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祭祀,“以水为媒”寄哀思_祭祀_信笺_水溶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哀思 无烟 祭祀 祭祀 信笺 水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安旭东 实习记者 胡子傲

把给先人的悼言写入信笺,美好的祝愿“化作”纸船与千纸鹤,载满思念的小纸条和风铃一起被系挂在松树枝上……3月23日下午,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北侧广场,一场“亲情祭祀·水溶祭情”追思活动举行。人们用“水溶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

水溶祭祀是一场无烟的仪式,也是一份情感的寄托。记者在现场看到,写着悼言或祝福的信笺,有的被叠成纸船,有的被叠成千纸鹤,轻轻被投入水中。两三分钟后,这些寄托着哀思的信笺就溶解于水。水成为媒介,思念仿佛“穿越”时间和空间,让家属与逝者进行了一次“对话”。

“我在这边一切都好,您在那边也要好好保重。”“好想念您,何时能和您再见一面?”信笺上情感真挚的文字让人不禁红了眼眶。

老山骨灰堂主任茹意表示,水溶祭祀是近两年新兴的祭祀方式,信笺专门用水溶纸制作,纸浆由植物合成,上面的文字则是用食品级颜料书写,入水即溶,安全无污染。“比起焚烧冥币、烧香化烛、燃放鞭炮等传统祭奠方式,水溶祭祀更加生态、环保、文明。”茹意说。

展开全文

悠悠古琴声传吟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告慰。随着音乐响起,工作人员将折下的柳枝插进瓶子。“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在我国,“折柳”一词有“惜别怀远”之意,也寄托着远行人一路平安的美好愿望。在活动现场,一些工作人员还把纸条和风铃一同系挂在松树枝上。

一阵春风拂过,风铃声清脆入耳,人们的情思也逐渐被勾起......在场的一些市民回忆着自己与逝去亲属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姥姥五年前去世了,现在还总是会梦到她,这次选择‘水溶祭祀’的方式,也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思念。”市民胡先生说。

追思活动结束前,工作人员手持以蓝色为主色的纸鸢,寓意放飞希望和憧憬,带去对亲人的祝福和祈愿。

“水溶祭祀不仅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已故亲人的缅怀,还将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融入传统文化活动,应被弘扬和推广。”茹意表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