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微创医疗黑马,正在抢奥林巴斯的市场_开立_医疗_内窥镜

我们昨天介绍了南微医学,南微医学是国内做内窥镜的厂商,并且有了不少优秀的产品,今天要聊的开立医疗也是国内做内窥镜的厂商,在市场上也小有名气,甚至有些产品打入了国内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高端市场,有些产品能够和迈瑞医疗这类国内医疗器械大厂展开竞争了。

有哪些王牌产品?

2004年开立医疗研发出国内首台15英寸的LCD大屏幕全功能便携超声。2006年推出国内首款的腹腔镜探头。2012年推出全新的128物理通道,全身应用型彩超S40。2016年,开立医疗研发出了国产第一台高清电子内镜系统HD-500。2017年开立医疗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当年也推出了高端彩超 P50。2018年开立医疗又推出高端彩超S60系列,同年推出全高清电子内镜 HD550系列,至此,开立医疗所产的内窥镜产品全面覆盖软镜高、中、低端市场。2019年推出 S60Pro、P60系列高超彩超。2021 年公司超声内窥镜、4K硬镜等产品也拿证上市。到去年上半年,开立医疗已推出全高清消化道内窥软镜系统、三芯片2k硬镜、4k硬镜系统等。在高端镜种领域,实现了放大内镜、超细内镜、刚度可调内镜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总体来看,开立医疗的产品覆盖两大领域,一个是超声,另一个是内镜。超声领域,目前已堂握超声主机平台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包括多通道硬件平台、低功耗超声成像技术平台、嵌入式软件平台、快速成像技术、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超微血流成像及高分辨率血流成像技术、高清4D成像及渲染成像技术、造影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融合成像、图像定量分析技术、AI图像智能识别与测量技术、远程会诊等:在超声换能器方面拥有宽频带单晶探头技术、宽频带复合材料探头技术、特种应用探头技术等,相关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超声产品上,开立医疗有P系列、S系列和X系列,分台式彩超和便携超声两大类。

彩超系列中包括以 S60、P60系列为高端彩超,成为国内少数推出高端彩超的厂家之一,在妇产、全身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S60和 P60采用了多波术导入,使用了第二代单晶探头,带宽和灵敏度都得到显著提高,对血流情况包括末梢血流的灵敏度更高,搭载了全新的 Wis+智能高速运算平台,在硬件和软件均有较大提升。根据开立医疗的规划,还有发布S70超声,产品迭代的同时也会提高产品的性能。

其次还包括以 P40/P20系列为代表的中端台式机,和以P10/S12系列为代表的低端台式机,以及以X/E系列、S9系列为代表的便携机。国内彩超的市场也分高端和低端,其中市场差不多进行了一波国产替代,这里面迈瑞医疗的彩超产品占据的一部分的市场,另外,也有开立医疗、汕头超声等企业参与,但是份额不大。中高端产品里,多是外企的产品居多,也有迈瑞医疗的产品参与。

展开全文

内镜产品上,开立医疗主要是软镜HD500和HD550,和芯片2k硬镜、4k硬镜系统以及收购的内镜耗材公司,像威尔逊、合一医疗。其中HD550、HD-500是开立在内镜上的主要产品,HD-500使用了开立医疗独特的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VIST),利用血红蛋白在不同波长下吸收系数不同的特性(表现为短波段黏膜血管对比度高,而长波段黏膜血管对比度低),使用优化的光学数字滤波器,实现在保证图像亮度与信噪比的同时,增强黏膜血管的对比度,清晰地成像毛细血管和黏膜下的细微病变,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信息。这款产品使用的是GPU架构,运行能力要高于HD500,使用双光源,实现了多光谱成像、多种特殊光照明模式,在保证亮度的同时能更好的突显粘膜血管微细结构,全面提升早癌诊断准确率。如今HD550已经在200多家三级医院里实现装机,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HD550使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iEndo内镜诊断平台,通过运用AI技术,大大缩短检查所需时间、提升检查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和医生负担。HD-550图像采集采用了创新的光纤信号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

营收占比上,彩超的营收从2019年内镜产品扩张后,营收占比下滑,而内镜成为了增速最快的产品。内镜产品的营收从2016年的0.36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4.28亿元,复合增速超60%。开立医疗认为,相比超声产品,内镜的介入性强,需要满足众多手术方面的要求,操控难度也比超声产品大。软镜的技术难度较大,产品推陈出新速度不快,但是只有做好产品,保障产品性价比,才能用更大的市场,所以开立医疗在推出内窥镜产品后,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版本。

对比国外巨头,开立医疗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内窥镜市场里,超声内镜是内窥镜领域的高端代表,由日本内窥镜厂商形成市场垄断。去年开立医疗自主研发的超声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获批国家药监局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根据医招采数据,2021年,在超声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市场里,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合计占据市场份额约85%,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占据大概15%的市场。

我们提到过,硬镜是借助戳孔使腔镜进入人体腔内或潜在腔隙的不可弯曲的硬管式内窥镜(例如腹腔镜、关节镜等),软镜能够利用人体自然腔道(食道、肠道等)随意弯曲的软管式内窥镜(例如胃镜、肠镜等),在内窥镜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和硬镜相比,软镜的市场越来越大。在医疗器械里的内镜市场里,软镜是为数不多进入壁垒高、行业增速快且国产化率低的子行业。日本的奥林巴斯软镜全球第一。

实际上,整个内窥镜市场国产化率很低,尤其是软镜比硬镜的国产化率更低。国内软镜市场竞争格局,软镜市场里,还是奥林巴斯、富士的多,2021年开立医疗的软镜营收已经超过宾德排名第三。软镜不断扎入医院,2021年开立医疗内镜销售4000多台,550内镜占比60-70%,500占比只有30%-40%,三级医院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二级医院占比达到70%以上。

硬镜市场里,也是德国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等厂商的产品多,但也有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的产品参与竞争。迈瑞医疗在国内的内窥镜市场份额算是高的,迈瑞医疗如今不怎么做软镜,多是硬镜。开立医疗是硬镜软镜都做,不过硬镜市场不大,开立的规划重点在软镜市场的国产替代上。 2014年至2021年,开立医疗的研发支出年复合增速为16.25%,占营收比例持续维持在17%以上,高于同行企业。开立医疗的研发投入也一直很高,2019年到2021年,开立医疗研发费用的投入达到了2.55亿元、2.37亿元、2.6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0.33% 、20.41%、18.21%。去年上半年,开立医疗研发费用达到1.57亿元,占当期营收的18.8%。

今年上半年,开立医疗的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51.47%,毛利率69.76%,同比增加4.53个百分点。

开立医疗在产品研发上也是找技术高的方向,像前两年研发的便携式彩超 X5 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款产品是国内唯一的一家入选的超声设备,也是和迈瑞医疗一起一直在探索国内的高端彩超市场。内窥镜市场也不错,比如研发了内镜的软镜、超声内镜、血管内超声、光学放大、4K硬镜等,上文提到的HD550产品获得了美国FDA批准,随着超声内镜产品的获证,开立医疗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唯一的一家可以提供代表行业最先进水平的超声内镜系统(EUS)的厂商。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至2024年,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预计到2024年,总体规模将提高到269.8亿美元。我国内窥镜市场逐渐加大,规模到2024年会提高到422.7亿元,可能会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

国内市场上,澳华内镜也是做软镜,在软镜市场里,开立医疗更有优势,开立医疗的硬镜业务不大,硬镜方面国产厂商比较好的主要是迈瑞医疗的产品居多,在内镜营收上,2021年开立医疗软镜设备营收大概3.6亿,硬镜不多,有3500万左右,内窥镜耗材大概3300万,能看出软镜应该是开立医疗未来的增长点,现在开立医疗的软镜营收渗透率还非常低,未来还是把希望寄托于国产替代的政策扶持加软镜产品的推陈出新的国产替代。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