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遥测终端机RTU/生态流量监控系统-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测系统_流量_水量_设备

生态流量是基于自然水文情势,在水流区域内保持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的水流流量,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而言具备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国力水平的提高,水电站建设迅猛发展,接踵而来的便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生态问题也愈加突显,例如河床裸露、上游河段因蓄水水位过高而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流被截断造成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或断流、城市水污染、臭黑河等问题。因此,水电站的生态流量监测是大势所趋。

为保护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规范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为贯彻落实各类水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保障下泄流量满足要求,提升河道生态质量,唐山蓝迪研发出了生态流量监控系统-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测系统。

生态流量监控系统/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测系统,是对下游生态水量补充、水量调剂、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综合调度水量控制的综合性功能系统。主要目的就是缓解下游河道流域的水污染问题,防止水生动植物因缺水或者污染而造成的生态灭绝,以系统化科学管理的方法,把控下游河道水位,防止断流,监测下游农垦区域的灌溉面积及可用计划水量,有效应对洪水期/干旱期水量的储蓄、调度以及下泄。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委员会、水务部门、流域管理局等根据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年度、月度水量调度方案的制定,包括洪水期以及应急水量的调度计划或者预案。那这些数据都包括什么?用什么设备进行获取?这些数据包括雨情、水情、旱情、墒情、水库/水电站蓄水量和用水等数据资料,主管部门或者负责单位向流域管理局报送的(取)退水量、水库/水电站蓄水量、坝前水位及进(出)库流量等相关数据及资料。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月调度水量调度期间调度水量调整的参考数据,是实时应对洪水、旱情的有力依据。蓝迪公司依据生态流量监控及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监测的功能需要,研发生产了生态流量监测装置、水位计、闸位计、雨量计、工业用摄像装置以及用于监测数据远传的蓝迪数传装置、传感设备控制的遥测设备、配套的电气控制柜,我公司的设备均通过了水利部水岩仪(WATIC)南京检测中心专项检验,并出具相关检测证书,数据采集及数传符合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通信规约,是水利部门指定用水利监测设备。在应用中,我们研发了软系统程序平台,用于接受现地传感器数据,如雨量传感数据、墒情传感器数据、水位传感器数据、断面流量传感器数据等;通过软系统平台的设备指令控制功能,实现现地设备的动作及作业,设置相关设备参数、遥测设备参数等。4G以及宽带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遥测设备和工业摄像装置,监视现地设备及作业环境情况,实时在线视频监控,动态捕捉。该系统配套软件平台,利用获取的物理数据,进行对应的数据统计操作、数据图形展示。

生态流量监控系统/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测系统,遵循蓝迪设备协议、ModBus标准协议以及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实现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平台间的无线通信网络闭环控制与通信。该系统内设备(包括网络)是蜂窝物联系统产品,可以有效的解决空间距离问题,保证旷野区域无线数传的需要,大大节约投入成本,随着北斗卫星的定位确立,我们也研制了对应的数传产品,可以实现无信号区设备数传的需要,实现天地同传,数据同步。为了方便功能的拓展及现实需要,该系统内的设备、网络、平台均预留接口,可接入省级平台或第三方系统。软系统手机APP部分用于解决现场工作人员,检测、查询、蓝牙设备配置需要,减去远程平台及现地设备作业的不便。

生态流量监控系统/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测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劳动力、解决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是现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系统的典范。在社会服务领域,可实现水量统一调度,合理配置河流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