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响石镇推广以工代赈项目 留守村庄的人就业有了新选择_以工代赈_项目_村民

四川隆昌响石镇推广以工代赈项目 留守村庄的人就业有了新选择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阳春三月,走进四川内江隆昌市响石镇黄龙村,干净整洁的混凝土公路成了村内的风景线,而这条道路的建设施工出自黄龙村及周边村民。

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响石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以工代赈项目。简单来说,“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

据了解,2022年,在隆昌市发改局的帮助指导下,响石镇争取到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位于响石镇黄龙村,总投资414.823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39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823万元,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建设4.5米宽、4.985公里长的混凝土公路。

该项目进展如何?给村民带来了哪些便利?记者一探究竟。

村民杨学荣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以务工代替赈济

吸纳村民120余人直接参加工程建设

“这个项目好。”谈起在镇里以工代赈项目上的工作,村民杨学荣算了算账:做看护工一天140元,后面天气凉快了就打杂,一天180元,每天干八个小时的活,一共干了四五个月,有两万多的收入,工资都拿到了。

“这个项目我们也是受益者。”一旁的村民魏德英接过话,“建设之前都是泥泞的土路,一下雨就不好走路。通过几个月的施工,现在路修好了,我家里还种了两三百株的柑橘,运输就方便了。”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黄龙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建设,该以工代赈项目吸纳黄龙村及周边村民121人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其中脱贫户等特殊群体28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94.3702万元。

展开全文

该项目现已全部完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黄龙村、黄家镇郭家祠村及龙市镇叶家村的出行条件,解决农业生产交通制约瓶颈,带动柑橘产业、高粱产业发展,周边5000余人因此受益。

黄龙村新修的混凝土公路

推广以工代赈项目

一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为了实施好该项目,响石镇强化管理,严把项目质量。督促监理员、施工管理组和质量监督组人员加强项目监督,做好施工管理相关台账。

同时,由镇纪律监督组紧盯项目施工各环节,通过不定期查看现场、入户访谈和调阅资料等方式,全程参与监督检查,逐户检查核实群众务工台账、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的真实性,自施工以来,镇纪委开展督查12次,确保以工代赈建设工作有力推进。

此外,响石镇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项目监督,将项目的资金下达、实施前、实施中、务工报酬发放等进行公开公示,同时制作永久性公示牌,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资金投入、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永久公示,切实落实当地群众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有了黄龙村的先行示范,我们还将继续选择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项目申报,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建设,优先吸纳辖区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响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