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卖了他一个肾,跳海了,他现在怎么样了,谁是追星狂?_女儿_米粒_追星

文字|一粒米的妈妈

还记得十几年前的杨丽娟追星吗?《鲁豫有约》采访他,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死亡的记忆突然袭击了米粒的母亲。那时候新媒体还不发达,记得几次只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消息。

那个时候,“黑粉”这个词还没有发明,但杨丽娟绝对是“黑粉”的鼻祖。她的梦想是嫁给刘德华。疯狂的死缠烂打不仅毁了老父亲的一生,还逼迫偶像刘德华去看心理医生。

如今,他和母亲住在便宜的出租屋里,在一家超市做采购经理,月薪2000元。

他不想再提刘德华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谁”。

他说,人生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如果可以重来,他就不会那么疯狂了。

如果没有就太可惜了。

展开全文

疯爸爸追疯女儿

在甘肃省兰州市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里,38岁的杨勤冀年老时育有一个女儿。他给女儿取名杨丽娟。

杨勤冀视女儿为掌上明珠,从小就对女儿宠爱有加。

杨丽娟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奖杯,他非常嫉妒。为了不让女儿伤心,杨勤冀居然偷了单位的战利品,还用刻刀抹掉了之前的名字,改成了自己女儿的名字。

米粒的妈妈之前在新闻上看到过杨丽娟从医院追星,觉得可能是他的青春期。但是后来看到他爸爸的时候,我觉得他爸爸比他还变态。

杨丽娟20岁时,杨勤冀亲自为女儿洗澡。这种扭曲的父爱,滑溜溜地定义了他的人生。

16岁那年,杨丽娟每天都在做梦。在梦中,她会见到梦中情人刘德华。他觉得这是上帝在黑暗中的旨意。他一定与刘德华有缘。她必须会见刘德华,否则终生不嫁。

如果是正常的家庭,看到自己同龄的女儿,与其在学校努力学习,与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早就及时制止了。但是杨勤冀不但没有停下,反而无条件地支持女儿追星。

他提前4年退休,每个月拿着微薄的退休金,和女儿全身心投入追星。

从此,杨勤冀开始了他疯狂的“扶女逐星之道”,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让女儿见到刘德华,她从家里拿出9900元的积蓄,为女儿报了香港旅游团。

随团在香港逗留几天的杨丽娟与刘德华的邂逅并没有预想中的浪漫。失望而归的她,看到刘德华更加坚定了信念,因为她坚信,只要遇见他,刘德华就一定会爱上她。

更离谱的是,杨勤冀竟然觉得自己女儿的想法是可信的!她觉得刘德华又高又帅,女儿嫁给他也没有问题,非得助他一臂之力。

这样荒诞不切实际的幻想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米粒的妈妈觉得一家人仿佛在互相催眠:女儿做梦,爸爸却深信不疑,竭尽全力帮助女儿实现梦想。这家人要么想红要么病残。

这也为他们家庭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怪胎溺爱

高中毕业前,杨丽娟辍学了。她没有朋友,一心只想见刘德华,嫁给刘德华。

他第一次去香港,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杨勤冀只能到处借钱。可亲戚朋友却看到父女二人像个疯子一样,借钱就是为了追星,让人不肯借给他们。

杨勤冀只好向银行借了一万元,带着女儿去了香港。这次还是没有见到刘德华,失望而归。

回到家,杨勤冀直接卖掉了家乡兰州的房子,全家搬进了租来的房子。卖房子的钱只让全家糊口了两年,就又陷入了经济困境。

而且,这两年,杨丽娟的妈妈被重物压伤,摔断了腿,让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面对一个追星的女儿和一个拄着拐杖的女人,杨勤冀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脏!

投入了这么多,我当然不会接受再见到刘德华。他想到了借助媒体的力量。

杨勤冀向媒体透露,自己帮女儿追星卖肾,杨丽娟父女顿时走红。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这对发疯的父女,当然压力也落在了刘德华身上。

面对父亲卖肾的事实,当有媒体采访杨丽娟,问他怎么想时,他说出的这番话实在是太无所谓了:

“我希望还是贷款比较好,卖肾伤身体。”

说得委婉点,说明他早就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慈悲心。面对一个为自己荒唐的梦想付出了血腥代价的父亲,他的态度甚至也算是不言而喻的正常。

案件还在继续,杨丽娟在媒体的帮助下第三次来到香港。这次他终于见到了刘德华,看这表情:

这一见面,就几秒钟。刘德华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爱上她,但是她的父亲付出了所有的积蓄,老家的房子和一个肾。

为了让刘德华重新关注女儿,杨勤冀通过媒体给刘德华打电话:

“我想见你一面,单独见见我们的孩子。”

这一次刘德华拒绝了他们。

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杨勤冀看到他的卑微请求被无情地拒绝,并开始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刘德华。

他留下遗书,决定跳海自杀。媒体一时转而谴责刘德华粗心大意,只好取消粉丝见面会,并去看心理医生。这段时间,他的演艺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刘德华的名字多年来一直与杨丽娟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困扰他很久的一件大事。

面对父亲的死,杨丽娟不仅懂得忏悔,还表示父亲不能白死,一定要再见刘德华一面。

这一次舆论并没有原谅这个疯丫头。那时,他已经29岁了。

让父亲付出生命代价还不肯放过他,这吃法太难看了,谁都受不了。

杨丽娟被全网排斥,杨丽娟贫困母女起诉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多家媒体侵犯名誉权,要求赔偿30万元。

法院驳回了杨丽娟的上诉,此后杨丽娟母女便从公众和媒体上消失了。

习惯就像谋杀

现在杨丽娟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工作很普通,收入也很微薄,但至少能靠这份工作赚到生活保障。

在采访中他说:

“当时我忽略了家人的感受,让他们为我背负了太多,包括经济上和精神上。”

现在他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社交生活,开始独立思考。很多事情他都想明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还记得那个饿死的杨锁吗?

杨锁的父母到了要儿子的年纪,也是对儿子宠爱有加。儿子从出生就抱在怀里,一岁不让走路,两三岁还在我们怀里。

那个年代,温饱刚好,我儿子天天吃鸡腿。吃不惯的时候,杨锁的爸爸就冲进城里给他买零食。

到了杨锁上学的年纪,父母对他的疼爱也越来越明显。老师反映杨锁上课不认真听讲,父母说他是来玩的,老师不要管他。渐渐地,老师放弃了杨锁。再加上他傲慢的性格,同学们都不理他。

孤立无援、无法上课的杨锁,像往年一样在学校度过了每一天。后来我辍学了。

从那以后,他一直由父母抚养长大。直到杨锁23岁那年,父亲因癌症去世,后来母亲也病逝,杨锁一家成了孤家寡人。

杨锁在家无所事事,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开始变卖自己的家当,最后连床都卖了。

他就呆在家里,不出门,不换衣服,不洗澡,连厕所都懒得上。

过了腊月漫长寒冷的一天,表姐想起了好几天没见的表哥杨锁,准备给他做饭,却发现他已经死在家里好几天了。被认出来后,他饿死了。

后来,根据他的经历改编了一部纪录片:《罪爱》。

米粒的妈妈之前也写过这篇文章:《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的16岁女孩,被扔到农村后怎么样了?》,女孩子到了16岁还要喂奶,很霸道很不讲理。但是在蜕变之后,整个人都变成了正能量,开始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父母的付出和生育的不易,后面的发展也很好。

写了这么多,米粒妈妈的感觉就像杨丽娟爸爸杨锁,看似把一切都给了孩子,实则无能自私。

以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为例。第一,她对孩子有着近乎病态的无条件满足,她是女儿一生悲剧的根源;

二是女儿追星失败,全家成为媒体的笑柄,失去经济来源,决定一死了之。

米粒的母亲觉得她想“以死逼宫”,想用自己的生命作为对女儿的鼓励。这更不对。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幸福而改变。

现在,杨丽娟不想再提他当时的偶像,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和妈妈一起生活。但生病的明星追逐着过去的经历,父亲的去世,恐怕是他心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如果不是父亲从小就那么无条件地欢迎和满足,如果父亲在他表现出过度追星的时候及时制止,他现在可能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有些父母可以把孩子从绝境中拯救出来。有的父母成了阻碍孩子发展的阳光。

个人简介:@米粒妈妈周园(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网新书榜#1的作者《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重点是5-12岁儿童的学习扎实、教育经验分享、教育和继续教育、英语、数学、科学启蒙和世界各地新好事物的推荐。欢迎关注!(0-5岁妈妈们关注:@米粒妈妈爱分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