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林娜:中英街待“蝶变”深港跨境旅游有新机_中英街_深港_沙头角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

“中英街具有深港融合的先发优势、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建议创新深港合作模式,从‘一国两制’的高度探索中英街‘蝶变’的转型路径。”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林娜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建议,探索中英街深港合作新路径,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中英街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深圳八景”之一,记录深港双城互动发展的轨迹,承载“一国两制”的独特历史价值。自香港回归后,中英街作为“香港窗口”的功能大为削弱后,商业旅游经济从繁荣走向衰落,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为充分发挥中英街作为深港融合发展“桥头堡”的作用,深圳正在全力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并将中英街作为核心区。但是,由于中英街属于深港分治,两地定位和规划不一致,深港共建共治共赢还要进一步完善。

“深港沙头角管理模式亟待改革。”林娜说,中英街沿用了原有的限量、限时、限额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与当前深港双城协同发展大势不符,与市场需求和民众呼声不适应。此外,目前香港沙头角禁区也仍然沿用许多边境禁区管理模式,对人员往来、发展跨境旅游等造成制约。

林娜建议,探索建立区级深港双方常态化议事机制,加强深港两地政府、民间的沟通,就合作区建设愿景达成共识,明确未来合作方向及重点,提升中英街改造升级的整体性。同时,围绕加强深港合作,优化中英街及沙头角禁区功能定位,推动提高免税购物额度,延长通关时长,放宽港澳台及外籍游客进出中英街的限制,进一步激发促进深港合作的经济活力。

林娜还建议,充分利用双方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目前港方已开放码头及禁区部分区域的基础上,联合研究形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深进深出、港进港出、团进团出”的跨境旅游管理制度,打造深港精品旅游品牌体系。

“建议深港双方加强沟通,达成开发跨境游的总体共识和实施路径,同时就跨境旅游管理制度落地涉及的查验问题等进行对接。”林娜说。

审读:孙世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