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妻记》全集(名字含义)_监制_花灯_楚剧

本文目录

  • 名字含义
  • 云南花灯剧的云南花灯剧简介
  • 吴昭娣在楚剧表演方面有什么成就
  • 结婚要准备的三戒是什么
  • 1996年香港电视节目表
  • 扬剧的由来

名字含义

柏杨是写小说出名的,他的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不高,尤其是他最初为了出名的小说,简直就是胡堆乱砌,废话无穷。
柏杨也是个多产作家,是台湾第一个因杂文而声名大噪的人,他的杂文富有幽默,文字灵活,数量庞大,涉及的内容 极为广泛,有谈人生、文学、宗教、爱情等等。不过,他的话有些也过于偏激,有些话也不太正确。
柏杨因弄笔入狱十年,遭受过逮捕,拷打、凌辱、囚禁,这是国民党蒋介石等小人的过错,是残酷无人性的表现,文人是社会的中坚,迫害文人是可耻可鄙的,李登辉曾在两次讲演中强调:
柏杨事件,以后再不会发生!
柏杨也算得上是一个诗 人,他的诗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他冤枉入狱的事已注入了他的诗中,在《冤气歌》中说:“天地有冤气,杂然赋流形。在下为石板,在上为石顶……”
今 日,我来列出柏杨文中我认为较好的一些话语。
1、用孝不孝去观察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准确性。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是拿定主意不孝他父母的,而是自私心太重,以致心窍全都酱住。一个厚道恕道的人,用不着到处打听,他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儿女,不容易恨心背叛他的朋友,也不容易 恨心背叛他的国家,--《活该他喝酪浆·古孝道与新孝道》。
一个厚道恕道 的人,不容易恨心背叛他的朋友,也不容易恨心背叛他的国家。
忠孝有时不能两全。三国时徐母骂其子:“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
2、凡是新的,固然不一定是好的,是有价值 。但是,凡是好的,有价值 ,却差不多都是从新的中产生。新,含有追求理想和开创天地的因子。--《活该了喝酪浆·牛仔裤和长头发》。
新,含有追求理想和开创天地的因子。
3、无论如何,妻助夫成功也好,夫助妻成功也好,都是一种危险的投资。--《降福集·山阴公主万岁》。
若是丈夫能成功,切记宋弘一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若是妻子成功,最好也不要做忘本之人。“富易妻”和“阔易夫”都是不值得赞美的。
4、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人几乎全部负担起“不贞”的责任,一说到贞操,准是指女人而言,如果说某先生不贞,定有人连嘴都要笑歪。--《降福集·有点异样》。
有一笑话,一人笑问其友借妻一用,其友说:“只要你有本事,那东西在她身上,她站着带稳,坐着压稳,她肯我没意见!”
5、盖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文化追求的最高标准是啥乎?曰:“真善美”,美占第三,也是真和善的总结。它不但包括内在的美,也包括外在的美。--《红颜集·怕的原因》。
当今的一些选 美,更注重的是外在的美。我看美女,却是内才和外才一起看的,而不是只看其表,选 美选 出来的只是外在的美女。
美女多在明星中,才子多在文星中。我这里的美女是指美丽的有才华的女人,对社会人群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女人,如出色的女歌星、女影星、女文星、女科学家等。
我这里的才子是:才是天下之才,子是上帝的孝子。
我这里的明星是指明亮的星星。明星包括文星、政星、歌星等,文星却单指文学创作上出色的人,如汪国真、曹雪芹、罗贯中等。
6、柏杨先生不相信神仙,但却相信命运。命运跟神仙无关,它只是人生过程中不受人自由意志控制的一种事件的总和。所以,问题不在于信不信,而在于它存不存在,如果它根本不存在,信不信是宗教范围,打一百次架也说不清。如果它存在,那就超过了宗教,而成为人生的态度问题。是向它双膝下跪,听候宰割凌迟乎?还是烧香拜佛,求它手下留情乎?还是破口大骂,三字经倾盆而出乎?抑是面对面地向它挑战。--《活该他喝酪浆·再一个尊严的榜样》。
很多人都 相信命运的。我是半信半疑。

云南花灯剧的云南花灯剧简介

云南过去称演花灯为“唱灯”,也称“簸箕灯”,言其在广场围成圆圈演出。历史上,花灯演出多为灯社,会火,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就演花灯。元谋的红岗花灯,据说可推到明万历年间(1573-1642年);玉溪花灯,据说也可推到明代。清雍正时,吴应枚在《滇南杂咏三十首》中的一首诗中写道:“呜咽芦笙和口琴,依稀声调杂南音。新腔草竿何许打,莽仗于今尽革心。”原注有“芦坚、口琴,野人乐器;打草竿,曲名,男妇俱能歌。”可知,当时打草竿(即打枣竿)已在滇南一带传唱,并用民族乐器伴奏,且“男妇俱能歌”;“依稀声调杂南音”则反映外来曲子,正处在演变过程中。据有关资料记载,清顺治年问(1644-1661年)昆明附近的花灯歌舞演出,已较普遍。
作为花灯剧,则晚于花灯歌舞。从较早的一些花灯剧目的内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间成书的《缀白裘》中找到蓝本。如花灯剧《补缸》、《凤阳花鼓》和《乡城亲家》,分别源于《缀白裘》第6集的《买胭脂》、《花鼓》和《探亲》、《相骂》;而花灯剧《借亲配》、《瞎子观灯》则源于《缀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灯》、《闹灯》。由此推之,作为花灯剧的出现,大约不会早于乾隆时期。因当时正是我国西部的许多民间戏曲兴盛的时候。

吴昭娣在楚剧表演方面有什么成就

1950年9月,有演戏潜质的吴昭娣在父母亲的陪伴下考入中南戏曲学校,9岁的吴昭娣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机灵聪颖,一下便被校长梅兰芳和任教的高百岁相中,将其录取为京剧科学员。

吴昭娣走进戏校后如鱼得水,在金碧艳、茹富兰、王福山、刘玉琴等老师的指导下,刻苦练功,认真学戏,在青衣、花旦、武旦等行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称赞她“好学好练,好唱好演,进步快。”后来,吴昭娣又得到了高百岁、陈鹤峰、杨菊萍等名师的指点,使其技艺更有长进。

1951年国庆前夕,梅兰芳、程砚秋、言慧珠等艺术大师准备为庆祝新中国诞辰周年登台演出,他们均挑中了吴昭娣为其配戏。

吴昭娣有缘为梅兰芳配演了《洛神》剧中的“小花神”,为程砚秋配演了《锁麟囊》剧中的“宝儿”,为言慧珠配演了《太真外传》剧中的“小花仙”。吴昭娣的表演淳朴天真,受到艺术大师们的交口称赞。

1952年楚剧奠基人沈云陔一下便相中了以吴昭娣为首的数名学员,于是组建了楚剧演员训练班,在武汉市楚剧团内培训。从此吴昭娣在沈云陔、关啸彬、严南方、段殿坤、熊剑啸、杨少华、余少君等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楚剧艺术的攀登。

吴昭娣跟沈云陔学演了《断桥》、《杀狗惊妻》、《绣鞋案》、《当铺认母》、《秦香莲》、《吕蒙正》、《陈三两》、《杜十娘》、《二度梅》、《李三娘》、《赵五娘》、《宝莲灯》、《白蛇传》等戏;并一直跟关啸彬配演《三滴血》、《粉妆楼》、《二度梅》、《白蛇传》、《李三娘》、《宝莲灯》、《秦香莲》等戏,使她的技艺日益精进。

1955年7月,14岁的吴昭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省楚剧团。自1955年至1961年年间,吴昭娣先后演唱了《拾玉镯》、《审诰命》、《九相公闹馆》、《讹舅子》、《借妻》、《拾玉镯》、《打孟良》等戏。

后来,吴昭娣经过30多年的精心锤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吴派”艺术。

吴昭娣的戏路宽,凡女行的花旦、青衣、老旦、彩旦、武旦的戏,都能胜任。她演彩旦,泼辣风趣;演花旦,缠绵悱恻;演老旦,深沉博厚;演青衣,大派刚健;演武旦,打斗利索。

吴昭娣在其几十年的楚剧生涯中,塑造了楚剧中一个又一个不同风格、各具性格的艺术形象。其中有花旦戏《百花赠剑》、《葛麻》、《打金枝》等;青衣戏《审诰命》、《庵堂认母》、《白扇记》等;老旦戏《打金枝》、《秦香莲》、《沙家浜》等;彩旦戏《贺端阳》、《诗学钱》、《江姐》等;武旦戏有《杨排风》、《大刀王怀女》、《樊梨花》等。

吴昭娣的嗓音继承沈云陔的唱法,融合李百川的唱法,借鉴关啸彬的吐字行腔,擅长用真假嗓,在唱情的基础上以唱“人”为基本出发点。

吴昭娣认为每个戏的主人公有不同的身世与命运,其思想灵魂与性格不可能是一致的,而每个戏所赋予主人公的必有一个戏剧危机,这个危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主人公的性格发展。她每演一戏每演一人,都要琢磨“戏脉”所在,即琢磨人物的思想与性格所在,然后再确定对这一人物如何唱如何演。

吴昭娣把握这一戏脉后,在唱腔上使用一般规律“唱曲字当先,字正腔始圆,腔必跟字走,字应在腔前”外,还为该剧设计了特殊的唱腔,使用了“字断音不断,音断情不断”的唱法。

吴昭娣在博采前辈技艺之长的同时,还善于发展和创新,用以表现、张扬吴派艺术的个性和特点。如《白扇记》黄氏的出场,过去大多采用“转幕出场”,即双手作怀抱月式,斜背对观众,向右走弧线行至九龙口亮相,然后抖袖起唱,以表现青衣端庄沉静的仪态,也照顾了观众欣赏演员的身段美。应该说这样的出场是历代艺人经过艺术实践,琢磨出的很有价值的表现形式。

在吴昭娣所演的角色中,最让人称道的是她的彩旦戏。在所演的《王婆骂鸡》、《贺端阳》、《拾玉镯》、《九相公闹馆》、《讨学钱》和《江姐》一组彩旦戏中,她都风趣泼辣,把人物演到了极致,让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吴昭娣在艺术上是认真的、进取的,她一步一步向艺术家行列迈进。而当人们称她的表演艺术为“吴派”艺术时,她自己却谦虚地说她是“无派”艺术。

其实,“无派”正道出了吴昭娣艺术的真谛,她博采各剧种之长,从师也不拘泥一人一宗,真正做到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艺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真谛,才将“无派”化为了“吴派”。

结婚要准备的三戒是什么

结婚要准备的三戒就是结婚戒指,手链,手镯,项链,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多准备一些,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总之,准备的越多越好

1996年香港电视节目表

TVB1996年
02月05日天地男儿65集 (郑少秋--徐永邦.古天乐--叶承康.张智霖--罗子建.宣萱--张雪凝.陈松伶--方巧蓉)监制:戚其义 主题曲《从不放弃》演唱:郑少秋
02月19日河东师吼20集 (陈季常--廖伟雄;柳月娥--关咏荷;苏东坡--林家栋;卢小蝶--傅明宪;秦少游--陈嘉辉;苏)监制:邝业生
03月18日聊斋40集 (分《侠女田郎》《秋月还阳》《流光情劫》《翁婿斗法》《古剑幽灵》《狐仙报恩》)监制:刘仕裕&周令刚 主题曲《隔世情》主唱:彭羚
04月19日武当张三丰20集 (关礼杰--张三丰.梁佩玲--完颜容若.曾伟权--洛峻山.)监制:杨锦泉
05月06日天降财神20集 (欧阳震华--财神/杨济才.陈妙瑛--欧阳贞德.郭晋安--杨西就.徐濠萦--林琳.)监制:萧显辉
05月06日900重案追凶 25集(朱承开--温兆伦.王一正--吴启华.林茜--宣萱.周丽云--张凤妮.)
05月17日隋唐群英会20集 (分《绝代双雄》《风尘三侠》《瓦岗寨风云》《义师勤王》)
06月03日盏鬼老豆15集 (廖伟雄.林其欣.马敏儿.龚慈恩.许绍雄.张崇基.张崇德.洪朝丰--刘志远)
06月10日廉政行动组20集 (郭富城--杨大志.吴毅将--游乐生.朱茵--赵咏儿.关咏荷--梁小敏.)监制:徐正康
06月24日笑傲江湖40集(令狐冲--吕颂贤.任盈盈--梁艺龄.岳灵珊--陈少霞.林平之--何宝生.)监制:李添胜
07月08日孽吻20集 (罗嘉良--张文伟.陶大宇--郭家宝.郭蔼明--蒋莹/蒋荞.王伟--蒋耀东.梁小冰--蒋莉.)监制:潘家德
08月05日缉私群英19集 (王喜--章浩辉.欧阳震华--叶天华.谭小环--方尚怡.陈妙瑛--阮木芳.海俊杰--陈健文.河国荣.王青.陈曼娜.陈荣峻--余锦山)监制:张乾文
08月19日五个醒觉的少年 15集 (邓一君--高伟.邝文洵--吕文正.蒋克--石油气.张崇基--大飞)监制:徐正康
09月02日新上海滩40集 (许文强--陈锦鸿.丁力--林家栋.于镇海--郑少秋.苏七巧--郑裕玲.冯程程--陈松伶.顾清华--张可颐.)
09月16日僵尸福星20集 (元华--庄天.陈晓东--梁东.张国强--董兆匡.曹众.苏玉华--小玉.)监制:庄伟建
10月07日阖府统请30集 (王喜--游自德.袁洁莹.郭可盈.张兆辉.魏骏杰.刘家辉--罗四季.梁家仁--游坚.刘江.陈秀珠.王青--权哥.文洁云--权嫂.张锦程--游自强.)监制:王心慰
10月28日O记实录 II30集 (黄日华--王志淙.罗嘉良--梁家伟.陈锦鸿--林永泰.郭可盈--伍颂莲.黎姿--方小芳)监制:戚其义
11月18日西游记30集 (张卫健--孙悟空.江华--唐三藏.黎耀祥--猪八戒.麦包--沙僧)监制:刘仕裕
12月09日地狱天使20集 (张可颐--区学儿.陈启泰--赵抱石.苏玉华--周芷珊)监制:李艳芳
12月30日有肥人终成眷属 20集 (郑则仕--何家邦.陈锦鸿--何家乐.傅明宪--何嘉嘉.李绮虹--田润好.刘雅丽--来喜.)监制:周华宇
廉政行动1996 20集(狄龙.郭蔼明.廖启智.陈法蓉.徐锦江.刘锦玲;分《飞越关卡》《另类游戏》《青云梦醒》《证物》)
ATV96
01.1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姚小蝶--邓翠雯.沈家豪--江华.马莉莉--鲍起静.蓝凤萍--万绮雯. Donny--蔡济文.金露露--蔡晓仪.刘达生--林祖辉.洪莲茜--商天娥.
03.04《飘零燕》(20集)黄淑仪--汤秀琼.左诗蓓--叶宝燕;监制:冼志伟
04.15《千王之王之重出江湖》(30集)谢贤--龙四.刘松仁--李抑.米雪--岑小津.叶童--阮明透.杨恭如--雪儿
04.15《再见艳阳天》(105集)陈秀雯--谢秀巧.马景涛--贺生.邓萃雯--文凤.商天娥--佩佩.邵美琪.林韦辰监制:杨绍鸿
09.02《黄飞鸿》(26集)赵文卓.邵美琪.莫少聪.郑则士.罗慧娟.
10.07《僵尸道长II》(50集)毛小方--林正英.黑玫瑰--商天娥.虾米--郑柏林.郁达初--林文龙.小海--孟海.雷秀--文颂娴;分《鬼太后》《飞降勾魂》《灯蛾扑火》《戏班冤魂》《转世灵童》《大魔神》;主题曲《天涯孤客》巫奇演唱;监制:萧键铿
12.16《亲亲,亲人》(40集)李婉华.甄志强.王薇.谢雪心.黄允材 监制:龙绍基
12.30《月光 肥牛 小鬼头》(20集)洪金宝.恬妮.林炜.唐丽球.任贤齐.赵擎.张国栋.李美玲.张馨月
《999谁是凶手》(10集四单元)欧锦棠--毕家勇.万绮雯--林静娴.容锦昌--郭子伟.杨泽霖--江叔《碎尸疑云》《情义心》《奸情》《一屋廿三伙》监制:谭朗昌
《飘零燕II之孤星泪》(20集)黄淑仪--汤秀凉.秦沛.左诗蓓--小燕.李香琴.文颂娴.王薇.庄静而.鲍起静.戴梦梦--假小燕.万绮雯(客串)--长大后小燕 监制:冼志伟
《坊间传奇》(22集)分《玉堂春》《八喜图》《花蕊夫人》《借妻记》《玉弓缘》《冷暖人间》《玉葵宝扇》《甘戴绿头巾》监制:梁天
《不易受伤的女人》(又名《女人啊!女人》)(20集)宫雪花.汤镇业.黎思嘉.黄允材.南红.斑斑.王玮楹.麦基;监制:邓伟雄
《一人有一个理想》(4集)夏春秋--Daddy;许芬;刘志荣--大哥;宫雪花--大嫂;万绮雯--二妹;宗杨--阿健;蔡济文;南红 监制:赵汝强
《乱世豪情》(15集)邵仲衡.庞秋雁.张琪.李云鹃.郭昶.高蓓蓓;监制:箫笙&赵成海;香港破天荒首套全中国实地取景之古装电视剧。

扬剧的由来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补缸》、《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亲》等剧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臧雪梅等。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扬剧的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为调名,如〔探亲调〕、〔补缸调〕等;来自“扬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妆台〕、〔满江红〕、〔剪靛花〕、〔银纽丝〕等;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编成新曲。扬剧的脚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脚尤为突出。传统剧目有300多个,绝大多数是用幕表演出的传说故事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现代戏有《夺印》、《黄浦江激流》等。著名演员有高秀英、金运贵、王秀兰、石玉芳、华素琴、顾玉君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