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笔记本 Pro 14:喏,听说你在找一台性能的轻薄本?_小新_性能_这块

「小新」在联想的笔记本产品矩阵中属「轻薄」定位的产品,当中又分了 Pro、Air 和数字系列,其中的 Pro 系列是小新笔记本中定位「性能」的一条线,也是我个人觉得是其最具性价比的一条产品线了。

前不久 14 英寸的小新 Pro 终于更新了它今年新款:2023 款的小新 Pro 14(下称小新 Pro 14)两种配色,一亮一暗,亮的叫做「天青蓝」,暗色叫做「鸽子灰」,正如手上的这一款,颜色经典,且金属质感也更加明显。

展开全文

小新 Pro 14 这次的 A 面设计上跟上一代基本一致,几乎纯平的金属面没有过多的设计元素,只有角落一个亮面拉丝的联想 Logo「Lenovo」铭牌。笔记本盖边缘有轻微凸起的区域,加上转轴适中的阻尼,单手就能轻松把笔记本盖给揭开 —— 单手翻盖的体验个人觉得是比 MacBook Pro 稍流畅些的,另外,小新 Pro 14 也继承了联想传统的 180° 开合。

揭开笔记本盖,C 面的右下角另一个拉丝「Lenovo」铭牌跟 A 面的遥相呼应;C 面一整套全尺寸的 QWERTY 键盘,下弯的键帽很有联想内味儿,加上适中的键距和 1.3mm 的键程,整套键盘的敲击感都是不错的,较长时间的码字也不易觉得累;两档自动键盘背光是个小加分点,如果联想能把 ThinkPad 那套内凹的键帽也用上,那敲击体验就更好了。

键盘下方是一块顺滑的玻璃式触控板,面积够用、滑动还是挺跟手的,只不过这触控板是机械设计,实际使用能感觉到顶部和底部按压的力度不均,如果能做到类似 MacBook 的压感式触控板,相信体验会更上一个台阶。

A 面轻微凸出的部分,除了可以作为笔记本揭盖的辅助把手外,其实在 B 面还藏着一枚带有物理遮挡组件的 1080P 红外摄像头,配合 Windows Hello 能实现红外人脸解锁的功能。

小新 Pro 14 用的是一块 14 英寸的雾面 IPS 液晶屏幕,软屏有外框保护,左右窄边设计,不支持触控;16:10 的显示比例基本符合现代笔记本的使用需求,分辨率 2880 × 1800,介于 2K 和 4K 之间,像素密度 243ppi,正常距离肉眼看显示还是挺细腻的。最高 120Hz 的显示刷新率,这个好评。

我们实验室也对这块屏幕做了简单的测试,首先是显示亮度,这块屏幕的中心亮度可达 402.53nits,与官方宣称的 400nits 最高亮度基本吻合;而中心黑场亮度 0.36nit,理论静态对比度为 1111:1。另外小新 Pro 14 测得白点色温为 6380K,肉眼看会稍稍地偏暖些,如果不喜欢的可以借助工具来进行微调。

我们也测了这块屏幕的亮度均匀性 —— 就我们手上这块屏幕来说,其均匀性为 86.34%,其中最亮的区域在中、左上、右上角,测试的所有区域点最亮和最暗相差了 56.11nits,不过日常使用肉眼是基本察觉不到其差异的。

而色彩方面,我们测得它拥有 107.5% 的 sRGB 标准色域空间覆盖,而反映 sRGB 色彩空间色准的 124 色平均 ΔE2000 为「2.59」,其色彩准确程度还是挺高的。

众所周知 Windows 系统是有夜间护眼模式的,而我们测得这块屏幕的光谱图,被认为是有害的蓝光波峰的能量强度并不算高,甚至要比红光低;而开启了护眼模式后,蓝光的能量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另外,我还发现了默认显示的蓝光波峰做了一定程度的偏移,测得波峰的波长在 458nm,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公认的有害蓝光范围。

小新 Pro 14 是一款定位轻薄性能的笔记本,整机重量 1.46kg,厚度不到 1.6cm,配置上有 Intel Core i5 和 AMD R7 两个平台可选,另外还有一个更高配置的 i7 版在路上,在联想官网上众筹 —— 我手上这台是当中 i5 的版本,有 Intel Evo 认证。

注意,小新 Pro 14 用的 i5 芯片并非低压的 U 系,也不是低耗较高性能的 P 系列芯片,而是更高性能的标压 H 系芯片 —— Intel Core i5-13500H。

第 13 代的 i5-13500H 处理器用的是 Intel 7 工艺制程(即 10nm);其中 CPU 为 4 大核心 + 8 能效核心的 12 核 16 线程架构,18MB 三级缓存,最高可以睿频至 4.7GHz,默认基础功耗 45W,联想为其提供最高 65W 的性能释放。而内置的锐炬 Xe Graphics 核显,最高频率 1.45GHz。

除了 i5-13500H 处理器,手中这版小新 Pro 14 还有一块英伟达的 RTX 3050 独立显卡,配合 6GB 的显存,图形处理能力会比核显版本要全面 —— 这里我们后面性能的部分再接着聊。

Intel 平台的小新 Pro 14 售价在 5499 ~ 7898 元,有 1TB / 2TB 固态硬盘,和 16GB / 32GB LPDDR5 运存可选,其中 16GB 的版本还有 RTX 3050 独显可选,而 32GB 版本的独显版本在目前在官网众筹。AMD 平台目前只有 16GB + 1TB 或 2TB 的版本可选,无独显,官方售价 5399 元、6298 元。

所以手上这台小新 Pro 14 是其中售价 6999 元的 i5 处理器、RTX 3050 独显、16GB 运存、1TB 存储的版本,这里循例用多个工具对我手中这台小新 Pro 14性能进行测试摸底。

使用笔记本默认的 Windows「平衡」电源模式、联想工具的性能「智能模式」,在 80% 屏幕亮度下分别测试「电池供电」、「外部电源供电」两种状态的成绩,另外还测试了联想提供的极限性能调度「极客模式」(需插电),看不同状态下小新 Pro 14 的性能释放水平。

先看这块 1TB 的 SSD 硬盘表现,手上这块硬盘来自忆联,型号为 RPEYJ1T24MKN2QWY,利用 AD SSD Benchmark 给它摸了个底,接电的性能释放会更好些,总分能来到 3508,两种模式的读写详情可以看这里:

总的来说,这块硬盘的性能在小新笔记本 Pro 14 上是够用的,但如果你有更高的硬盘需求,当然还可以另购更换,毕竟它是支持 PCIe 4.0 的。

而日常压力的测试选来 PCMark 10,综合看 CPU、GPU、运存、SSD、散热等软硬件综合表现,最终纯电池得分 3919 分,插电供电分数能提升到 6513,而开启极客模式最大化性能压榨,得分还有小幅地提升,能来到 6587 —— 如此成绩应付日常、工作的使用可以说是没压力。

接着用 Cinebench R20 来对它的 CPU 渲染能力简单跑个分,跑了 10 次,取平均成绩,并综合 10 次跑分的差值得到性能释放的稳定性。

在电池供电的前提下,十三代 i5 CPU 的性能释放还算不错的,但接上外部电源后能获得约 55% 的性能提升,而使用极客模式性能还能进一步榨取,而且能更持续、稳定地释放性能(稳定性更高)。

在 3DMark,我还用「CPU Profile」基准对这块 CPU 的多线程渲染性能做了测试,成绩在下方,可以看出联想的「极客模式」对 CPU 的多线程性能释放有更积极作用。

最后是 3DMark 经典的 Time Spy 基准测试,考验的是 RTX 3050 和 i5-13500H 的 3D 图形渲染能力,无论是电池供电,还是插电模式,表现都挺不错的,极客模式下的综合性确实会有所提升,但更多集中在 GPU 图像渲染的层面。

所以小新 Pro 14 如此的性能表现你觉得满意吗?我个人认为它能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便携型笔记本多方面较高的性能需求;另外其扩展性也是挺齐全的,无线网络用了 Wi-Fi 6E 的版本,机身右边两个标准 Type-A 的 USB 3.2 Gen 1(即原 USB 3.1)接口、一个 3.5mm 音频接口,甚至还有 SDXC UHS-I 读卡器,最高提供 109Mbps 的数据传输。

左边两枚 Type-C 接口,一枚走的是全功能的 USB 3.2 Gen 1,另一枚为 Thunderbolt 4 接口,均支持双向供电,另外还有一枚 HDMI 2.0 视频接口,也基本满足了中轻度创意工作者的需求了。

再而 75Wh 的电池,这一代平台还算不错的能耗控制,不错的机身散热,基本能满足大半天脱离电源的中轻度使用,若能把触控板的体验再提升一个等级的话就更好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