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些核酸采样亭,“变身”了!_核酸_社区_居民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

大街小巷的核酸采样亭

一下子空了下来

闲置的核酸亭该何去何从?

如何实现有效再利用?

据了解

目前本市不少核酸采样亭

已经完成“变身”

老乡之家、志愿服务岗、便民服务点

日前,记者在军粮城街道裕岭嘉园社区看到,小区广场上的一间核酸采样亭已经贴上了“老乡之家”的标识。

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路樑告诉记者,裕岭嘉园社区90%的居民是外来流动人员。为了让这些在外务工的居民感受到家乡般的温暖,社区利用核酸采样亭打造“老乡之家”,定期组织来自不同省份的居民举办“老乡之家”联谊会,增添大家的融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离开裕岭嘉园社区,记者来到军宏园社区。社区广场上的三间核酸采样亭被分别改造成社区志愿服务岗、新时代文明实践角和便民维修服务点。

“把闲置的核酸采样亭进行升级改造再利用,一方面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能让居民们互动起来,促进社区和谐。”军宏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贤升告诉记者,社区利用改造后的社区志愿服务岗、新时代文明实践角和便民维修服务点,定期开展义务理发、便民维修、理论宣讲、读书分享等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这个爱心驿站,能修车能充电有药箱

展开全文

天穆镇北寺社区的核酸采样亭“再就业”,成为社区的爱心驿站。5平方米的小屋,却能提供20多项便民服务。

走进这个只有5平方米的爱心驿站,别看地方不大,屋内布置却格外用心,功能也十分丰富,空调、电扇、WIFI一应俱全,货架上摆着各种维修工具、急救药箱,甚至连针线包都有,角落里有爱心雨伞可供居民借用,还有为快递小哥专门设立的“红色加油站”区域,快递员可以在这里喝水、充电、休息。粗略一数,这里有大大小小20多项服务功能。

驿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穆瑞娟修自行车,提起这个爱心驿站,穆瑞娟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增多,修车摊很难找了。

爱心驿站的工作人员许宗哲是社区里的退役军人,他说:“我们现在3名退役军人轮流在这里值班,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记者到访的这一个多小时里,爱心驿站接待了好几位居民,有两位居民推着自行车来修车,1位保洁工人来倒水喝,还有1位快递小哥不小心手蹭破了皮来要创可贴……

惠民服务亭、漂流书屋

前些天,滨海新区胡家园街滨尚花园小区的居民们发现,小区广场上的三座核酸采样亭已经悄然“变身”,不仅贴上了“惠民服务亭”的标识,还画上了各种可爱的图案。

每周三,这些核酸亭都会变身“义诊检测亭”,由附近塘沽中心庄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免费给社区居民提供测量血压、中医脉诊、口腔检查等服务。

塘沽中心庄卫生院院长梁益尘说,相比在医院里等患者,在社区里的核酸亭开展义诊活动,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小区居民的健康状态和就诊需求,有助于老年慢病和流行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这个社区的外地居民较多,对天津的异地就医医保政策了解不全面,去医院咨询不方便,对慢性病尤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也不够。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已经向街道提出申请,定期派医护人员到社区核酸亭进行义诊,同时给居民介绍最新医保政策,指导居民用好药。”梁益尘说。

除了开展义诊,滨尚花园的核酸亭还承载了其他多项公益服务功能,其中包括“便民理发屋”和“心理健康咨询室”。与此同时,远洋滨尚社区还借此打造了“便民微市集”,在核酸采样亭周边设置了多个摊位,由新滨海义工协会免费提供电器维修、磨剪子磨刀等便民服务。

滨尚花园旁边的胡家园街远洋滨瑞社区,原来的6座核酸采样亭,有两座已经被改造成了“漂流书屋”和“普法小屋”。其中,“漂流书屋”面积不到4平方米,高峰时段可以容纳5-6人同时阅读。

天津日报综合文明天津、微北辰、天津广播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