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多地如郑州市、杭州市、海口市都出台了规范,明确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根据《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电瓶车禁止进入轿厢电梯。而《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市民不得用电梯搬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
虽然规定刚开始实施时,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居民认为这样不方便,担心电瓶车被盗,而更多的人则是支持的声音,认为住宅小区的载客电梯的安装标准不同于货梯,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为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现行标准,我国电梯类型分为六类,其中其中Ⅰ类电梯为乘客电梯。乘客电梯依据额定载重量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地方。比如小区内常见的一般是额定载重量为450公斤的客用电梯,这种电梯只能用于运载乘客且有乘梯人数限制。而大部分大型商场或医院会采用额定载重量为630公斤的电梯或者额定载重量为1000公斤的电梯,这种电梯允许运载手推轮椅、可拆卸的把手担架,但不允许电动轮椅上电梯。
从以上规定可以发现,Ⅰ类客用电梯的设计要求和制造上是仅考虑到载客的情况,电瓶车乘梯显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电瓶车进入电梯后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梯云物联告诉大家,电瓶车进入电梯的危害主要有三点。
一、加速电梯损坏,带来运行风险
电瓶车进入电梯,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给电梯本身造成损害,给电梯安全运行带来风险。
首先,小区的客梯空间是有限的,电瓶车车身较大较长,进入轿厢内后,会占据较多的空间,给其他乘梯者造成不便,还会增加电梯的承载负担。而很多时候为了避免电梯门正常关闭,有些人快速将电瓶车推进电梯,这时难免会撞击到电梯轿厢内部的内壁,甚至磕碰到电梯门和安全触板,还可能会使轿厢壁、轿门、厅门和轿门地坎、厅门地坎变形,导致电梯故障。
业内人士提到,正常情况下,电梯门遇到障碍后会自动弹开,但如果反复弹开就有可能造成传感器失灵或故障,甚至强制关门,若强制关门出现阻碍,电梯门会受到损坏,而且电梯可能在开门状态下运行,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客梯长期遭到电瓶车的撞击,也会加速电梯的损坏和故障率,从而引起其他的安全事故。
展开全文
二、堵塞楼道,埋下安全隐患
许多居民朋友想要让电瓶车进入电梯,主要原因是防盗和充电,因此电瓶车上楼后多半是停放在楼道中。电瓶车的危害不仅限于对电梯本身的损坏,更大的风险来自电瓶车上楼后。
电瓶车停放在楼道中会造成楼道间被堵塞,占用安全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或地震等情况,不仅影响疏散,还可能对通过的人造成二次伤害。单元楼道是公共区域,同时也是消防与救护安全生命绿色通道,一旦发生险情,堵塞通道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任何人都不应该随意占用。
三、容易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事故
电瓶车最大的风险和危害,是电瓶车停放在楼道中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电瓶车进电梯引发火灾的事故案例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新闻数据显示,约80%的电瓶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违规充电和电池故障。当电瓶车进入电梯上楼后,很多人习惯在夜间给电瓶车充电,若夜间发生电瓶车起火,人们很难及时逃生。据统计,85%的电瓶车起火事故发生在夜间8点至次日凌晨5点。
由于电瓶车材质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质,一旦起火燃烧速度非常快,且会产生大量的毒烟,极易造成伤亡。数据显示,电瓶车起火后30秒后有毒烟雾就会迅速大范围蔓延,3分钟温度即可高达上千度。
阻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从根本上预防电瓶车引发火灾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在消防人员不断的安全教育下,人们对电瓶车进入电梯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许多小区也开始注重电梯安全监管,杜绝电瓶车进入电梯。
现在许多地方的小区采用电瓶车检测系统,电梯可以自动识别电瓶车并暂停运行,彻底杜绝了电瓶车上楼的现象。梯云电梯专用智能AI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出电瓶车,联动后台完成电梯应急处置,并且自动完成抓拍图片留证,而对于婴儿车、轮椅、普通自行车则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当然,梯云电梯专用智能分析相机的功能远远不止电瓶车检测,还可以检测到梯内的实时人员数量,对于人员扒门、大物件挡门等危险乘梯行为也能主动识别,内置的语音模块在识别到该类行为时会自动播放语音告警,提示乘梯者文明乘梯,保障大家的乘梯安全。
深圳梯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化电梯安全监管一站式解决方案,基于电梯应用场景,分析人、梯、事件的全感知、全覆盖,实现城市电梯智能管理和运维监督,为电梯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