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男士的整容大计_整容_手术_医生

刘佳增开始着手塑造自己的身体,是从眼睛部位开始的。他耗时两个半钟头,做了“眼综合”整形美容手术,项目包括开内眼角、提肌、祛皮祛脂、割双眼皮、眶隔释放、眼睑下至。

这一年他28岁。

在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他又做了硅胶下巴、额头填充、取颊脂垫、苹果肌吸脂、下颌线吸脂、腰腹吸脂等整形美容手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看。

◎ 2020年5月, 刚做完“眼综合”整形美容手术的刘佳增。

对于一位在7岁半遭遇严重车祸导致相貌大变的年轻男性而言,整形美容,可能是抹掉童年遗恨的重要手段。是因为创伤而整形还是因为爱美而整容?这不重要,两者交结在一起已密不可分。刘佳增丝毫不介意外界怎么看待自己,自己觉得舒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他的整容大计还剩最后一步。

01

展开全文

创伤

2020年5月,刘佳增立下最大决心,一定要“开整”了:从上到下改变自己。受疫情影响,他接到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他跟朋友合伙开的音乐室生意惨淡。

按他的话来说,当时自己正处于事业低谷,身体欠佳,而体重达100公斤,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又老又丑,自卑又颓废到了极限”。

◎ 以前的刘佳增,身高180cm,体重100公斤。

“开整”的念头,其实在刘家增心里已经盘旋了好几年。7岁半的时候,刘家增放学后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尾架上,慢悠悠地在路边往家的方向移动。一辆横冲过来的面包车撞上了他们,刘佳增记得当时自己被撞飞了四十多米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躺在医院里。

在医院里刘佳增昏迷了三次,但他命大,最后还是抢救了过来。他的后脑勺深深地凹下去了一块,遭受过这次重伤,一个原来长得漂亮好看的孩子,开始了“不规则”的成长之路。

车祸造成的严重脑外伤后遗症,像不断吹来的狂风一样,将刘佳增整个人都扭歪了。“脑外伤后遗症其中包括脑萎缩,再加上体质变弱,导致了严重的鼻炎,长期张嘴呼吸,导致我下巴很短,下颚后缩严重。”刘佳增很讨厌自己这种面貌,“眼睛也无神,无论身体胖瘦都睁不大。”

◎ 此前刘佳增觉得跟同龄人一起拍照,自己很显老。

他父亲后来经常痛心疾首地说:“当年多么好看的孩子啊,长成了这样。”刘佳增这样描述自己:内双肿眼泡、眯眯眼,下巴短又后缩,脸上不该有肉地方肉多,额头又干瘪,鼻基底凹陷,肚又大……

如同洁白的墙壁上汇聚着许多飞蚁,不但刺眼,还咬得刘佳增心里痛苦不堪。

在19岁到24岁期间,身处山东泰安的刘佳增每年都要花一个月时间去北京,治疗脑创伤后遗症。在北京的医院,他查出了自己存在脑萎缩的病因,并做了开颅手术,花了五年时间治疗去改善症状。漫长的用药过程,让他毫不意外地越长越胖。

刘佳增说,自己因为外貌而自卑了很多年。终于,脑外伤后遗症治疗进行得差不多了,刘佳增开始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工作。在有了一定的资本后,他开始考虑整容的事。

整容,是不是有史以来人类对自身最大的化妆术?实际上,人类最早的整形术是为了再造缺损的器官,比如说古埃及的皮肤移植、面部损伤修复等,古印度医生帮助遭受割鼻酷刑的人重新获得“鼻子”。

◎ 古印度鼻再造示意图。/ 网络图片

直到1838年,德国医师塞斯在一本书中首次启用了“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这个词,将其定义为“专注于修复、重建人体缺失部分的手术”。后来整形外科逐渐发展成两个分支,一个是将残缺的身体部分变成正常的外观,这是整形再造;另一个方向则是按照大众的审美标准,利用手术剔除、改变人体上个人觉得难看的部分,这是整形美容,再加上非手术的美容范畴,就可以统称为医疗美容。

依照刘佳增的初衷,他是为了改善因创伤而发生变化的身体形象;他所做的,是整形美容手术。

莎士比亚曾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上帝给了你一张脸,你却自己造就了另一张。而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4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12亿元)。无论是莎翁还是上帝,都低估了现代人追求美丽、为美丽付出代价的决心。

02

“动工”

为了踏上“开整”的第一步,刘佳增很谨慎,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网上充斥着整容失败案例的新闻报道,在反复研判下,他也寻找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他跃跃欲试,甚至还挂了号,专门飞到了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到整形医院与医生面谈。

令他觉得遗憾的是,没谈拢。刘佳增认为自己是个音乐工作者,是具有一定审美标准的,但面谈后,他觉得医生的理念、价值观等与自己有所出入。他觉得,要不要做整容手术,需要看医生是否面善、是否耐心、是否细心……

在刘佳增眼中,完美男性的标准是泰国明星杰西达邦:“一切比例刚刚好。无论是身材、体型还是面部轮廓比例、五官,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但他不会拿着这一张明星照片就去医院找医生说“我要整成这样”,“整容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

◎ 杰西达邦(TIK)是泰国明星,被许多媒体称为“泰国首席男演员”。/ 网络截图

直到2020年5月,心情低落的刘佳增碰到了一位女性朋友,她告诉刘佳增,自己的双眼“整过了”,康复得也很快。刘佳增一看,觉得还挺漂亮的,于是朋友向他推荐了一家省内的整形医院。

刘佳增特地去了一趟医院。他发现医生精准地指出了后遗症造成他样貌上的缺陷,他跟医生在想法、理念、审美各方面都比较切合。

这时刘家增终于觉得:可以“开始动工”了。

03

计划

与医生面议后的第六天,刘佳增记得那是5月8日下午,他由一位朋友陪着前去医院,开启了自己的整容之路。听了5分钟医生介绍方案后,刘佳增就答应了上手术台。

第一次整容让刘佳增觉得很满意:“身边的朋友也都说好看,很自然,看不出来像做的。”

◎“眼综合”手术十几天后的刘佳增。

这燃起了他的雄心。在“眼综合”手术之后,刘佳增又先后做了硅胶下巴、额头填充、取颊脂垫、苹果肌吸脂、下颌线吸脂、腰腹吸脂等手术。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看,刘佳增豁出去了:他不怕动刀,不怕痛。他的体质属于代谢比较快那种,手术过程中麻药效用很快消失,医生不断地给他上麻药。

◎ 进行腰腹吸脂术的前后对比。

容貌上的变化,让刘佳增找回了不少资本,他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自信心大大增加了,与外人交流、谈事的成功率大为提高。他说自己出外演出的机会多了起来,他接到的活多了,变得越来越活跃。

身体进行人工改变,自己 是否要深入审视一番?刘佳增从不对这样的问题较劲,既然一个人穿衣、戴帽、造发型等等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看一些,那么整容也不在话下。在刘佳增看来, 整容手术当中的危险系数,与自己是否做出慎重研究和选择密切相关,他有信心避开这些雷坑:“网上这么多失败案例,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点:起于贪心,毁于无知。不想花钱还想要做成天仙而选择小作坊的,可能有好效果吗?”

◎ 下颌线吸脂术后。

刘佳增的父亲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刘佳增对医学常识多少有些认知。为了免除自己陷入整形失败的困局里,刘佳增舍得花钱:两年下来,他在整容上已经花了11万多。

刘佳增从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举动有什么评价,他说,如果真的想去整容,那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最重要一点,他说:“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

◎ 现在的刘佳增。

当然,多年来人们对于“整容”的眼光,其实已经宽容了不少。20世纪90年代后,整容手术开始在中国内地慢慢流行起来。在2003年,一位叫郝璐璐的女生曾做了全身一系列整容手术,其中包括双眼皮、鼻形改良、提臀、腹部和大腿抽脂等等。当时舆论对“整容”的态度显而易见,很多时会将整容视为与“自然美”“心灵美”对立的洪水猛兽。诸多媒体将郝璐璐称为“中国第一位人造美女”,可见其中的鄙夷色彩。

时至今日,整形美容医院已在中国内地多处开花。《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1)》指,中国是全球医疗美容市场第三大国家,占有率为10%,在中国庞大的医美人群中,约有10%为男性。刘佳增,只不过是这10%芸芸众生中的一位。

在找到自己信任的整容医生后,在经过一系列自己觉得满意的整容手术后,刘佳增还会做“颧骨内推”手术。这是他向自己身体动刀的最后一步,完成手术后,他的脸型将显得更加瘦削。

在对“美丽”的定义上,他终于要扣上心里最后一块拼图。

编辑|廖颖瑶

插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封面图片|站酷海洛PLUS

RECOMMEND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