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我国近代的哪些“行业之父”,给一个民族的崛起带来曙光
- 中国30位之父是谁
- 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 中国有什么之父,都是谁
- 结合范旭东的事迹思考“商之大者”之大含意
- 范旭东的逝世
- 范旭东的人物简介
-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 范旭东的制精盐
我国近代的哪些“行业之父”,给一个民族的崛起带来曙光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在各个领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奠基人和先驱者,他们是行业内的领路人以及开创者,中国近现代化进程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们被称作为“行业之父”,并因此而闻名。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广东汕尾人 ,出生于1926年,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于工作需要, 黄旭华遵循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家人都不知道他的正式工作,他的事迹直到多年以后才为人熟知。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浙江鄞县人,1902年出生,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
童第周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后在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任教,主要从事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以及鱼类胚胎发育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先河。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范旭东,湖南湘阴县人,民国时期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化工科学研究的先驱。
范旭东早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后来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永裕盐业公司、信孚盐业运销公司研究开发了联合制碱新工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
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出生于江苏常州,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是个传奇人物,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所涉及的领域涵盖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等行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就读美国康乃尔大学、卡耐基理工学院,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后又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
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邓稼先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一直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因在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在北京逝世。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字眷诚,号达朝,出生于广东省广州,首批留美幼童,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留美时就读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负责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首创“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江苏扬州市人,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
束星北先前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之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后来在海洋物理研究上颇有建树。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回国后在“两弹一星”、应用力学、物理力学、航天与喷气、工程控制论等方面都是先驱型人物。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巨大,建树颇丰。
中国地理、气象学之父——竺可桢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竺可桢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回国后担任过浙江大学校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是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的专家。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 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知名数学家。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的知名数学科研成果“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都是以华氏命名。
中国遥感之父——李小文
李小文,四川自贡人,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 , 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李小文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过地理学博士学位,后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出生于辽宁瓦房店,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早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担任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中国百货业之父——马应彪
马应彪,广东广州人,中国第一家现代百货公司创始人,先施百货公司的创建者。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
容闳,原名光照,号纯甫,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促成了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建成以及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
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参与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冯如,号鼎三,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从小随父亲到美国谋生,1907年美国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研制飞机,于1909年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对中国航空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卢鹤绂,字合夫,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曾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最早期的原子核壳模型。
中国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
杨仙逸,字学华,号铁庵,出生于美国夏威夷,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
杨仙逸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支飞机队,筹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并领导了航空和飞机制造工作。
中国原子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钱三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后任职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30位之父是谁
具体如下: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超级稻之父---杨守仁
中国航天/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卫星/北斗之父---孙家栋
中国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中国地理、气象学之父---竺可桢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中国遥感之父---李小文
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国航空之父---冯如
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了解有哪些人吗
对于关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我了解的还是有很多人,其中我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他是世界的名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所做出的成就。除了他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他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加发明家以及炸药的发明者,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没有人是不会不知道他的存在。
诺贝尔他曾经拥有一个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而在他死之后的遗嘱里,他利用自己最大的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甘油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是十分的重视工业实践。一生当中深获得了技术发明专利255项,并在欧洲,美洲,亚洲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我十分的敬佩他。
除了诺贝尔这个人之外,我还提到了一个人叫范旭东,范旭东他是中国的化学工业之父,是中国的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范旭东生活在西方列强的侵入的时代,在当时范旭东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疾病而去世,只有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下影响着他,他十分的努力,与他从小也养成了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能国家做出许多的贡献也是十分厉害的。我们就应该学习他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对于工业与化学部分的世界之父,还是有很多的,而我最喜欢的两个人还是诺贝尔和范旭东。
中国有什么之父,都是谁
1、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2、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3、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参与了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
4、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卢鹤绂(1914.6.7-1997.2.13),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5、中国航空、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6、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1983年10月30日),江苏扬州市人。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7、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8、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9、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0、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其实还有很多领域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小编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他们都是国之巨匠,是让我们尊敬的人。
结合范旭东的事迹思考“商之大者”之大含意
范旭东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工业的振兴,殚精竭虑,催生出中国的化工产业。“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
范旭东的逝世
范旭东性格直率坦荡,不假掩饰;事业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终因操劳过度,致积劳成疾。1945年10月2日,范旭东突患恶疾(据称急性肝炎),10月4日下午三点溘然长逝,终年62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前进”。正在参加重庆和谈的蒋介石和毛泽东中止会谈,一同前往沙坪坝范旭东的家中凭吊,毛泽东亲笔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挽联。
范旭东所处之世,中国贫穷积弱,四周列强环伺,正面临着主权分裂、军阀割据乃至亡国亡种的严峻形势。他生于中法战争前夕,离国留学时正逢庚子事变,返国本值清室逊位民国新立,然而政权甫又落入北洋军阀手中。创业过程中屡受外国垄断资本、旧盐业者封锁阻挠,曾遭奉系军阀李景林绑架勒赎。奋战二十余载,永利纯碱畅销海外,也正是范旭东鼓励了侯德榜将联合治碱法的制造工艺公布于世。
然而1949年后,与其他民族资本的境遇相同,在大陆“久、永、黄”集团被公有化,范旭东随后也批为“反动资本家”。人们逐渐只知道化学家侯德榜和联合制碱法,却淡忘了这背后的最大功臣、纯碱一词的创造者—范旭东。如今中国的历史课本中对范旭东的评价逐渐上升。
范旭东的人物简介
范旭东,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中国重工业之父”。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股本5万元。他在塘沽的渔村开始研制精盐,很快令纯度达到90%以上,久大以海滩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品种主要有粒盐、粉盐和砖盐等,传统制盐方法生产出来的粗盐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上世纪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公司錏厂。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幼年丧父,随母谢氏和兄长范源濂到长沙定居,生活十分贫困。曾一度投身保节堂,靠这个“慈善事业”机构供养度日,这使范旭东幼小心灵中种下了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根苗。范源濂曾与蔡锷同时就学于梁启超主讲的时务学堂,因学习勤奋,深受梁启超爱护,得发兼理学堂事务,半工半读,以赡养老母和培育幼弟读书。
范旭东在兄长帮助下,于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他潜心学习,与日本同学同住、同食、同学习,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感受很深,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他看到日本发展快,以强凌弱,先后战胜中国和帝俄后,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向往祖国富强,常以艰苦卓绝、勤劳勇敢的作风要求自己,身体力行。
范旭东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专科助教。1911年回国,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但由于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两个月后辞去了工作。不久,被派赴西欧考察英、法、德、比等国的制盐及制碱工业,收获很大。回国后,历尽艰辛,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在此基础上,范旭东为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愿望,又着手制碱工业,于1917年开始创建永利碱厂。碱厂开工之初,生产很不正常,在侯德榜等一批技术骨干的努力下,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于1926年实现了正常运转,生产出优质纯碱。
为了进一步发展盐业,范旭东于1926年至1927年,又先后在青岛开办永裕盐业公司,在汉口开办信孚盐业运销公司。在永利碱厂略有盈余后,范旭东于1933年12月着手创办永利碱厂。该厂于1934年7月在南京长江北岸六合县境内的卸甲甸动工,1937年2月5日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抗战期间,范旭东继续在大后方创办实业。1938年7月,在四川自流井开办了久大自流井盐厂。同时,又在四川犍为县五通桥开办永利川厂。在办厂过程中,范旭东积极支持侯德榜等人革新苏尔维制碱工艺,于1943年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
抗日战争胜利后,范旭东正准备派员分赴久大、永利、永裕等厂接收原有财产之时,突然身患急性肝炎,经医治无效,于1945年10月4日与世长辞。对范旭东的逝世,社会各界深感痛惜。
当时正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亲往南园吊唁。
1945年10月6日,重庆《新华日报》报道了范旭东逝世的消息,又在同月21日发表了许涤新的悼念文章,表彰范旭东对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作出的贡献,痛悼失去“一位可以携手为中国经济建设而奋斗的友人”。
1945年11月14日,由22个团体发起在重庆江苏同乡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有吴蕴初、侯德榜、阎幼甫、郭沫若、沈钧儒、章乃器、胡厥文等。郭沫若的挽联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世不能语”。胡厥文的挽联是:“建国方新,忍看工业有心人溘然长逝;隐忧未已,何图生产实行者弗竞全功”。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是谁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毛泽东曾说:“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4个人,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纺织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其中,范旭东是湖南湘阴人.他怀抱实业救国的抱负,一生致力于兴办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创办了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南京铔厂和黄海化工研究社,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的空白.
范旭东的制精盐
1914年冬天,31岁的湖南青年范旭东独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这里的海滩边盐坨遍地,如冰雪一般,无边无际。他目睹此景,显得有点激动。日后他对伙伴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雄心,未免太没有志气了。”
这是一个外表温和而内心倔强的南方人,他的兄长范源濂曾任袁世凯政府的教育总长,世家渊源原本可走辽阔的仕途或成为一个轻松的官商,他却甘心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投身于艰辛的民族工业。早年,他被家人送到日本读书,一个日本校长对他说:“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此言,刺激了他的一生。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后,他随即回国,立志于复兴中国的盐业。
自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就对盐、铁实行专营,中国人虽然守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食用的盐却仍是土法制作的粗盐,效率低,纯度低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料;而在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实际上,制作精盐并不难,成本也不高,只是中国当时缺少化工人才,无人涉足。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
范旭东1914年从欧洲回国后,决心首先发展精盐生产。他积极研究精盐生产技术,着手筹办久大精盐公司。当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南部等地,食盐运销由官商合伙垄断。盐商挟资财,勾结官府,左右盐政,鱼肉人民。优质精盐全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为了对抗弊政,活跃经济,范旭东决心自制精盐,销往天津、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汉口、长沙、宜昌等通商口岸及其他各地。他与担任过盐务署长的景本白合作,向政府提出了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的申请。消息传开,即遭到旧盐商的反对,但社会舆论极力支持,当局不得不予以批准。
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范旭东亲笔设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海王星”。
久大精盐很快遭到国内外盐商的围剿,日商在报纸上散布“海王星”有毒的谣言,英国驻华公使甚至企图用军舰封锁天津港,阻止运盐船出港,国内的盐商更是群起攻伐。数百年间,全国的食盐产销历来由官商合伙垄断,江淮大盐商们左右着盐的价格,他们形成了一个庞大而错综的利益集团,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政府都不敢轻言改革。范旭东一出,显然将颠倒现状。久大精盐在很长时间内无法销到长江以南。1917年,久大精盐销出1万担,1923年增加到4万多担,1936年达到顶峰,约50万担。
久大精盐公司(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于1913年开始招股集资筹备,1914年由景本白任董事长,范旭东任总经理,在天津塘沽正式建厂,以海滩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制成精盐。创办之初,集资共5万银元,10年后股本扩大到250万银元。
久大精盐问世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业务发展极快,各地经销分店只做批发,不做零售,随运随销,获利可观。开业后两年中,股东除领取股息外,还分得相当于股金两成至三成的红利。范旭东因此赢得股东的信任,成为民族工商业界崭露头角的人物,也为以后创办永利碱厂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旧盐商集合朝野势力,经年累月与久大纠缠,初则企图连根拔掉久大,以便他们卷土重来,垄断盐业;继则挟其雄厚经济实力,联合运销同业组成“准南公所”,与久大争夺市场。范旭东便与经营精盐的同业组成“精盐公会”与之对抗。景本白出任第一届“精盐公会”会长。
久大公司事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官僚、军阀的注目。当时,奉系军阀驻天津司令李景林,曾以筹军饷为名,行绑票勒索之实,要范旭东捐军饷20万元。遭严词拒绝后,李景林下令扣留范旭东,并派人到久大以范旭东的性命难保相要挟。后经范源濂找人斡旋,并由久大公司背着范旭东筹款8万元送去,他才脱险归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