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螺”,吹响护“未”号角_法治_惠安_未成年人

为进一步加强

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工作

近日

惠安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教育局、团县委

启动“七彩螺”——法惠“未”来工程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十余载筚路蓝缕

惠安法院强化

少年审判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早在1988年

就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成立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合议庭

并于2000年

成立单独建制的少年审判庭

他们始终秉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法情相融、多策并用”的理念

积极探索创新少年与家事审判

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全文

据了解,“七彩螺”——法惠“未”来工程由惠安法院、县教育局、团县委共同开展合作。 整合辖区司法资源、教育资源、青年人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夯实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系统工程”,促进形成多方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目前,该县辖区已有20所中小学校成为项目成员,辖区青年志愿者组建“七彩螺”青少年普法教育服务队, 实施全域化、沉浸式、穿透式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全力打造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惠安样本”。

“七彩螺”——法惠“未”来工程

由七大板块组成

通过完善一体化权益保护

多元化法治教育

引领未成年人系好

人生的第一粒“法治扣子”

每年寒暑假各举办1期冬/夏令营,让青少年零距离接触法院少年审判,参与体验趣味法治活动,寓教于乐,让法治走进青少年心中。

组织法治宣讲团进入校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主题教育。依靠互联网技术,在校园法治教育基地设置专业教育直播间,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在线法治教育直播互动服务,实现基地在线授课,全域辐射推送,各校同步听讲。

依托智慧云审判系统,一键实时连接法庭和教室,学生在线观摩庭审,接受警示,寓教于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开创全县域“云联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新模式。

邀请家长、法院干警、教育局干部、心理辅导师、社会团体等共同开展圆桌会议,实现常态化院家校联动;针对存在特殊需求的学生,在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或心理观护师指导下,建档“守护绿”卡,由法官“一对一”与学生结对守护,助力孩子健康向阳成长。

由法院干警、心理辅导师为学生、家长量身打造法治教育课,补齐未成年人家庭法治教育短板,汇聚合力构建立体化法治教育体系。

建立法治校园工作站(基地),实行“1+1+N”工作模式,由1名法官(担任法治专员)带领1名老师及若干学生护“未”员、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组成护“未”队,联合开展法治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由点及面,全方位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

法治护“未”员系在学生中择优选任,并由法治专员进行教育培训。护“未”员负责保持“院校联通”,为各自学校同学提供问题倾听、法治引导等服务。护“未”员经培训后,同时可以参与到所在社区、乡镇的法治宣传工作中。

组织、策划学校师生共同参与拍摄“法治校园”“防范电诈”“全民禁毒”等主题微电影或普法短视频,打造沉浸式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让法治更好地走进青少年生活。

为夯实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系统工程”建设

惠安法院设计推广“七彩螺”logo

主导开发

“七彩螺”——法惠“未”来小程序

面向群众提供

法律咨询、交流互动等服务

打造一站式线上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互动平台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未成年人法治保护

需要社会各界力量

相融与共 形成合力

惠安法院

吹响“七彩螺”护“未”集结号

助推更高水平平安惠安、法治惠安建设

来源:惠安法院

福建高院

ch_fjgy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