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态,和谐中国_心理_中国_和谐

健康心态,和谐中国

当频发的地震无情震碎人们的家园与希望,当“金钱焦虑”成为当代观众的心理常态,当加拿大女作家的一句"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扣人心门,我们应该深深知道,在当代中国,公众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运行常态下一股不可忽视的暗涌。它不仅关乎着公民个体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的实现,更关乎着和谐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如何培育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成为了关乎国家和每一个个体的重要议题。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完善配套制度和建立专门的心理疏导机制是促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举措。面对遭受自然灾害而对人生失去信心的普通民众。一方面,政府应当探索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型的,由家庭学校医院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心理调适体制,以加强对个体心理疾病的发生与恶化的监测与控制。另外一方面,政府还应当设立免费心理急救热线,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心理疾病应对机制,以实现对心理疾病的有效治疗与预防。从而帮助其重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好好生活的勇气。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引导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手段。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许多先贤的事迹,给现代社会留下了许多可供学习的宝贵教材。司马迁忍辱十八载终著《史记》,苏轼仕途坎坷却心志不改,曹雪芹十年寒窗终成千古红楼。因此,我们应当将这些典型事例编撰进教材,注入对学生的教育之中,引导其从青年时代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近朱者赤。积极阳光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公众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心理健康知识等,或者组织拖动心理健康进社区,下乡村等活动,并致力于培养相关的心理疏导志愿者,为民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在全社会形成阳关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个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会是一帆风顺,人生道路上的磨练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和谐中国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和谐中国,只有勇于面对社会心态失衡的现状,积极疏导民众的心理问题,改善民众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实现早日建成和谐中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