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婧
在首都北京,对外贸易正不断提质升级。伴随创新举措的落地,进口高精尖仪器实现高效通关,消费者购物车增添国际范,京津冀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开年以来,北京外贸发展持续跑出“加速度”,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便利通关助力重点产业发展
3月13日,长鑫集电(北京)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进口的一票光刻胶,通过海关减免税快速审核系统成功完成申报,审核结果“秒出”。“开通了减免税快速审核资格后,我们全天24小时都能提交审核,即便遇到需要紧急进口的情况也不用担心了。”公司关务负责人宗志刚说,今年以来,已通过该模式申报免税货物近100票,办理税款减免360余万元。
时间就是生命。对科研团队来说,尤其如此。
3月10日,1台进口科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从首都机场口岸放行后,仅用1个半小时就完成属地查检工作,交付北京邮电大学。在一站式作业、集中监管、“7×24小时”预约查验等举措助力下,高精尖进口仪器正以最快速度投入科研、教学和生产。
截至3月15日,北京关区今年已验放进口科研设备49批次,货值约435万美元。北京海关将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推动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优化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模式等,助力重点产业提升外贸竞争力。
京津冀跨境贸易驶入一体化
在大兴机场综保区,满载进口商品的货车通过海关“智慧卡口”,从自动识别车牌、核对备案信息到抬杆放行,全程用时不到1分钟。“大兴机场综保区3号卡口位于河北廊坊境内,对我们开展京津冀业务提供了方便。”博越国际物流(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士利说。
大兴机场综保区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里集聚了生物医药、航空物流、跨境电商、高端消费等产业,形成华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封关运行一年多来,大兴机场综保区平均进口整体通关时间降至14.24小时,用时比全国平均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减少一半以上。目前,新加坡南洋投资跨境电商、上海医药华北国际供应链中心等6个项目已签约入驻。
在京津冀跨境货物贸易一体化监管下,200余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享受到三地名单互认、实验室检测结果互认等便利。2022年,京津冀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值达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4%。
新业态激发外贸新动能
近日,燕莎奥莱迎来跨境美妆体验店,在店内体验免税商品后,消费者可扫码下单,随后货品便从天竺综保区发出。
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跨境体验店正成为购买进口商品的新方式。而这得益于北京创新开展的“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政策创新推动贸易规模稳步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天竺综保区进出口货物达到194.4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进口186.5亿元,同比增长53%。
“我们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用实际行动承担起维护首都国门安全的重要责任。”北京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张格萍表示,北京海关将以“两区”建设作为助推首都高水平开放的主抓手,推进“再造国门”计划,提升航空“双枢纽”国际竞争力,助力天竺综保区在医药健康、文化保税等领域领跑做强,优化大兴机场综保区“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助推形成“两场四区”的开放平台大集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