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留学生被贩毒集团盯上,收个快递成为“毒骡”_毒品_留学生_外卖

海外留学生活费紧张,兼职挣外快是很多留学生们首选,但是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兼职都会带来收益,有一些甚至会带来牢狱之灾。

最近在日本,很多中国留学生正陷入替人接收“毒”快递的陷阱,有一些是被蒙在鼓里不知情,有一些是明知故犯,甘愿当起了运毒的马仔。

埼玉县富士见市的中国留学生邓某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在警方的例行排查中,无意间发现邓某正在埼玉县富士见市的某间无人居住的房间接收快递,而且神情慌张的把收到的快递直接拿到停车场,被警察盘问的时候,邓某虽然并没有交代很多细节,但是警察从他接收的快递中查获了约一公斤的毒品。

要知道在日本非法持有毒品最多是10年,而且还会被罚款500万日元,就这样邓某的留学生身份也是惨淡的画上句号。

仅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在日留学生有超过7人因为涉毒交易、接收和运输等遭到逮捕,接收快递方式运送毒品,已经成为最近几年留学圈里的犯罪陷阱,每一次的运输都是明码实价,利益驱动,让很多人不禁感叹,到底是去读书还是去“挣钱”,简直是舍本逐末。

为什么贩毒集团会盯上留学生群体?而为什么留学生们会跟甘愿做运毒的马仔呢?

展开全文

看似外卖小哥,实为毒贩送货

疫情期间英国的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普遍愿意接受无接触取货的方式,所以毒贩们也得到了启发,开发了一种安全的运输毒品方式——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点单取货服务。利物浦和默西塞德地区作为高峰始发地,贩毒集团招募了一批无所事事的街溜子,然后把他们乔装打扮成为送外卖、送快递的人员,帮助他们把客户的订单准时送达。

其实在疫情之前,毒枭们就有在英国通过皇家邮政邮寄毒品的经验,2017年,因为互联网毒品交易量的惊人上升,不仅让当地缉毒警察不知所措,还让皇家邮政当局十分头疼,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运毒交易通过邮政快递的发往全国,而工作在一线的邮政普通员工,几乎没有任何辨识工具,无法第一时间辨别出毒品和普通货物,即使有不定期的随机抽查,也依然很难发现这些利用漏洞快递毒品的卖家。

但是这种单纯的依靠邮政系统漏洞快递毒品的方式并不是很可靠,所以为了降低风险,并且保证买家可以即时拿到货,毒贩们开始用实体店做掩护。

2021年,来自土耳其Tanju Tunc和Ugur Tunc在Ebbw Vale附近开了一家叫做 Cwm表兄弟的烤肉店,平日里普普通通的烤肉店里来自各方食客络绎不绝,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其中的一些食客其实是“买家”,利用烤肉店的掩护,两人私底下销售可卡因。以外卖为幌子,把“买家”的订单直接送到家里,从中获利超过3万英镑。

但是随着缉毒警察开始对实体店铺的严格盘查,毒贩们干脆把外卖“特送”的食品项目去掉,直接变成雇佣专门的外卖员,穿上满大街都一样的外卖工作服做掩护直接送货上门。

去年,英国警方在巡逻时,发现有一些可疑的“外卖小哥”,拦查后发现,“外卖小哥”的外送箱里装的不是披萨和鸡块,而是满满当当的各种毒品和现金,被捕后很多“外卖小哥”都会告诉告诉警察他们正在“执行”沿路送货的任务。

这种外卖送货方式不仅局限在英国,爱尔兰、西班牙都有分点,统一的装扮成当地外卖员掩人耳目,保温箱里装的都是毒品和现金。

雇佣留学生运毒便宜低风险

留学生参与贩毒在业内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线路,犯罪集团直接把参与贩毒的留学生叫做“毒骡”,意思是只参与运输毒品的工具,那么既然是工具就不会在乎生死。

2022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曾经召开过一个特殊的涉毒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其中让大家比较关注的是留学生回国后通过网络走私贩毒的案例,在海外留学期间,接触到毒品后,被高额利润蒙了心,想通过向境外购买大麻零食的方式企图在国内大赚一笔成为这些涉毒归国留学生的“生财之道”。

因为在一些国家大麻合法化,大麻会做成零食的样子,像大麻巧克力、大麻饼干、大麻棒棒糖等,乍一看和普通的零食别无两样,在境外尝试过后,一些留学生在回国后仍然无意识的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代购,并没有意识到已经触犯国家法律的底线。

过去的4年,澳大利亚有很多留学生成为毒枭们的“毒骡”而不自知,打着招聘的旗号吸引留学生们的注意后,只花500澳元就可以获得一个留学生的地址,这样干净的身份背景被警察查到的几率很低,即使被查到,那么倒霉蛋只有留学生,毒枭们只是损失几包毒品而已,而且大量的招聘背后提供的运输生产力,让毒枭们对这样低成本的运输工具尤为钟爱。

除了把留学生当作“毒骡”之外,直接发展成为坚定的下家才会让生意“可持续发展”,在上海刑侦纪录片《大城无小事·城市真英雄2021》中就记录了一个留美女学生,在美国不但接受了美国的高质量教育,还沾染上了毒品,看到美国社会中很多地方对轻毒品合法化后,她选择了辍学回国干起了毒品销售的行当,甚至在微信和朋友聊天中透露自己“想让大家在阳光下吸大麻”的梦想,殊不知这种扭曲的梦想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背后付出的是多少缉毒警察的生命。

误入“毒”途与心甘情愿

如果说境内销售毒品渠道点对点的“毒骡”是绝佳的代工,那么对于即将抵达的“毒骡”们则是完美的跨地区运输工具。在机场一些看似面善的旅行者,大包小包的提了很多东西,希望留学生帮忙带运一些行李时,千万不要太好心,因为你需要付出的代价比他们给的小费高很多。

还记得2017年爱丁堡女生帮带行李运毒案吗?好心的爱丁堡大学艺术系学生Zixian Long从巴塞罗那回到英国,在进入到格拉斯哥机场的时候,被边防部队的官员拦住,原因是携带了10公斤的毒品。

听到这个消息后,很不可思议的她还天真地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旅行中帮了一个中国男子的忙而已,但谁知道她的这次举手之劳换来的是英国2年牢狱体验。

有偿带东西和托运其实在朋友圈还是挺常见的,诚然可以真的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但不法分子也是利用这些善意帮其完成不法行为,善意者最终是误入“毒”途,可是有一些运送者是心甘情愿吃这碗饭。

意大利普拉托的两位华人姑侄一直从事快递毒品的生意,虽然侄子还在读大学,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意。2020年当他们意图通过快递的方式将58.7公斤大麻直接邮寄到英国和荷兰的时候被警方锁定,有经验的警方选择跟踪不同的快递公司的方式获得证据,因为在对他们实施抓捕之前的一个月,当地警方就已经成功的逮捕了一个类似方式运送毒品的华人。

通过不同的快递公司,分别运送不同批次的大麻货品,是试图干扰警方的方式,但是最终这两位姑侄还是落网。

最后:

谈毒色变其实不仅仅鸦片战争之后的国人“后遗症”,纵观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被毒品问题困扰,都在积极的通过国际合作来试图减少和消灭毒品的危害。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曾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而毒品的利润往往是让人愿意舍弃生命去“品尝”的。

其实无论是误入“毒”途,还是心甘情愿的为“毒”付出,其实都是利益熏心,很多“毒骡”们其实在带毒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过一些怀疑,但是利益的诱惑还是战胜了警惕,可纵使有千百种理由,涉毒问题都应该是零容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