乡镇来说,农民群众对金融政策普遍了解不深、运用不活。特别是对“八山一水一坡田”的南鲁山镇来说,如何有效盘活要素资源,引来“金融活水”?
南鲁山镇的做法是:土地打包、项目打包、政策打包、资金打包。
南鲁山镇总面积206平方公里,但可耕地占比不足20%,耕地少并且比较分散,既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也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南鲁山镇发动26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3300亩发展黄烟、黄桃、苹果等产业,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在此基础上,南鲁山镇对镇域农业项目清单进行系统梳理,划分为黄烟类、种植类、养殖类、文旅类、农产品初级加工类,将信誉良好、群众认可、有发展潜力、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列入客户白名单。赵希娟告诉记者,年初金融赋能沂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签约授信仪式的举行,吹响了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作为镇域如何实现政银企携手向新而行?他们紧抓全县金融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机遇,与省农担淄博管理中心、沂源农商银行签订了“一村一业”授信协议。
根据镇域发展实际,南鲁山镇在市、县农业发展政策奖励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农业奖励政策,对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企业、集体和个人进行专项奖励。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农金合伙人”模式,积极招募沂源农商银行、省农担沂源办事处、齐商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成为农金合伙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建、渠道共联”的“三位一体”合伙机制,实现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农场主等经营主体和农金合伙人的多方联动。
为破解农业经营主体“单兵作战”面临的授信零散、审批复杂、额度过低等现实问题,南鲁山镇联合沂源农商银行合并金融需求“同类项”,为5类农业项目“量身定制”5款金融产品。联合沂源农商银行、省农担沂源办事处创新推出“镇域整建制授信”金融服务模式,按照全域覆盖的理念,将全镇农业项目进行统一打包,化零为整、集中授信。2022年度获得乡村振兴专项授信2亿元。沂源农商银行打通“绿色信贷”直通车,出台了“干果贷”“金叶贷”“药材贷”“乡村旅游贷”等5款符合南鲁山特色和经营主体意愿的特色信贷产品,2022年度,为51个产业项目成功发放贷款1862万元。
西松仙岭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就是沂源农商银行重点支持的黄桃产业项目之一。在沂源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合作社组织农户按要求种植,保底价回收,所有苗木预计两年见果,3年丰产。盛果期预计年产量达120万斤,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崔保书说,去年合作社栽了1.8万棵黄桃树苗,今年又栽了2600棵。合作社计划今年再贷100万元,新上黄桃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
在位于南鲁山镇左家峪村的山东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孔照告诉记者,土地打包、政策打包、资金打包后,公司建起了5个羊肚菌种植大棚,每个棚一年能生产四茬羊肚菌,一个棚一茬就能收入15万元。
去年以来,南鲁山镇通过强化金融赋能,积极鼓励发展新项目、新产业,实施了羊肚菌山地工厂化种植、温室大棚草莓种植等51个乡村振兴项目,引导金融机构为12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放惠农贷款,发展了黄桃、乡村旅游、黄烟种植等村集体产业,实现了全镇33个村都有产业项目覆盖,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速35%。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