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越剧版“潜伏”!《枫叶如花》呈现“红色女特工”感人事迹_如花_越剧_枫叶

“层林染,万山红遍,枫叶如花。”4月2日晚,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越剧《枫叶如花》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越剧的唯美与浪漫,呈现了“红色女特工”朱枫烈士的感人事迹。

《枫叶如花》根据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女英雄朱枫的事迹创作而成,曾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堪称越剧版“潜伏”。朱枫1905年出生在浙江,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她完成上级任务,正准备回上海与家人团聚,却突然接到赴台执行重要情报工作的密令,在与亲人团聚和远赴他乡之间,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1950年,朱枫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于1950年6月在台北被杀害,终年45岁。

伴着 “层林染,万山红遍,枫叶如花”的歌声,《枫叶如花》拉开大幕,歌队深情演唱,多媒体视效中红色的枫叶徐徐落下。宏大庄重的合唱后,全剧以倒叙手法开篇,呈现的是以朱枫为原型的女主角华枫在刑场上的场景,她念诵着“江南好”的词句,以慷慨从容的态度赴死。

时间闪回到一年前,华枫正准备回乡与孩子团聚,买好了送给孩子的漂亮衣服,突然接到以商人身份秘密进入台湾的任务。“一边是党的召唤,一边是儿女的呼喊。”华枫并非没有挣扎,在做出决定前,她在电话边坐立不安,反复思量,想到儿女,也想到前线的战火。最终,她拨通了同意赴台的电话,肩负起情报工作的重任。

该剧将华枫当做一个不断成长的女共产党员来塑造。由于她不是专业情报人员,初赴台湾时,还有些生涩,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滨梅饰演华枫时,眼神还有点忐忑。后来华枫慢慢熟练,进入了游刃有余的状态,王滨梅的演绎收放自如。

传统印象里,越剧多表现男女小情小爱,但这部作品花大笔墨洗脱越剧的脂粉气,这也是导演杨小青有意为之。杨小青将歌队运用在剧中,将越剧与歌剧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开篇就呈现出庄严宏大的气氛。而在追捕情报人员的场景中,多位反动派分子身穿黑色皮衣,手中持枪,很有时尚感。

《枫叶如花》可以说是越剧历史上首部红色“谍战剧”。该剧编剧王宏坦言,剧中虽然也有谍战剧的紧张氛围,但更注重描绘的是人性。“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是一名女共产党员的人生选择。”无论是赴台前的抉择,还是从事情报工作的谨慎,从被捕入狱后企图吞金自尽,到最终慷慨赴死,华枫身上既有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牵挂,也有作为党员和革命者的坚守。随着尾声的主题曲响起,英雄丰碑矗立舞台,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被华枫“打一面红旗给我指路,点一盏红灯照我凯旋”的信念打动。

本次演出是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3日晚,《枫叶如花》还将再演一场。

(原标题:堪称越剧版“潜伏”!《枫叶如花》呈现“红色女特工”感人事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韩轩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