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未欠费被停机,在网上办理遭拒,丧父男子身穿孝服大闹营业厅_通讯_运营商_手机

引言

“停机”是指手机服务被运营商暂停,而“停机”后的手机用户是无法通过手机进行通话联络、收发短信和上网冲浪的。

一位从事过手机运行工作的网友董先生说:“一般情况下,手机用户出现停机现象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手机用户本人通过办理挂失、停机保号等行为,主动向手机通讯运营商申请了暂停手机服务;第二种情况是:在手机用户的账户余额为零或通讯运营商给予的信用额度已经消费完时,手机通讯运营商将用户的手机实行了服务暂停。”

这位从事过手机运行工作的网友董先生接着说:“除了说过的两种情况外,手机通讯运营商并不会擅自对用户的手机实行服务暂停。不过,也许会有特殊情况,具体是什么特殊情况,是不容易说清楚的。”

其实,这位从事过手机运行工作的网友董先生的说法可能是有道理的。这不,安徽蚌埠男子邢某(化姓)的手机就在未欠费的情况下遇到了讯运营商认为的特殊情况,居然被通讯运营商擅自实行了服务暂停呢!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事件

2023年4月8日,某报自有网络平台的新闻频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

4月6日,安徽蚌埠男子邢某的手机在未欠费的情况下竟然被通讯运营商莫名其妙地实行了服务暂停。

4月5日,邢某的父亲去世了,邢某定于在4月7日时将父亲安葬。

按照农村的习俗,在4月6日当天,邢某需要向各位亲友报丧。在过去,人们的报丧方式属于“人工送信”,但随着手机的普及,当今的人们在报丧时会采用“手机送信”,也就是说,孝子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亲友报丧。

展开全文

不过,当邢某准备打电话给亲友报丧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打不出电话了。通过对手机话费余额的查询得知,邢某的手机账户上还有100多元钱呢!据此能够证明:邢某的手机并未欠费。按照道理来说,手机通讯运营商是不应该停止为邢某提供通讯服务的。然而,手机通讯运营商竟然暂停了为邢某提供通讯服务,着实令邢某又恼火又不解。

好在邢某并不落伍,他知道如何在网上办理手机通讯业务,于是,他便赶紧上网咨询通讯运营商为何擅自停掉了对他的通讯服务。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通讯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人员告诉他称,他的手机曾经在4月6日早上接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电话,通讯运营商怀疑这个来自境外的电话属于诈骗电话,要求邢某必须签订一份防范电诈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才能恢复其通讯服务。

邢某告诉通讯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人员:自己的确在4月6日早上接到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电话,但他是在没有看清楚号码的情况下接听的,不过,在他接听之后便知道是电诈电话,于是,便果断地挂掉了。如果需要签订一份防范电诈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自己可以通过网络签订。

但令邢某没有想到的是:通讯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人员直接告诉他称,网络上无法签订防范电诈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要想恢复手机通讯,他本人必须到当地的营业厅里签订防范电诈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在签订过这种“告知书”之后,他的手机通讯才能够恢复。

对于通讯运营商网络服务人员的说法,邢某自然感到非常不满,但不满归不满,邢某还有什么办法呢?于是,身穿孝服的他便立马来到了当地的一家通讯运营商的营业厅。

网传的一段视频显示:邢某来到营业厅之后,先是大声嚷道:“你们的经理呢?你们的经理在哪里?我的手机又没欠费,就因为我接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电话你们竟然停止为我提供通讯服务?你们凭什么?现在,我急着用手机呢!让你们的经理立马给我开通服务!”

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见邢某的情绪非常激动,先是好言相劝,等邢某的情绪稍稍稳定之后说:“由于你接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电话,我们需要让您当面签订一份防范电诈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签订这份‘告知书’的目的旨在告诉您,你要是被电诈欺骗了,责任全部在于你,跟我们通讯公司没有半点关系。”

邢某听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这么一说,便立即怒怼道:“你们怎么不屏蔽来自境外的电话呢?境外的电话是怎么打给我的?你们竟然将自己的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你们觉得合适吗?”

一位在场的网友称,也许是因为邢某急着回家办丧事,所以在他怒怼过营业厅的工作人员之后,他还是在所谓的“告知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了。

当众多网友知悉这一事件后,网友们便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声音

网友情何以堪:尽管通讯运营商的用意是好的,但是,他们的工作并未做到位。按照相关规定,他们可以预先征求一下用户的意见,当用户主动提出不需要接听来自境外的电话后,他们应当采用技术手段将来自境外的电话完全屏蔽掉。但这家通讯运营商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应该说这家通讯运营商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一家电信运营商。

网友叽叽歪歪:即便是邢某不慎接听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电话,但作为一家企业来说,通讯运营商也是没有任何权利暂停为邢某提供通讯服务的。他们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他们能够拿出来吗?如果拿不出来,他们就是在滥用自己的权力。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老胡观点

从2022年12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一部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部法律的实施,旨在保护人民群众免受网络诈骗的危害。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能够将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转嫁给用户,如果电信业务经营者擅自将他们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转嫁给了用户,用户是可以拒绝的。

老胡觉得,通过这件事情足以能够说明:有些电信业务经营者还需要认真学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切实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要一味地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签订协议的方法刻意转嫁给电信用户,否则,就有些不道德了。

大家以为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