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无忘钟麟_西江_繁殖_鱼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鱼无忘 钟麟 西江 繁殖 鱼苗

钟麟(1915.10-1996.3),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鱼类养殖专家,被誉为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

□苏晨

节日养老院登记加菜,我们老两口登记了一款“红烧鱼块”。多年来鱼市场上供应充足,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一时想到应该是吃鱼无忘钟麟。

我国早在公元前1100多年就开始了池塘养鱼。相传公元前460年左右我国第一部淡水养鱼著作《陶朱公养鱼经》问世,总结了当时池塘养鱼方法。至于在池塘里混养鲩、青、鲢、鳙“四大家鱼”,从公元618年以后的唐朝开始。不过也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想尽办法,也始终没有解决可以在池塘里取得鲩、青、鲢、鳙鱼苗的难题。以至千百年来一直只能是从长江中游、珠江水系的西江中游,捞取它们的天然鱼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淡水养殖业空前发达,可惜发展的瓶颈还是鱼苗供应严重不足。广东,特别是水网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历来淡水养殖业更加兴旺。从1953年开始,鱼苗供应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组织人力远到外省去购运,在行进间要专人频繁地搅动装鱼苗的木桶,增加水中的含氧,增加鱼苗的存活率。可是娇弱的小鱼苗依然死亡率很高,使得成本可怕地升高。而且即便远购人员甘心忍受这些远运之苦,也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当时的广东省水产厅水产实验所研究人员钟麟,暗暗开始了人工繁殖家鱼的研究实验。

钟麟翻阅可能找得到的几乎是一切国内外研究家鱼人工繁殖的文献资料,找不到一项可供参考的实际记录。有的外国研究者曾经借助催情的方法从鲩鱼身上挤出过—点儿卵子,但是也不能使这些卵子受精。

广东省水产厅的领导支持钟麟的“家鱼人工繁殖研究”,列为厅的一项科学研究课题下达给水产实验所,下达给钟麟。这样一来研究资金研究条件,更有保证。当时我是《光明日报》记者,和钟麟畅谈,他说横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道关口是要首先能在池塘里养出成熟的亲鱼;也就是发育成熟的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

为此钟麟选择广州西村鹅掌滩一块四面环涌的好地形,筑了一座池塘,在池塘中养了—些鲢鱼和鳙鱼。池塘里的水与河涌里的水相通,水里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因素也使之与江河相似。在这样的条件下把池塘里的鱼养到1955年夏天,捞起来把雄鱼的精子挤出来放在显微镜下检查,精子的活动很正常。检查雌鱼的卵子,发育也很不错。这个结果使钟麟和他的助手们很高兴。虽然这些鱼还不能自行排卵!但是事实表明:把鲢鱼、鳙鱼养在池塘里,只要认真注意保证它们需要的生态条件、营养条件,它们完全能够长成发育成熟的亲鱼。

展开全文

1956年夏天,钟麟带着李有广等年轻助手,开始闯第二道关口:先是进行生态方法试验。把一些发育成熟的亲鱼转移到肇庆著名风景点的星湖里。星湖通西江有一条排洪渠,当星湖水涨西江水位低,星湖的水流向西江。这时候排洪渠里水位暴涨,流量大、流速快,同鲢鱼、鳙鱼在河中排卵的生态条件极为相似,他们打算在这种情况促使它们排卵。

可惜钟麟他们在星湖等了一个月,西江的水位也没下落。倒是下过两场雨,在他们围养亲鱼的小环境中造成了两次比较复杂的水文条件。雨后把鱼捞起来进行检查,发现有一条白鲢的体重、腹围都有显著变化,一部分卵巢还裸露在腹外没缩回去。这表明这条白鲢已经排卵,可是找来找去没有把卵找到,没拿到实证,这不行。

他们把亲鱼运回广州西村鹅掌滩前边说到那个池塘,用给亲鱼注射鲤脑下垂体和孕妇尿的方法,再进行另一种生理方法试验。一连试了几次,始终不见效。研究遇到了卡壳。

钟麟在新的困境中感觉到,老是这样陷在书本上的方法里,只管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去试验,恐怕再搞几年也走不出新的路子。1957年,钟麟和李有广是在西江水系广西境内的几个天然产卵场度过。西江是珠江最大的支流,我走过西江的肇庆—封开—梧州段,浩浩大江几乎不下于长江!他们两个人随身背着装有仪器的工作箱,驾着租来的一条小船,从三江口产卵场起程,一路逆水上行,调查访问,不时登船拜访途中相遇的老渔民,虚心向老渔民请教。除此之外他们还把各个产卵场的环境条件,如水深、底质、水的透明度、流速……等等,都亲自测量、记录下来。

柳江、红水河、黔江汇合处的三江口,是鱼在西江水系的主要天然产卵场,钟麟和李有广特别在这儿多逗留了一些日子。这天,他们登上江中的一条小渔船,向船上一位老渔民请教。这位老渔民注意到他们几天来都是在江上的一些渔船进进出出,明白他们是心诚意笃,把渔民当朋友待,也就打开话匣子对他们谈了他几十年打鱼江上的所见所闻。

这位渔民阿伯的见识惊人,使钟麟和李有广十分敬佩!如直到当时为止,还从来没有文献资料记述到鳙鱼的产卵动态。这位老阿伯为他们作了详细的描述,那是:“雌鱼在前,奋力逆流而上,接受激流的刺激。当刺激达到最高峰,它会猛地肚皮朝天翻转身来,排出远看像一股牛奶似的卵子。雄鱼紧追其后授精……”谈到别的,也使钟麟他们领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新学问。

这让钟麟深深体会到,鱼儿的产卵,是一个反射过程,今后的研究,应该特别加重在生态条件的研究。可是自然条件是那样的复杂,人工怎么可能完全模仿得来?于是,他们想到了应该把生态方法和生理方法结合起来,开辟一条“生理生态方法”新路子。

贵平产卵场,也是鱼在西江水系的天然产卵场之一。钟麟和李有广驾着小船来到贵平,他们进而知道,早年西方水产科学家,把从江河里捕捉到的亲鱼,拿去进行人工繁殖科学研究,并引以为“新成果”报道出来的“成就”,其实这儿渔民们是早就用从浔江里捕捉到的亲鱼,采卵、取精、授精、孵化……等等,积累有成套的经验。

钟麟他们江上寻访、岸上寻访,渔民们为他们的至诚,也都热情相待,无保留地向他们介绍经验。钟麟他们又记、又画,拼命往脑袋里“装”,重点学习了人工授精的操作技术。

钟麟和李有广还驾着他们的小船,又到贵县、南宁、百色等鱼的天然产卵场,调查访问过多处后,回到广州。1958年夏天,开始在西村鹅掌滩的池塘里,进行新的“生理生态方法”试验研究。

他们“双管齐下”,一面进一步改革产卵池的生态条件,一面给亲鱼注射鲤脑下垂体,创造亲鱼产卵的机会。可是一次试验,不行。再次试验,还是不行。这时候年轻的助手们有点儿泄气,钟麟的心里也有些发烦。而大战当前最怕军心动摇,难道就这样罢手?

不能。厅里、所里的领导鼓励他们:“放宽心继续往前走,攀登科学高峰没有平坦的路可走。”他们相互鼓劲,重新振作起来投入新的试验。他们又加倍精细地试验几次,雌鱼终于产卵,不过,这些卵子还是不受精。

研究面临了第三道关口:授精孵化。他们研究了可能影响到卵子不受精的各项因素:是技术上有问题,操作不熟练,掌握发情不准?还是卵子质量有问题,成熟度不好?或者精子质量有问题?他们把种种可能都充分估计,选了两尾体大健壮的雌鱼,选的雄鱼也体大健壮,为新的试验制订了极其严格的操作规程。

这一天是1958年的6月3日。试验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谨慎地进行着。亲鱼在一定的生态和生理条件作用下,在预定时间开始发情。接着,及时采了卵,授了精。把授精后的卵,装进孵化箱里。钟麟站在涌边镇静地守候着,每隔10分钟检查一次孵化箱里的卵。

卵子的分裂在不断地进行……已经完成了“原肠期”,这是说,卵,确实已经受精……

钟麟在涌边来回走动着,等下去……次日凌晨,忽然,胚胎动起来,小生命开始了!在胚胎膜内不停地扭动着……3时30分许,第一批真正人工繁殖的小鲢鱼、小鳙鱼,终于诞生!1958年6月4日,是在中国养鱼史、世界养鱼史上都值得记下的日子!

这时候的钟麟,顿感疲乏已极。但是他不顾自己多么疲乏,还是马上召开了一个小会,检查成功中还有什么不足……当天,他们向厅、所领导作了汇报。中共广东省水产厅党组书记代表党组到鹅掌滩现场去向他们祝贺,希望他们把研究成果尽快推广出去。也就在当天,钟麟日以继夜,写出《鲢、鳙人工繁殖规程》讲义……

消息传出,各专区、各县闻讯第一批就赶来200多人,要求尽快得到传授。训练班办起来,就在鹅掌滩现场开课,现场看试验,现场试身手。训练班结业,经过训练的人回到各专区,各县。人工繁殖鲢、鳙鱼苗在顺德、南海、中山、东莞几个县首先取得成功,又层层向下推广。别的县也次第跟上先行各县。这时候的钟麟,是领着助手们先后到东莞、阳江、顺德、兴宁等县,深入渔村,对推广到渔村以后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1959年,鲢、鳙的人工繁殖,不只在广东全省得到推广,还在其他省相继取得成功……

1960年4月,钟麟他们又和其他几个单位先后取得鲩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并且当年在广东全省推广……1963年,全国有19个省、市推广鲢、鳙等家鱼的人工繁殖,生产鲢、鳙等家鱼苗12亿尾。其他地区紧追不舍。在广东,发展淡水养殖业需要的鲩、青、鲢、鳙“四大家鱼”苗已经自给有余,还有能力支援外省。

广东的广大渔村,渔民已能熟练掌握人工繁殖技术,成效可以达到:亲鱼成熟率,80%至100%;产卵率,70%至90%;孵化率,40%至80%。兴宁鱼苗厂更是平均一尾鲩鱼亲鱼,便能孵化出45尾鱼苗!

从1962年开始,钟麟转入从科学上对家鱼人工繁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研究。他不时地像1957年那样深入到各地渔村,广大渔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常常使他吃惊不已,如广东特产鲮鱼的人工繁殖,就是中山南投鱼苗场创始。水中的敌害有千般诡计加害孵化中的鱼卵,渔民们就有万般智慧创造出一种“双重孵化箱”对付那些敌害……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经过广大渔民的生产实践,在不断地丰富、提高。

钟麟也注意加强同各省从事同一事业的科学技术人员的联系,集思广益。他从广大渔民在多年相关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数据中,引出科学规律,著作了《家鱼生物学和人工繁殖》一书。又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伍献文合作,写成著名的科学论文《鲩、青、鲢、鳙的人工繁殖在我国的进展和成就》。1964年在北京举行国际科学讨论会,钟麟应约在会上就后一论文向大会提出报告,受到与会各国科学家的赞扬……

我和钟麟做过长谈,1963年写过一篇《鱼塘里的革命》,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因为我知道这次“鱼塘里的革命”来之不易,所以我吃鱼的时候,总会有老友钟麟的身影淡淡而出。这一次又是,于是我打开电脑,简要写下这篇《吃鱼无忘钟麟》。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鱼,就不要忘记钟麟!

□苏晨,作家、出版家,生于1930年,现居广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