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子杨果 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贴心“小当家”_医疗队_队员_联络员

3月5日,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所管理的江汉方舱医院西区清舱,102名队员将在原地休整待命。至此,奋战一个月的队员“小姐姐”们终于有了八卦的时间,张罗着给队伍中最年轻的“小当家”介绍起对象来,这个小男生便是医疗队的联络员,来自贵州省二医药剂科的杨果。

年仅26岁的杨果应该算是我省派出的9支援鄂医疗队中最年轻的联络员了,别看他年纪轻轻,身上的担子可不轻。2月4日,他随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第三天便领命进驻江汉方舱医院,当时简陋的病区环境、紧缺的物资和大量等待救治的患者,对医疗队而言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时武汉的夜晚依然寒冷,若深夜换班的队员在更换防护服时遇到冷风,着凉感冒在疫情期间可非同小可。杨果急忙与队长刘辉及医疗队护士长杨帅君联系,多次联络指挥部和求助其他医疗队,终于为队员们搭建了换衣服的独立帐篷并配备了暖风机。在方舱防护用品不足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就算是凌晨两三点,他也会随时为队员们及时送达所需物品。“我不是摆渡人,我是联络员,有求必应,有应必达,加油!”这是杨果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作为队伍的联络员和后勤管家,最大的责任就是做好医疗队生活和工作的物资保障,让每一位队员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明天要降温了,小太阳烤起来”、“刚下班的老师赶紧洗个热水澡,吃点板蓝根和奥司他韦”……每天队员们都会收到杨果发来的各种问候提示。“我们是一股绳,一家人了,既然让我管,我就一定要照顾好大家。”杨果说。

展开全文

为了保障每位队员的身体健康,身为药师的他还在队伍驻地建起了“临时药房”,为队员建起健康档案,提供用药建议。每当有队员过生日时,虽然条件艰苦,他与领队刘辉、护士长杨帅君都尽可能张罗着庆祝一下,给身处异乡的彼此一个温暖。他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队里“小姐姐”们的疼爱,知道他喜欢吃羊肉粉,来自修文县人民医院的刘文还托人从家乡寄来速食羊肉粉悄悄放在他的房间门口。“那是我吃过最香最香的羊肉粉。”杨果笑道。随着江汉方舱医院西区清舱,历时一个多月的战斗算是暂告一个段落。队员们算是可以卸下负担休息,开始憧憬战胜疫情后最想去干什么。但此时的杨果却依旧忙碌,还需要继续整理队伍的物资清单、等候指挥部命令。“我们收到的指令是随时待命,但不知道什么时候队友们又要再次走上抗疫一线,我只希望能提前为大家做好万全的准备。”杨果说。

都市新闻记者罗欢

编辑高琴

校对章虹

编审钟俊怡石云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