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午评:恒科指大涨5%,恒指上扬666点,行业板块齐涨_亿元_新能源_海伦

格隆汇3月1日丨2月份制造业PMI景气水平继续上升,连续回调的港股现大幅反弹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04%表现较佳,恒指、国指分别涨3.37%和3.96%,恒指上扬666点重上2万点上方。南下资金半日净流出39.08亿港元,大市成交额为775亿港元。

盘面上,连续下跌的权重科技股集体拉升,百度、网易涨超6%,腾讯、阿里巴巴涨超5%,小米、京东、美团皆上涨;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汽车股大涨,新能源车“蔚小理”涨幅亮眼;手游股、互联网医疗股、内险股、苹果概念股普遍上涨,电信设备股延续强势行情。 另一方面,惟农产品等少数板块下跌,细价股跌幅明显,逾20股跌幅超8%以上。

板块方面

汽车股集体大涨,财政部:继续免征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展开全文

内房股快速拉升,2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环比实现双增长。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615.6亿元,单月业绩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14.9%。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1-2月,百强房企销总额为9841.1亿元,同比下降4.8%,较去年同期降幅大幅收窄29.2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影响,所积压的购房需求在2月得到积极释放,重点城市市场活跃度回升,当前市场已进入止跌企稳阶段。展望后市,各地供需两端政策有望持续改善优化,金三小阳春可期。

电信股继续走强,中国联通两天涨超10%。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资金方面,中国电信昨日获南下资金净买入1.94亿港元,中国移动获净买入2.9亿港元,连续四天累计净买入中国移动6.6亿港元。

个股方面

中集车辆盘初暴涨逾20%,机构指重卡复苏有望带动半挂车业务恢复。消息面上,2月26日下午,中集车辆国内第一条高端制造LoM产线在营口落成。公司着手建设的“灯塔制造网络”,致力推动半挂车LTP和LoM的解耦,用第三代半挂车LTP生产中心和LoM制造网络,来构建半挂车业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战略制高点。 东方机械表示,公司灯塔先锋业务积极推进“灯塔制造网络”布局,推动生产中心和外包中心落地,充分释放产能;继续扩大与主机厂在新能源专用车方面的联合开发和市场推广,把握新能源契机,提升市场份额,扩大公司竞争优势。随着重卡复苏在即,有望带动半挂车业务复苏,其他业务成长性良好,随着公司产能释放及跨洋经营优势逐步体现,预计公司23年净利润13亿元,对应23年14.5倍PE,向上可见20-25倍PE,弹性空间较大。

贝壳-W(2423.HK)涨超10%,二手房交易加速回暖。春节假期后的四周,深圳二手房周成交数据迎来四连涨。2023年第8周(2.20-2.27),二手房成交录为1096套,较上周881套环比增长24.4%。深圳二手房价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迹象。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15315套,环比1月大涨84.3%,同比去年2月大涨85.4%。 截至2月18日12大中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170%,表明房地产市场的活跃资金风险偏好已经明显改善,房价的疲弱可能不再是一致预期。但若首套房和二手房市场成交的活跃度分化继续加大,考虑到“房住不炒”的政策诉求也需警惕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海伦司盘中涨超8%,去年亏损扩大,门店经营数据预计回暖。公司昨晚公告,预计2022年净亏损约13.134亿元-16.734亿元,较上年亏损2.30亿元大幅扩大。 国信证券点评称,2022年疫情高峰时期,海伦司仅有200余家门店为正常营业状态(约占门店总数的1/4),进入2023年,防疫政策松绑&感染高峰已过,餐饮行业经营环境显著好转。 据公司披露,2023年1月,海伦司的同店日销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全国疫情企稳的大背景下,前期压制的消费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门店经营数据预计持续回暖,公司现金流压力预计也将极大缓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