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易嫁:新娘嫌新郎出身低,哭着不肯嫁,新娘的妹妹就替她出嫁_大族_女儿_小女儿

隋唐时代是最讲究人的出身的,看人出身不是看一代,而是上看七代。一代当官是暴发户,七代当官才是贵族。

所以那时社会很注重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非常显赫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最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在唐朝,娶到五姓女,比娶上公主还荣光,那时流传这样一句话:“五姓丑女不愁嫁,皇家美女却愁嫁”。

展开全文

冀州长史吉哲也想为儿子吉顼娶个五姓女,于是就向南宫县丞崔敬家求婚,想让自己的儿子吉顼娶崔敬的长女为妻。

长史的官比县丞的官大,县丞只是县令的辅助官,连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按理说,崔敬应该欣喜,因为可以和长官攀上亲家了。

可是崔敬极度不愿意,这是因为什么?因为崔敬姓崔,他是博陵崔氏。而吉哲是庶族。当时的社会看来,博陵崔氏家的人官再小也是尊贵,庶族的人官再大也是低贱。

崔敬一开始就断然拒绝这门婚事,可吉哲是崔敬的上司,他一定逼迫崔敬答应这门婚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崔敬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

可是到了结婚的那一天,新郎吉顼欢天喜地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来到崔家门口,准备抱得美人归,洞房花烛。

可是崔敬的大女儿不肯上花轿,痛哭流泣,她认为自己是低嫁了,要跳火坑了。崔敬的夫人更是难过,抱着大女儿痛哭不止,好像大女儿要去蛮夷部落和亲一样。

新郎在外面焦急地等,新娘却不肯上花轿,崔敬也急得满头大汗。这可怎么办?这场面如何收拾?大女儿不肯嫁,婚礼无法举办,得罪了上司怎么办?

这时有人解围了,她就是崔敬的小女儿。崔敬的小女儿从容不迫地对家人说:“父亲有急难,当女儿的理所应当舍命相救,就算是当奴婢也应该在所不辞,还在乎什么门第?既然姐姐若愿意嫁给吉家,那就让我来嫁吧!

崔敬一听大喜,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崔敬的小女儿穿上漂亮的嫁衣,盖上红盖头,就替姐姐出嫁,成为了吉顼的新娘。

这就是真人版的姐妹易嫁。吉顼只想娶个五姓女,新娘是姐姐是妹妹,他倒是不在乎,所以也没退货,欣喜笑纳了。崔敬的小女儿嫁到吉家倒是很贤惠,被人称赞。

吉顼这个人倒是很有才华,为人又极为精明狠毒,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他以后中了进士,曾任明堂尉,曾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提拔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

后来吉顼极力拥护李显兄弟,曾大力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吉顼拜相,担任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后来因得罪武氏兄弟被贬官。

而崔敬的小女儿也跟着吉顼荣华富贵,当上宰相夫人。但吉顼官当得再大,也被当时的世族看不起。

姐妹易嫁是当时的佳话,就发现在博陵崔氏女身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