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辽宁男子买下“白发奇石”,花了1.8万元,专家:发现新物种_奇石_石头_毛发

1987年10月,辽宁省本溪市。

“又长了2厘米,但手感变粗糙了。”田恩宏神神叨叨地嘀咕道。

“天天鼓捣你那破石头,也不看看家里什么情况。花那么多钱买,现在不照样打水漂!”妻子撇嘴道。

半年前,田恩宏斥巨资1.8万购买了一个长满“白发”的奇石,而当时夫妻二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仅仅70元。

田恩宏购买的奇石

石头通体呈乳白色,直径15厘米,高20厘米,不大不小,一只手恰好可以盘住。奇异的是,石头的顶部长满白色须状物,犹如老人的白发,柔顺又光滑。

石头长白发属实令人难理解,可这白发还能变长更令人难以置信,难道石头上附着了新生命物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白发的奇石

田恩宏,辽宁本溪本地人,是一位奇石收藏者。

1987年,田恩宏被派遣去山东崂山出差。此处风景秀丽,雄伟壮观,毗邻黄海,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

数万年的岁月洗礼给崂山留下了无数造型奇特、鬼斧神工的奇石。作为奇石爱好者,田恩宏跃跃欲试。

展开全文

一日,工作之余,田恩宏闲逛至一个路摊。摊主是位老者,地上铺着一块红布,上面摆满形态各异的奇珍异宝。

突然,一块长着白毛的石头瞬间吸引了田恩宏的注意。他饶有兴趣地问:“老人家,这是头发吗?是您粘上去的吧?”

“不是,它天生的。”老人故弄玄虚道。

田恩宏蹙了蹙眉,眼睛发亮,立即蹲下身子,伸手把玩起这个椭圆状的奇石。

仔细一看,这块奇石与普通鹅卵石并无二异,质地也很一般,怪就怪在其中一端平白生出的几千根白发。

粗略一看,长白发的那端神似一个老人家的后脑勺,不说十成像,也有七八成。

动手一摸,那白发异常柔顺光滑,竟比真发手感好。田恩宏越摸越上头,捧着石头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田恩宏见过不少奇石,可这颗“白发怪石”却是其中最独特罕见的。他将石头360度无死角转了好几圈,越瞅越喜欢。

定睛一看,这些白发根根分明,没有出现打结或分叉的情况。而每根白发的根部,都有一个小黑点,看起来就是原生原长,不像拿胶水粘上去的。

田恩宏连续把玩了几小时,两眼放光,一刻也不舍得离开。他连忙拉着摊主问:“老人家,这块石头多少钱肯卖?”

老人阅历丰富,擅长察言观色,一见田恩宏对石头如此感兴趣,当即露出势在必得的表情,摆出一个手势:“至少这个数。”

“四千?”

“不是,四万!”

“老……老人家,您没开玩笑吧?”田恩宏被价格震惊得都结巴了。

上个世纪80年代,4万元完全能在本溪市中心买上两套两居室。一块石头等于两套房,田恩宏顿时犹豫了。

想到家庭月收入不过百,田恩宏遗憾地摇了摇头,默默放下这块奇石,灰溜溜地走了。

1.8万买奇石

回去后,田恩宏满脑子都是那块奇石,为它日思夜想,魂牵梦萦,茶饭不思。

次日清晨,田恩宏买了一个高倍放大镜,再次来到摊位,想仔细验验石头的真伪。

田恩宏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捧着奇石,检查了每一根毛发,都没发现任何胶水的痕迹。很显然,这些白发的确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

“老人家,这石头哪来的?”田恩宏好奇地问。

“前段时间,我从海边捡的。”

“石头为啥会长头发呢?”

老人笑答:“大概是大自然的恩惠吧!”

田恩宏对奇石“一见钟情”,怎么瞅怎么顺眼,不肯放下。

“老人家,我是真喜欢,能便宜点卖吗?”

“你说个数。”

田恩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小两万,可以不?”

老人当即撇了撇嘴,连摆手道:“年轻人,我看你也是个识货的人,对半砍,咱可不兴哦。”

就这样,两人一来二去,抬价降价,磨了大半天,最终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了。

奇石到手的那一刻,田恩宏的激动之情难以言喻。可高兴没多久,他又犯愁了。

1.8万是田恩宏夫妇省吃俭用多年存下的所有积蓄,如今全部买了石头,如何跟妻子交代?

田恩宏怀着忐忑的心回到了家,刻意摆出一副喜从天降的表情,大呼道:“媳妇,我给你买了个宝贝回来,你快来看看!”

“买啥?你还能买啥好宝贝?”妻子嫌弃道。

打开一看,妻子的脸色骤变,惊讶道:“妈呀,这啥玩意儿!”

“石头!”

“花多少钱买的?”

田恩宏犹犹豫豫道:“几千块钱。”

“你是不是把咱家的钱都买这破玩意儿了?咱们收入有限,你每月38块3毛1分,我每月37块,都是死工资,哪有闲钱啊!”

田恩宏脸涨得通红,匆忙回避话题:“哎呀,买都买了,你就别再嘟囔了。”

事已至此,妻子虽然火大憋屈,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起初,妻子看那密密麻麻的白发,还觉得瘆得慌。时间一长,妻子也会和田恩宏一样,闲着无事摸一摸白发,竟也渐渐生出了喜爱之情。

然而,观察数日,夫妻俩愣是搞不明白,石头上的白发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

“你不是认识很多奇石收藏者吗,问问他们呗?”妻子提议道。

为了揭开生发石的奥秘,田恩宏夫妇先后拜访了多名收藏家,也去过不少展览,咨询过专家,依然没有任何收获。

与此同时,更匪夷所思的是,奇石上的毛发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变长了。

“我一开始摸白发的时候,就觉得它有弹性,比较柔软。可就过了半年,毛发就变硬了,摸起来有点粗糙。”田恩宏回忆道。

罕见的深海生物

“你有没有给石头浇水或施肥啊?”朋友开玩笑道。

“没有,我一直把它装在盒子里,环境没有变。”田恩宏笃定地回答道。

白发没有预兆、没有缘由地变长,令这块石头的身世显得格外扑朔迷离。难道这块看起来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的石头,还蕴藏着某股神秘力量吗?

为了探寻真相,田恩宏决定拔一根白发下来做实验。

他擦了一根火柴,点燃毛发。瞬间,一股白烟飘出,完全不是普通毛发烧焦的味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毛发竟是空心的,简直是奇中之奇。

当下,田恩宏愈加肯定,石头长出的东西并不是普通毛发。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2004年,为了揭开奇石的奥秘,田恩宏的儿媳闫娜将“白发奇石”送到了北京大学地质系,做进一步检验。

负责检验的专家名叫崔文元,是岩石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

“这个皮上一定有碳酸盐。”崔教授拿着手电筒,指着奇石的一块无毛发的地方,笃定地说。

为了检验碳酸盐的存在,崔教授在毛发生长边缘,滴了一滴稀盐酸。

果然,毛发边缘发生了反应,不断冒出小泡。因此,崔教授断定,毛发并非从石头里面生出,而是在碳酸盐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紧接着,专家们开始研究石头的内部构造。他们对发根处进行了一系列红外线光谱分析等微观检查。

检测后,崔教授排除了人工制造的可能。紧接着,专家们又检验了石头的成分,发现它与海洋中的白珊瑚的生长特性极为相似。

基于此,专家们认为,“白发奇石”很可能是一种海洋生物。

因此,地质专家又将这块来自深海的石头,移交到了专业的生物专家手中。

“直接将毛发判断为深海植物,有些过于草率了。我想切开看看,看里面有没有细胞结构,如果有,就是海洋植物了。”夏邦美教授说。

紧接着,专家团队将一根切片的毛发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整整放大400倍。

然而,切片的管壁上并未出现细胞结构,这就证明毛发并非海洋植物。

放大的图像中,有一个神秘的白圈。

夏教授猜测,白色怪圈可能是几丁质或是角质,即动物骨骼结构的组成部分。

从植物到动物,结论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翻转。

“是不是头盘虫?外形和结构都很像!”一名专家惊呼道。

头盘虫,生活在南极附近的海域,是一种高等无脊椎动物,亦是一种寄生生物,头部像一个圆盘,故因此而得名。

头盘虫是由无数个“管子”组成的,管子可以分泌虫体,继续附着在贝壳或石头的基质上。

由于生活在海洋深处,头盘虫极为罕见,连专业的海洋专家也不大了解。

而头盘虫若是缺乏水分,就会形如人体的毛发,接近田恩宏淘到的奇石的模样。

多直板头盘虫

“这块石头最初生活在浅水区域,经多次冲刷,变成了光滑的卵石。接着,它又顺着水流来到了深海区,头盘虫附着在上面生长了,主要以海洋中的微生物为食。”专家猜测道。

那么,在缺乏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情况下,田恩宏家的奇石为何还会生长白发呢?

对此,专家作出解释:“离开海洋后,头盘虫本来已经死了,但长长的细管中还储存着部分营养物质。这样一来,头盘虫的体内细胞还能进一步分裂,继续生长一些。等最后水分耗尽,它就没法生长了。”

起初,奇石的毛发柔顺且富有弹性;后来,毛发逐渐干燥与粗糙。这些都是水分缺失的原因。

目前,整个世界共发现18种头盘虫。这些头盘虫的毛发或短或粗,管子末端还有分叉形如树枝。

然而,奇石上的头盘虫的管子末端像一把撑开的圆伞,形状十分特殊。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实验与比对,专家惊奇地发现,奇石上的头盘虫与已知的18种头盘虫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物种。

也就是说,田恩宏误打误撞地突破了人类已有的认知,拓宽了头盘虫的种类,间接为海洋科学研究做了贡献。

最终,专家团队根据该头盘虫的构造,将其命名为“多直板头盘虫”。

值得一提是,多直板头盘虫是我国境内唯一一种头盘虫。田恩宏的发现无疑推动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此外,头盘虫属于半索动物门,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属于无脊椎动物,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两种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神经分布的位置不同,前者位于后背的脊椎骨,后者位于腹部。

头盘虫作为接近两种动物的物种,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头盘虫,或许就可以揭开无脊椎动物变成脊椎动物的奥秘。

田恩宏万万没想到,自己倾尽家财淘到的“白发奇石”,上面的毛发并非头发,也不是植物,而是一种罕见的深海生物。

对田恩宏来说,头盘虫变得不再神秘。而对于海洋生物研究来说,多直板头盘虫将会成为一个敲门砖,或是一块多米诺骨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经过慎重的思考,田恩宏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将这块奇石无偿赠予了中科院,以便专家研究与探索。

“你为了买它,几乎花光了全部钱财,现在无偿捐出去,不会后悔吗?”记者问。

“对于我来说,它值1.8万,可对于中国科研来说,它是无价的。我愿意为中国的科学献出一丝绵薄之力。”田恩宏说。

就这样,田恩宏亲手将这块奇石交到了刘瑞玉教授手中,目前藏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

奇石的奥秘之所以得以揭开,得益于它遇到了田恩宏这位将石头视若珍宝的伯乐,也得益于科研人员不懈地努力与研究。

人类文明没有尽头,人们之所以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够那么迅速,全都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进步了,经济才能得以发展,人类才会有一个更加光明和璀璨的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