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哈尔滨中考,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如何分配?有啥注意事项?_配额_重点高中_指标

各位哈尔滨中考生、家长朋友,大家好!近日,笔者对哈尔滨各所初中在2021-2022年中考中的省市重点高中指标分配情况,进行了盘点和梳理。文章发布后,部分家长希望笔者能够对哈尔滨现行的省市重点高中配额生政策,进行更加具体的介绍。本期《教育冷观察》,笔者就结合相关政策及家长痛点,重点为您解读哈尔滨中考录取中,省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指标分配原则,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哈尔滨省重点高中配额生分配原则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早在2008年12月,哈尔滨市教育局就印发了《重点高中招生配额生政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意见》出台的目的,是降低当时哈尔滨的择校热,促进哈尔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对哈尔滨省重点高中配额生的资格条件、配额生比例、配额生指标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均作出明确规定。

二、哈尔滨哪些省重点高中招收配额生?

哈尔滨主城区目前有12所省重点高中招收配额生,分为两个批次招收配额生。

第一批次包括:哈一中道里校区、哈三中南岗校区、哈三中群力校区、哈六中、哈九中江南校区、哈师大附中、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哈二十四中、阿城一中、双城兆麟中学;

第二批次包括:哈一中道外校区、哈三中群力校区、哈九中松北校区。

三、哪些考生具备省重点高中配额生资格?

细致梳理相关政策发现,哈尔滨中考生想要填报省重点高中配额生志愿,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考生具备报考重点高中的基本条件;二是考生拥有就读初中的正式学籍;三是考生在八年级结束前就已经在就读初中就读;四是考生应为应届毕业生。如果考生是毕业年级转学的学生,或者考生在毕业年级并未在所在学籍初中就读,而是到外校借读,则不具备省重点高中配额生资格。

展开全文

四、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占招生计划的比例有多大?

2009年哈尔滨中考,《意见》正式实施,当时确定的比例是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占各省重点高中招生统招生计划的30%。至2021年和2022年,哈尔滨省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指标已经占到各省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60%。

五、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如何分配?

按照《意见》要求,各省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指标,是按照享有填报省重点高中配额生志愿资格的毕业生数,均衡下达到各区和各所初中。

鉴于不具备省重点高中配额生资格的考生人数较少,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人数基本上是根据各所初中的毕业生人数来均衡分配的,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初中,分配到的省重点配额生指标就相对较多,反之,毕业生人数较少的初中,分配到的省重点配额生指标就相对较少。哈尔滨市全市各所初中所分配到的省重点配额生指标,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总体上是一致的。

2021年-2022年,虹桥中学的毕业生规模全市第一,这也直接导致虹桥中学所分配的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数量在全市居首。

六、配额生指标如果出现小数,该如何分配?

如果某一初中所获得的省重点配额数指标,多于哈尔滨市省重点高中数量,则用配额生指标除以重点高中数量,所获得的商就是这所初中所获得的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不能整除部分,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其中各省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指标。

如果某一初中所获得的省重点配额数指标,达不到哈尔滨市省重点高中数量,则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其中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指标。

当配额生指标分配出现小数时,按照《意见》制定的原则,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如果某一初中配额生指标不足0.5,可以与办学水平相近的初中共用一个配额生指标。

七、配额生录取分数,会比省重点统招录取分数线低多少?

《意见》中明确,省重点高中配额生录取分数可以在该省重点统招录取分数线下20分之内,在此范围内择优录取,近年来,这一标准已经调整为省重点统招录取分数线下25分之内择优录取。

如果某一所初中,在某一省重点高中低于统招分数线25分之内,配额生指标没有录满。那么该初中剩余的省重点高中配额指标就会收回,由市招生部门在该初中所在区范围内,按照考生的配额志愿进行统一补录。

八、配额生录取分数,会比省重点统招录取分数线高吗?

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发生在学霸比较集中的民办或公办强校,在实力一般的公办或民办初中则不易发生。

举例来说,小明同学是风华中学的应届毕业生,他的中考一志愿报考哈师大附中,配额志愿报考哈六中。如果小明一志愿没有被哈师大附中录取,那么他会进入哈六中配额并被录取,那么小明作为哈六中的配额生,其中考成绩可能会比哈六中统招分数还要高。

以上信息供哈尔滨中考生及家长参考,在下一期《教育冷观察》中,笔者将对哈尔滨中考中,市重点高中的配额生政策进行解读和梳理,期待您的持续关注。本文由《教育冷观察》原创,如需转载,请与笔者联系,侵权必究。欢迎您关注笔者,对笔者文章进行点赞、吐槽、转发、评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