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无二的“情书”佳作,陶渊明《闲情赋》的十愿十悲_而为_翻译_可叹

在人们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以菊花自比,不与群芳争艳;淡泊名利,不被功名所扰,简直就像不食五谷的神人般飘逸脱俗。

唯独在《闲情赋》这首诗中,陶渊明表现了一个人真切的思想情感。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我们借此能看到伟大诗人的另一侧面。

这首《闲情赋》就是一篇千古无二的“情书”佳作。有人赞曰:“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

其中的十愿十悲,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更是为世人所传唱。

十种物事,寄托同一个美好心愿,一气呵成,深情款款,热烈似火。

十番转折,十种设想,

表达同一种担忧,尤为衬出心愿的强烈。

故清文学家陈沆评价:晋无文,唯渊明《闲情》一赋而已。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佳作节选。

十愿十悲:

展开全文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翻译: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翻译: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翻译: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翻译: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翻译: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翻译: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翻译: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翻译: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翻译: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翻译: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是怎么样的一位女子,才会让陶渊明发出这样的感慨呢?陶渊明是这样描述这位充满魅力的女子的: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翻译: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翻译:(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