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张之洞:63岁生了个儿子乐开花,长大后儿子却成著名汉奸_自己的_张之洞_洋务

俗话说的好“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这话放在老来得子的晚清名臣张之洞的身上也同样适用,只可惜一代名臣张之洞从未想过在百年之后还会因为自己的儿子脸上蒙羞。

张之洞一生的功绩绝对担得起一句国之栋梁,他一生为官清廉,为了满清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能人,教导出来的儿子,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做了一个被人唾弃的卖国贼。

老来得子却不能言传身教

张之洞出生在官宦世家,从小读的是私塾五经,受的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教育,所以小小年纪就饱读诗书,27岁时高中探花,任翰林院编修,之后又在四川、湖北等地担任学政。

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的人开始洋务运动后,张之洞还在翰林院任职,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洋务的重要性。直到他在地方任职后,他这才逐渐意识到洋务的重要性。

他被任命山西任巡抚之后,用铁血手腕查办当了时山西的贪污案件,山西官吏中乌烟瘴气的风气被整顿,鸦片被肃清,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不仅整改吏治,还在山西设立洋务局,广招各类洋务人才,开办各种洋务事务。

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之洞被任命两广总督,亲自指挥军队,还击法军。尽管他一心想要抵御外敌,可中法实力悬殊导致了战争失败,这场战争让他明白了先进武器的重要性。

展开全文

在这之后张之洞大兴洋业,在1890年创办汉阳铁厂,之后又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正是因为他的支持,让中国的钢铁工业快速发展。

当时的满清政权大厦将倾,正是因为有张之洞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官员才又短暂的焕发了生机。

张之洞为官是朝廷精明强干的中流砥柱,可对于子女的教育,他着实说不上成功,甚至还有一些失败。

63岁时,张之洞喜获麟儿,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就是上天对他的奖赏,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给他起名叫张仁蠡,将他养在身边,亲自给他启蒙。

张仁蠡也不负父亲的厚望,天资聪慧,伶俐好学,张之洞对他是越看越满意,甚至有心让他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成为大清新一代的栋梁之材。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张仁蠡九岁时,张之洞离世,他还没来得及对小儿子言传身教,还没有为他铺好人生的道路,却就此撒手人寰,年仅九岁的张仁蠡被哥哥们养大。

投靠哥哥成为汉奸

张之洞的长子张仁权、九子张仁侃在他去世时虽然已经在朝廷中任职了,但官职并不大,显赫一时的张家一时间后继无力,家道中落,张仁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父亲是满清重臣,可他却没有享受到太多父亲的红利,没有父亲为他在官场铺路,也没有父亲送他出国深造。

虽然哥哥们在物质上不遗余力的供养他,可他始终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他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张仁蠡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之后又调去永清县担任县长。

可恰逢时局动荡,张仁蠡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县长,可他更不清楚自己的安身之处在哪里。

就在这时,张仁乐找了过来。在张仁乐小的时候,张之洞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早早的接触西方的先进文化,将他送去了日本留学,本意上是为了让他学成后为国家做贡献,可张仁乐却被日本发达的经济所吸引,成为了一个对日本盲目崇拜的“汉奸”。

当张仁乐了解到张仁蠡的想法后,直接将他推荐给了日本人,让他负责当时自己被日本人控制的武汉。张仁蠡直觉自己受到了重用,将武汉当成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不得不说张仁蠡在担任武汉市长时确实做出了一些功绩,为武汉的市政建设做了一定的贡献,但这并不能抵消掉他的“亲日”行为。

为了让日本人看到他的诚心,他将武汉市的时间改成日本时间,还在武汉开办亲日学校,试图培养一批专门为日本服务的中国人,还严厉打压一切抗日势力。

他这样的行为引来了诸多人的谩骂,可他并不当一回事,因为日本人对他这样的行为是给予了高度赞扬的。

日本战败后判处死刑

就这样,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张仁蠡过的顺风顺水,可善恶到头终有报,1945年日军投降后,张仁蠡张仁乐两兄弟被民国政府抓捕。

张仁乐为自己买通了逃往日本的路,而张仁蠡被捕判处了死刑,不过他在狱中也不安生,用非法手段买通了戴笠,最终被改判无期,两年后申请“保外就医”离开了监狱。

原以为这件事会尘埃落定,可善恶到头终有报,法网恢恢,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犯。

1951年,镇反运动掀起严惩大汉奸卖国贼的浪潮,很多人见势不妙,隐姓埋名逃离了北平,张仁蠡却觉得自己之前已经受到过惩罚,不应该再被关押,所以依然留在了北京。

可他低估了人民政府的决心和效率,几天后他再次落网,当他站在法庭上的时候还试图用自己曾经的功绩来掩盖自己罪恶。可当一件件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也只能低头认罪。

同年,张仁蠡被押往刑场,接受了属于自己的审判,也为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张仁蠡最终走向自我灭亡的道路却与其父早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因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与他处在同时代的很多人,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维护国家的完整与尊严。

有国才有家,我们作为国家中的一份子,是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利益,“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背叛国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