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山村,做个“造富梦”_鞍山_村民_村里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山村 鞍山 村民 村里

本报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王涛 姚溶溶)“通过‘强村公司’牵线,去年我把4亩地租给了归璞农场,租金从以往的每亩500元上涨到了每亩1000元,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4000多元。”说起村里的变化,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村民胡大哥直言“更美”“更富”“更有盼头”。

去年4月,在江北区委组织部和洪塘街道的指导下,鞍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鞍山村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强村公司”),紧盯“土地、空间、生态”三大资源,专做“收与租、新与旧、进与出”三件要事,不断挖掘田园营地、户外徒步、农事体验、咖啡酒馆等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构建乡村“吃住行游购娱”更长产业链。

“原本,我们村里有不少闲置、低效的农田和民房。成立‘强村公司’,就是想整合、盘活这些农田和民房,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让原本1元钱增值到2元钱甚至更多!”鞍山村党总支书记、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明忠说。

在“强村公司”的引导下,归璞农场负责人朱善海流转了原先在43户农户手中的土地,实现一盘棋运营。今年元旦,农场开放了首个基地——高架草莓园,里面既有红颜、雪香等红草莓,也有梦晶、梦之莹等白草莓,周末人多的时候,每天有200多名顾客,日收入超3万元。

“我们还在草莓园试点分享站,每天提供四五篮草莓,以自助分享的模式让过路的村民免费尝鲜。”朱善海笑呵呵地说,等桑果、莲藕熟了,也会在路边设分享站,再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养老院送一些去,让大家一起尝尝“共富果”。

把村里的柿子包装成伴手礼,帮助村民销售了1000多公斤柿子;承包鞍山的“红薯地”,短短一个月,十余块红薯地被游客“清仓”;介绍游客去村民家购买土鸡、土货,帮助村民积极“带货”;设计推介游玩路线,向秀子庄、鞍山大食堂等本土农家乐输送顾客……

在鞍山村的另一头,通过与村民、农户、农家乐的合作,江北区党代表张小晨在当地串起了一条共富链:“我打算把人文聚落打造成乡野办公地标,吸引城里人来村里办公,为鞍山发展造血。”

据统计,自“强村公司”成立以来,鞍山村已成功流转低效农田811亩,收储闲置农房1176平方米,不仅美了村庄、多了业态、强了产业,还新增“归璞农场”“构成聚落”两大共富合伙人,直接带动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超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