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蓝绿车牌要合并?不实_新能源_汽车_联会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明年中旬,上海的蓝绿车牌要合并,后续不再发放新的绿牌”,还提到“相关政策有6个月过渡期,绿牌用户补交牌照费用就可转换成蓝牌”,引发广泛关注。魔王拍牌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网站等新能源车牌政策的制定发布平台,并没有发现任何与网传政策有关的消息。

据悉,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近日在参加上海“民生访谈”活动时明确表示,电动车牌照政策在今年年底前肯定不会有变化,还是免费申办,至于明年采取什么政策会重新研究。“牌照是公共政策,若有变动会经过非常审慎的决策。对于插电混动车型来说,免费牌照去年年底就已经到期了;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牌照还是免费的,申请就可以免费办理。”吴金城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正在积极布局更便捷、更高效的充电设施网络。去年年底已累计建成充电桩69.7万个、换电站120座,车桩比为1.4∶1,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后续将加大建设力度,到2025年建成标准桩约60.5万个、换电站300座,满足1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现在面临着车辆增加和道路承压加大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免费拿到电动车牌照,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路越来越拥堵,大家的体验感又会有所下降,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吴金城说。

取消新能源汽车的 " 特权 "

事实上,早在 2022 年 12 月,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就曾建议取消绿牌,不过并没有引发舆论关注。此次乘联会向有关部门建议合并蓝牌绿牌不知怎么就上了热搜?言归正传,蓝牌和绿牌相信各位车友都不陌生,分别对应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从 2018 年全国开始使用绿牌算起,到现在也就差不多 5 年的时间。

当初之所以推出绿牌,是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购车和用车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多项 " 特权 ",比如大家最为熟悉的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和不限行,在今年之前,绿牌车辆还能享受" 国补 "。此外,在一些城市,绿牌车辆还可以享受高峰期走公交车道和市政车位免费停放两小时的 " 特权 "。

有网友直言 "不限行是买新能源车的刚需之一",还有网友表示 " 就是因为有优势才放弃油车,都平等了,谁还用电车 "。而此次乘联会提出的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旨在 "统一路权",取消新能源汽车的优待政策,和燃油汽车一样交税,一样限行。

新能源车主 " 白嫖 " 道路资源?

屏幕前的老司机一定知道以前有一项费用叫做养路费,不过后来这项费用被加进了油价里,不再单独收取,也正是因为如此,有网友认为新能源车主在" 白嫖 " 道路资源。因为养路费等费用算在了油价里,而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加油或者很少加油,相当于免交或是少交了养路费等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全部由燃油汽车车主缴纳了。

这部分网友的观点乍听之下确实没毛病,不过话又说回来,新能源车主也要承担更高的贬值率、更多的续航打折和比同级别燃油汽车更贵的购买价格,其实便宜也没占到。如果蓝牌和绿牌真的合并,那么新能源汽车势必也会开始收取诸如养路费之类的费用,到时候是单独收取还是加在电价里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销量暴增成改革契机?

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在今年 1-2 月整个车市销量同比下滑 15%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逆势增长 20%,成为了细分市场中的黑马。整个 2022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65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 27.6%,这意味着每卖出 10 辆新车,起码有两辆是新能源。预计 2023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50 万辆 ,渗透率将达 36%。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暴增似乎成为了乘联会提出合并蓝牌绿牌建议的契机,要知道当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先生还曾为了给新能源汽车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奔走呼吁。其实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对绿牌政策收紧,比如上海从今年 1 月 1 日起不再给 PHEV 车型赠送绿牌,广州对新能源汽车实行 "开四停四" 措施,海南将对新能源汽车收取 " 养路费 " 等。

其实国外一些地区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对新能源汽车的优待,比如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从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针对新能源汽车征收里程税,PHEV 车型为每公里 2.5 美分,纯电车型为 2.0 美分(一年后分别上涨了 0.1 美分),有点类似国内以前的养路费。

网友:韭菜熟了

对于乘联会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网友们的反应还是比较一致的。有网友评论道:" 春天来了,韭菜熟了,能包饺子了 "。还有网友搬出了阴谋论,认为 " 是国内销量被比亚迪超过之后大众坐不住了 "。还有网友留言 "上海花十万上蓝牌,跟不花一毛钱的绿牌共享路权…… "

顺带提一下,有网友提出合并蓝绿车牌是上汽大众的主意,其实也没什么依据,虽然上汽大众是乘联会的会长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发起单位(而且很多车企都是会员单位)。另外说一下,乘联会是国内乘用车企业销售部门之间的一个联席机构,并不是一个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

写在最后

其实客观来讲,新能源汽车享受的优待政策本就是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吸引消费者购买,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熟,消费者也已经接受新能源汽车,政策上是否优待,已经不那么重要。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没了政策的 "buff",能否和燃油汽车同台竞技。如果蓝牌绿牌合并,你会买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