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非洲深度衰退_法国_非洲_卡拉

本文作者是工作室同事 风雨如歌

3月上旬,马克龙自信满满地访问非洲四国,试图恢复法国的影响力,结果却被狠狠地打脸,还闹出了笑话。

3月6日,马克龙在访问刚果(金)时,谈到刚果(金)东部的动乱,辩称这不是法国的责任,而是刚果(金)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马克龙这是骗傻子呢,刚果东部的动乱来源是卢旺达内战,大批难民逃到了刚果,而法国在卢旺达内战中,不断给内战双方武装供应武器,推波助澜,能说你没责任?

刚果(金)总统齐塞迪克当场就火了,他说法国必须停止对非洲居高临下的态度,两人竟然吵了起来,便有了这名场面,齐塞迪克的手指着马克龙的鼻子大骂,两国总统当着众多媒体的面公然辱骂对方,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极其少见。

而在访问安哥拉时,马克龙还是那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还想挑拨一下安哥拉和俄罗斯的关系,没有得到回应不说,还在合影时闹出了笑话。

看到下面这小凳子没有,大家都是站着,就他弄个小凳子,因为这一幕,马克龙被广泛嘲讽。

展开全文

这趟洋相尽出的访问之旅,基本预示着,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回不去了。

大航海后,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但总的来说,在工业革命前,法国占领的殖民地中,除了北美的路易斯安那和魁北克外,有价值的并不多。

不仅是法国,当时其他欧洲国家占领的殖民地,总体也不算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还很低下,人类的活动范围非常受限制,欧洲也不例外。

非洲中部、东南亚、南亚、拉美是茫茫多的雨林,气候湿热,遍布各种蚊虫毒物,欧洲人哪见过这些,根本抵抗不了两个回合;

而非洲北部和南部、澳洲内陆都是广阔的沙漠,热得要命,水资源又缺乏,习惯了温和海洋性气候的欧洲人同样受不了,所以在工业革命前,欧洲人占领的殖民地普遍只是在沿海的据点,就算宣称占领了内陆,也没多少实际控制力。

直到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大量新药物出现,原先治不好的病现在能治好了,让欧洲人得以深入内陆,法国也是这时候开始,建立殖民帝国。

从19世纪初期,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法国的殖民帝国事业开始井喷,大量的西非区域被法国占领,虽然有部分殖民地位于亚洲,但法国殖民地的精华所在还是西非,所以这篇文章,也主要讲非洲。

看看这幅法国殖民地图,我们会发现,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度集中于西非,靠近法国本土;

二是质量比较差,除了象牙海岸(科特迪瓦)算肥沃,能种植可可外,其他的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都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发展经济相当困难。

质量差的原因是,法国当年海军实力不如英国,所以在海外抢殖民地的过程中,像埃及、南非这种好地方,多数被英国人抢走了。

距离本土近、质量差,这两个特点合起来,就导致法国对西非殖民地采取了掠夺模式,而完全不想着发展。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既然靠近本土,加上法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那必然使用法国本土的行政管理架构,法国本土政府有什么部门,当地就要对应有什么部门。

可建立一大堆部门是需要成本的,你殖民地养这么多公务员,总不能全靠法国本土拨款吧,殖民要是都能亏损,那岂不是个笑话。

那就必须培养殖民地自身的造血能力,但我们前面说了,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质量普遍比较差,以沙漠为主,就算在今天,发展沙漠经济都困难重重,更别说19世纪了。

所以法国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往死里压榨,不管什么资源,都是掠夺性开采,为了方便压榨,在经济上强制实行单一经济模式,一个区域只发展一种农作物,比如在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强制种花生,上沃尔特强制种棉花。

法国的殖民还有一个问题,它比较限制本土向殖民地移民,这使得殖民地的白人数量不足,只能大量雇用当地土著,于是法国就不太自信,殖民地和法国各方面差异巨大,法国并不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同化当地,知道总有一天,殖民地会脱离自己,所以能捞一天算一天。

法国对非洲的态度,和俄罗斯对北亚的态度是类似的,俄罗斯长期不愿意让北亚开放,放手发展当地经济,而是采取一个半封闭的模式,限制当地发展,让北亚长期处于采矿经济,也是总觉得,这地方有一天会跑了,如果让它发展起来,跑得会更快,干脆不发展算了。

此外,工业革命后,19世纪的法国和英国一样,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环境极其动荡,如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31年里昂工人起义,1870年普法战争,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政变、起义成了彼时法国的家常便饭,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而对外掠夺,并将掠夺所得用于安抚国内,就成了必然。

但这一套掠夺模式,在二战后,随着法国被重创,殖民地本身意识的觉醒,玩不转了,法国转而采取更隐蔽的手法。

二战后,美苏重新瓜分世界,让殖民地独立是两国的一致要求,反人类的殖民行为已经没办法继续,法国明面上已经不好阻止,但这不代表法国没有手段继续控制殖民地。

首先是经济上的,法国要求前殖民地统统加入非洲法郎区,使用法郎作为法定货币,分为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合计14个国家,相应地,组建了西非央行和中非央行,作为西非和中非国家的最高金融机构。

在这些最高机构中,决策实行全体通过模式,而法国在两个央行中都有两名代表,也就是说,法国人有一票否决权。

货币和金融最高机构被法国掌控,接下来就容易了,然后是语言上,法国要求这些国家把法语列为法定语言,教育采取全套法国模式。

产业结构上,法国逼着前殖民地国家保持单一种植模式,更便于控制;

税收上,法国商品在前殖民地国家流通不需要关税,还享受国民待遇;

这些国家50%的外汇必须交给法国中央银行,名义上是,法国帮他们保管,不过离谱的是,如果这些国家要动用这笔钱,还得经过法国批准:我花我自己的钱,还得经过你批准。

再加上法国驻军这一系列措施,保证就算这些国家皮囊上独立了,灵魂也被法国控制。

对前殖民地国家的控制,让法国获益匪浅,有些是实的,比如原材料,法国是个以核能为主的国家,发电需要铀矿,法国每年从尼日尔开采超过3000吨铀矿。

根据《卫报》的报道,2010年,法国阿海珐公司在尼日尔的两个铀矿合计产出的铀矿石价值35亿欧元,尼日尔政府只分到了其中的4.59亿,法国人拿走了绝大部分,这得以让法国低成本发电,俄乌战争前仅为0.38欧元左右/度,成为欧洲电价最低的国家之一。

得益于低电价,法国每年靠出口电力还能额外赚30亿欧元。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些铀矿大部分价值由尼日尔获得,法国的发电成本得上升一大截,电价也会随之上涨,进而带来工业生产成本上升,电力出口获利也会大幅减少,法国人的福利也得降一点,这就是低成本原材料的重要意义。

有些获益则是虚的,比如,根据《非洲法语地区发展报告(2021)》,2020年,26个非洲法语国家的人口为4.42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3%。

由于有数亿法语人口作为支撑,而且非洲生育率普遍高,法语能继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要是没有这么多非洲法语人口,法语早被踢出去了。

不过,我必须指出,这好几亿的法语人口,大概率只是法国人的春秋笔法,唬人罢了,具体是这样的,法国会把每一个将法语列入官方语言的国家,都整体统计为法语人口,实际上以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法语根本做不到多大覆盖度。

这些国家并不是没有法语之外的语言,无论是本土的土著语,还是阿拉伯语,在国内的传播度都比法语高,再加上穆斯林对法国的仇视,所以我对这个数据高度怀疑。

比如马里,你去查任何资料,都会告诉你这是个法语国家,但真实情况是,这是个伊斯兰国家,除了那1%的山竹人,中下层根本不讲法语,还非常仇视法国,视法国人为殖民者(这倒是没冤枉法国人)。

当然,很少有人会认真分辨这些,这些虚的和实的加起来,就让法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比如经济上,各方均估计,法国每年从非洲直接加上间接获利,合计至少5000亿美元。

要知道,非洲总GDP2020年不过2.6万亿美元,法国这简直是挖地三尺了。

政治上,法国靠着对非洲的影响力,还能位列五常,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过:如果没有非洲,法国将沦为第三世界国家。

这话虽然夸张,但也道出了今天法国的地位,和对非洲的压榨息息相关。

既然是压榨,那早晚有一天要结束。

2022年初,因法国不承认马里军政府,马里宣布驱逐法国大使,并要求法国驻军离开,拉开了法国影响力在非洲崩塌的序幕。

随后是布基纳法索驱逐法国大使,也要求法军离开,然后有了齐塞迪克指着马克龙鼻子这一幕,非洲和法国的矛盾已经完全公开化。

明面上,法国指责一切是俄罗斯的阴谋,因为马里前脚驱逐了法国驻军,后脚就和瓦格纳合作了,又或者是中国的诡计。

然而这不过是拙劣的借口,没有中俄,非洲也会跑,关键在于,法国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发展。

2022年,全球共有46个最不发达国家,33个位于非洲,其中有13个是法国前殖民地,包括吉布提、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乍得、科摩罗、几内亚、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马里、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尼日尔、中非。

其实刚果(金)也可以算进去,虽然不是法国前殖民地,但却是法语区,法国在当地有着巨大影响力,动乱都少不了法国的身影,而每一次动乱,都会让这个国家离深渊更近一步。

有一部讲述刚果(金)的纪录片,名叫《马卡拉》。片子讲述了一个叫马卡拉的卖炭人,家里非常贫困,住在一个租来的土坯房里,这个土坯房不足15平米,马卡拉和妻子、两个女儿,一共四口人都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

主人一家租住的房子

这土坯房没有电,大白天也黑漆漆的,还有很多缝隙,容易漏风漏雨,主人用海报挡住缝隙,所以屋子里贴满了海报。

有一个女儿因为营养不良,肚子肿的很大,另一个也不容乐观,为了改善营养,只能抓了只老鼠,给孩子们补补。

随后镜头的延伸到村子,村子里的男孩普遍没有上衣,下身裹一块破布,女孩稍好一些,但衣服同样破,而且不管男孩女孩,一律看不到鞋子。

租房的人,都有买房或者盖房的梦想,马卡拉也不例外,他梦想有朝一日能盖一个房子,为此,他已经设定好了目标,先赚够钱,买个钢制屋顶板。

这种板子在淘宝上也就几十块钱,但对马卡拉来说,这几十块钱却难如登天,他的工作是售卖木炭,为此,每天天刚蒙蒙亮,马卡拉就要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到山上,把木头砍倒,放在窑中,点燃,再把窑密闭,直到熄灭,这就是木炭的制作过程,为了获得足够多的木炭,也就是几个麻袋,上百斤左右,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

制作完成后,把木炭装在自行车上,总共装好几袋,上百斤重,一路推到数十公里外的小镇上去售卖,这一路会碰到许多同样是制作木炭的人,也是只能靠自行车运到镇上售卖,连摩托车都是奢侈。

这一路注定不好走,尘土飞扬,没有一条正经公路,还遍布危险,因为常年战乱,刚果(金)到处都是土匪军阀,拦路劫道的人更多,在距离镇上不远时,一名劫匪拦住去路,马卡拉哀求着,说自己孩子病得很重,求你行行好。

劫匪不为所动,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可怜你?不要拿孩子当挡箭牌。

男主被打劫

不过马卡拉身上实在没钱,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劫匪拿走了一袋木炭,路上人来人往,其中有好些也是卖炭人,但无人伸出援手,他们似乎早就习惯了。

走了两天两夜,好不容易来到镇上卖炭,一袋木炭高的能卖7.5元人民币,低的不到3块,最后卖了一整天,全部卖掉了,合计不到15块人民币,连续劳动两周,再加上两天赶路,一天售卖,合计18天的所得,平均一天赚人民币一块。

在售卖最后一批炭时,由于天色渐晚,来买的人越来越少,价钱也被越压越低,有个戴帽子的男人,开价2500郎,人民币不到4元。

马卡拉觉得太低,不卖,男子说,你要是卖不掉,就送到开赛街20号,我全要了。

马卡拉依然拒绝了,然后镜头一转,此时已是天黑,马卡拉正弯着腰,在开赛街20号,也就是那名男子的家门前卸货,而那名男子则直挺挺地站在马卡拉的前面,用俯视的姿态看着他,左手的无名指戴着个钻戒,食指和中指紧贴着嘴唇,做出抽烟的姿势。

纪录片的最后,马卡拉去售卖钢制屋顶的店里问了一下价格,一块钢制屋顶板大约需要30-40元人民币,比他这趟出门赚得总数还多,实在是买不起,只能作罢。

买家趾高气扬地看着男主

这部纪录片很好地反映了刚果(金)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

第一,工业基础差,我们一直说煤炭产业低端不环保,但是刚果(金)连煤炭生产都不行,很多人只能用木炭,所以马卡拉还只能靠木炭吃饭。

其实,手工生产的木炭,比工业化生产的煤炭落后多了,注定是要被取代的,而该国煤炭储量不算少,探明的已经有7.2亿吨了,没探明的更多。

采矿业都不行,就更别说技术含量高得多的制造业了,所以主人公的自行车也是从中国进口的二八大杠,而没有工业,就无法降低社会的总体成本,连买个钢板都困难,难以提高生活水平。

第二,基础设施太差,一路上看不到正经的柏油路,事实上,整个刚果(金)也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绝大多数都是土路。

所以马卡拉一路上只能走土路进城。

男主走的道路

第三,刚果(金)的动乱实在太频繁,从独立以来,内战就没停过,治安和秩序是奢望,到处都是打劫的,这也给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马卡拉运气好,就被抢一袋炭,运气不好的人可就难说了。

从劫匪的角度来说,一袋炭也就两瓶可乐的钱,连这个都要抢,你要是去打劫,会打劫两瓶可乐吗?说明刚果(金)社会总体真的非常落后。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发展,可偏偏法国总是或明或暗地阻止非洲发展,所以说不是夸张,跟着法国混,分分钟混成最不发达国家。

你以为法国人不知道这一切吗,当然知道,因为这部纪录片就是法国人拍的,只是对一切装傻充愣罢了。

法国这个前宗主的存在,对非洲来说作用完全是负面的,你要是能带动大伙发展,掠夺一点矿产说不定大伙也忍了,可你又掠夺,又不能带动发展,那还要你有何用。

这就是法国的困境,法国能带动非洲发展吗,带动不了,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2009年法国GDP为2.96万亿美元,2021年为2.93万亿,十二年过去,GDP不增反减,在欧盟内部,法国工业竞争不过德国,在欧盟外部,则被中美同时挤压,尤其是美国,简直是硬抢,把阿尔斯通都抢走了。

当法国自身发展都成问题的时候,你怎能指望再带动小弟发展,可偏偏法国还想继续统治,接着搜刮,那就休怪小弟们翻脸了。

可以预见,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滑,法国将由一个世界大国,逐步退却为欧洲区域强国。

非洲的作用,就如同马克龙踩着的小凳子,踩着小凳子的法国还能和五常并肩,没有这张小凳子,法国注定要矮一头。

法国在非洲的失败,是值得我们深入认识的,这些年,有关东盟要发展起来,将威胁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像法国那般小气。

我国需要产业升级,不可能一辈子打工做低端制造业,东南亚总有一天也会有这种想法的,就好像西非和法国的矛盾一样,法国不仅不帮忙,还把非洲往坑里带。

我国是无法控制东南亚的,也没想过控制东南亚,当你想控制别人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更聪明,更高格局的方法,就是做大蛋糕,助力他人成功的同时,让自己也成功。

如果说中国经济对标的是美国,那么东南亚就应该成为欧盟。如果我们是美国,东南亚是欧盟,那全世界经济中心不就彻底东移了吗?说到底,东南亚就在我国周围,单凭这一点,东南亚发展起来,我国就是赚的。

如果你经济竞争力能力强,你就没必要强行遏制他国经济发展,反正对方竞争不赢你。反过来,如果你经济竞争力不行,你去遏制他国经济发展,那只会让全球经济越来越穷,最后全世界都没钱赚,包括你自己。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东南亚经济崛起,冲击了我国怎么办?其实这就是法国心态,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在欧盟内部越来越不如德国的原因。

我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吧,如果自己竞争力不行,那么更应该有适度的外部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否则就会出现法国这种情况,他自己越是不行,就越倾向于控制西非,疯狂剥削,而越是赚了快钱,就越失去竞争力。

一个企业内部如果有人要出去创业,聪明的做法不是禁止他出去,而是帮助他成功,然后在他的企业中占据一定的股份,将新企业纳入自己的生态,从而让自己更强大。

参考资料:

1.《19世纪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定居殖民政策研究》--刘爱骄

2.《非洲法语地区发展报告(2021)》

3.《法国历年GDP数据》--快易数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