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94岁任继愈养生秘诀:3个“土方”,福寿安康?任继愈在中国文化中,“九”代表着“跪”_中国_哲学史_馆长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任继愈 中国 哲学史 馆长

本文目录

  • “一代宗师”94岁任继愈养生秘诀:3个“土方”,福寿安康
  • 任继愈在中国文化中,“九”代表着“跪”
  •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大概内容
  • 任继愈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 国际易学联合会的理事成员
  • 国学大师任继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历任馆长
  • 任继愈同志简介

“一代宗师”94岁任继愈养生秘诀:3个“土方”,福寿安康

1

第一个“土方”:闭目养心。

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任继愈享有94岁高龄,背后自然有他方法。他曾经分享过这样一套保健延寿心得:“养心第一,养身第二;神养第一,药疗第二;自疗每一,求医第二。”

心,是一个人的君主,一个人的帝王。

心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人生的方向,也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把心养好了,身体很多病不药而愈;

心若养不好,再健壮也是行尸走肉。

任继愈先生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任老一生崇尚“闭目 养生 ”。

阿杜有一首歌这样唱到: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天黑了。正好可以去神游三山五岳,万古星辰;去观海听涛,触摸天籁。

俗话说,两眼一闭,爱咋咋地。关上眼睛的大门,世界与我无关。

闭目静心 ,抛开身边的诸事纷扰,车马喧嚣,在心中修篱种菊,坐看云起。

所有的头晕脑涨,胡思乱想纷纷凋零,变成河底的泥沙,闭目端坐,万籁俱寂;心平气和,万象清晰。

任继愈先生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闭目静坐,十分钟,半小时,都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久而久之,可获 健康 长寿。

把心养好了,一切都好,山青水绿,百花盛开,眉开眼笑,阳光普照;

把心捋顺了,一切都顺,桃红梨白,春风得意,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2

第二个“土方”:哲学为根。

有人说,哲学是智慧的科学。

智慧,从来不在夸夸其谈的嘴上,而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上。

我一个青年,在大学毕业以后,准备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因为夜里听到母亲的一声叹息,就改变了主意。

他偷偷应聘了一家公司,并且顺利过关,不久就拿到了offer。他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一句歌词,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

虽然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却感觉自己做对了。当他第一次把月工资捧到母亲面前的时候,母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也无声无息。

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聚到了一起,谈及工作,他说了自己所在公司的名字,世界五百强,大名鼎鼎,他觉得也不算栽面儿。
谁知道,一位长辈只是用鼻子哼了一声说,说了半天,不就是跑保险的吗?

村子里跑保险的人很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文化低,逢人点头哈腰,满面堆笑,完全就是低眉顺眼的小媳妇。

他就睡不着了,夜里辗转反侧,想着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混到这样的地步,实在有点面红耳赤了。

他辞了职,背起行囊去北京。他的目标很宏伟,考取一流大学的法学研究生。

然而,两年过去了,他却名落孙山。

穷困潦倒的他,住地下室抽劣质烟,陷入一个死循环。偶然一个时间,落魄的他,遇到了自己的大学老师。

老师带他去爬山,筋疲力尽后,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他说了内心所有的苦闷。

老师说,你学的东西,并没有真懂。
他苦笑一声,说怎了可能,世间真理都在我脑子里。老师说,说到不是真懂,做到才是。

国学大师任继愈说,做好,是检验智慧的唯一标准,口吐莲花没有用,滔滔不绝没有用,当你越来越好,那才是大智慧。
3

第三个“土方”:乐观是金。

有一个科三实验,炎炎夏季,桌子上放了半杯水,请三个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甲说,怎么才有半杯水?

言外之意,多了才幸福满足,就称心如意了。

乙说,真不错,还有半杯水呢!
这就是乐观主义,凡事都能看到好的一面,暗夜深深,能够看到璀璨星辰;天涯茫茫,能够看到未来的缤纷。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很多问题在解决之后,就会出现另外很多问题,有的人白天心急火燎,夜里睡不着,越想压力越大,越想痛苦越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任继愈喜欢一种方式,闭目行悦 。

用安静淡泊,去沉淀那些生活里的抑郁忧伤、空虚失望,选一处优雅之地,脑子进入一种冥想状态。恍兮惚兮,过滤掉冗余思想,排除了沉重的杂念,心通透了,世界也就亮堂了。

所谓的复杂,大部分时候是自己想的太多,做起来一切并没有那么困难。
任继愈说,闭上眼睛冥想,往日美好的种种,再次回归内心,生命欣欣向荣,快乐生生不息,幸福源源不断。

繁忙的工作之余,或者热汗淋漓的运动之后,任继愈先生喜欢静坐,彻底放松自己,一杯清茶,一屋清净,吞吐宇宙,天地归心。

乐观,贯穿到生活的细枝末节,生命的任何角落,阳光明媚,百花盛开;山清水秀,春色无边。

任继愈在中国文化中,“九”代表着“跪”

任继愈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里面,最尊贵的数字就是九,而“九”是什么?“九”就是一个人跪在那里的样子。
跪,不是中国独有的,伊斯兰教徒祈祷的时候,就是跪姿,同时双手放在腰间两侧,大腿的上面,手心向天,手背轻轻上下敲击。
跪着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心灵的宁静,还有久违的谦恭。
我们已经习惯嘲笑别人,但却忘记了在中国的文化中,最强大尊贵的,在天地间也是卑微和无知。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大概内容

任继愈比较熟悉一些,因为大学时代我们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材就是他主编的那套四卷本的《中国哲学史》,其实这个本子还是延续北大冯友兰中哲史的写法,是老北大和社科院哲学所班底搞出来的,比北大版上下册的《中国哲学史》详尽,但没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宏大。当年年轻气盛对任继愈这套《中国哲学史》是极不喜欢的,因为阶级分析法贯彻始终,好像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南派萧捷夫、李锦全合编的《中国哲学史》有所突破,但是显然是在任继愈版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工作,而晚近的北大版教材的《中国哲学史》则烂到连古籍原文都很少引用了,真是宣告北大中哲的衰落。也后来本人对中国哲学的兴趣大不如前了,只是偶尔翻翻《哲学研究》上一些中哲史方面的论文,总体的感觉是读不懂了。往往是先列一大堆资料,甚至加上汉学外文资料、帛书、竹简等材料,但是就是搞不清他们要说什么,更有甚者,无端借来一堆西学范畴,但是运用却格劳,并不融会,处处掣肘,感觉是两张皮。最后,思想没有提炼出来,反而更混乱了。突然有一天,我收检旧书又翻了翻任继愈的那套《中国哲学史》,一口气读了大半部,感觉若除去那些唯物、唯心的话语,其原文引用时很到位的,说理也清晰明白。尤其是对难解的墨家名学、魏晋道教思想以及隋唐佛学的解读都很晓畅,这可不容易啊。其实唯物唯心之法若作为一家之言,也可以对理解思想有所助益。且历史与逻辑的春秋笔法直到今天也是汉学界的方法之一,你看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同样是将人物思想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量,只是我们学者徒用其表,未觉其实。
由于任继愈先生坚持儒家即儒教,所以 后期跳出中国哲学史,专研佛学,编修宗教学词典等,并当上了国家图书馆馆长,主要是做组织工作,完成了学者向学官的华丽转身。而且盛世修佛典,做了许多功德无量的事情。近来翻了各种新版本的中国哲学史,发现题目新颖,但是大多新瓶装旧酒,甚至是勾兑的假酒,台版的一些中国哲学史也读了些,说理还明白些,但是旧学痕迹较重。任继愈老一辈中哲学者相继仙逝了,中国哲学史却是越来越读不懂了。

任继愈的〝三不〞原则是什么

任继愈,原名任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博学多才,为人低调,视名利为浮云,一生论著无数,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
任老一生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为了远离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曾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第一条是:不过生日。他是这样解释的:“不过生日,是因为既耽误我的时间,也耽误别人的时间。”任老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哪怕是一些大寿。七十岁那年,他的学生准备给他办一个风风光光的盛宴,但被任老一口谢绝了,他说,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即使要庆祝,也应该给自己的母亲庆祝。九十岁那年,又有学生提出为他祝寿,还是被任老严辞拒绝了,理由是没有时间。在任老看来,做学问的人应该专注于学问,多创造出作品,而不是站在聚光灯下,供人们瞻仰。
任老的第二条规矩是:不赴宴请。任老说:“不赴宴请,是有些倚老卖老啦,有时国家图书馆一些必要的应酬,我就请其他馆长代劳。怕耽误时间,再说,那些场面上的客套话我也说不全。”其实,任老并不是不会说客套话,从他那些滔滔不绝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口才并不差,只是他不想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应酬上。任老曾对一些年轻人说,如果把生命比作100元钱,对你们而言,至少还有80元,而对我来说,仅剩下5毛,所以我得好好珍惜。任老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即便年逾九旬,仍然坚持学习和工作,后来他的右眼视网膜出现了脱落,几近失明,但他还是不肯放下手头的工作,继续发挥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为此,他还把书斋名由“潜斋”改为了“眼科医院”。
任老的第三条规矩是:不出全集。任老说:“不出全集,是因为我自己从来不看别人的全集。即便是大家之作,除了少数专门的研究者,其他人哪能都看遍?所以,我想,我的全集也不会有人看。不出全集,免得浪费财力、物力,耽误人家的时间。”任老的歉虚让人汗颜,在今天这个追逐名利和金钱的时代,很多人为了名利削尖了脑袋,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与任老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浮躁和低俗啊。
另外,任老也是一位不做“挂名主编”的大师。任老出名后,有很多杂志社和出版邀请他做“挂名主编”,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了。大家都知道,做“挂名主编”不仅不用干活,还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酬金,可以说,这是 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美事。然而,任老却从不要这样的好处费,他是无功不受禄,更不希望别人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
任老的“三不”原则,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大师的处事风范和为真理而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也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教育课。

国际易学联合会的理事成员

国际易学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奎元(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国际易学联合会首席顾问:任继愈(世界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科学顾问:席泽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顾问:龚心瀚 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董光璧(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司库兼秘书长:孙 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研处长研究员
执行秘书长:周易玄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战略文化研究所所长
副 会 长: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汝 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求实》杂志社原总
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惠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朱高正 台湾《中国通》杂志社社长博士
成中英 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会长、夏威夷大学教授
池田知久 日本周易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
金学权 韩国中国哲学会原会长、圆光大学教授
克鲁申斯基 俄罗斯周易学会会长、俄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原所长
秘书长:丘亮辉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司库兼秘书长:孙 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研处长研究员

国学大师任继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任继愈三大贡献:

  1. 哲学研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学。

  2. 佛学研究: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 培养了大批宗教学人才。

  3. 图书馆建设:1987年至2005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致力于中国图书馆事业。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历任馆长

图书馆时期 馆长 任期 京师图书馆馆长 缪荃孙 1910年5月-1911年 国立京师馆长 江瀚 1912年5月-1913年2月 夏曾佑 1913年-1918年 袁希涛 1918年1月-1918年12月 傅岳棻 1919年1月-1921年5月 王章祜 1920年8月-1921年7月 马邻翼 1921年7月-1921年12月 陈垣 1921年12月-1922年6月 全绍清 1922年6月-1922年7月 马叙伦 1922年10月-1922年12月 张国淦 1922年12月-1924年3月 傅岳棻 1924年4月-1924年10月 马叙伦 1924年11月-1925年3月 吕复 1925年3月-1925年8月 陈任中 1925年8月-1925年12月 梁启超 1925年12月-1927年6月 郭宗熙 1927年8月-1928年5月  马叙伦 1929年4月-1929年8月 蔡元培 1929年8月-1940年3月 袁同礼 1940年-1943年,代理 袁同礼 1943年-1948年12月 王重民 1949年-1952年,副馆长代馆长 国立北京馆长 周作人 1942年4月14日-1943年2月3日 张心沛 1943年2月3日-1943年 俞家骥 1943年-1945年 张煜全 1945年3月13日-日本投降 国立北京馆长 王重民 1949年-1952年 北京图书馆馆长 王重民 1949年-1952年,副馆长代馆长 冯仲云 1953年4月-1954年9月 丁西林 1954年-1973年 刘季平 1973年11月-1981年2月 中国国家馆长 任继愈 1987年5月-2005年1月 詹福瑞 2005年1月-2009年12月 周和平 2009年12月-2014年1月 韩永进  2014年1月-表格来源:

任继愈同志简介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任老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194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佛教著作选读、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1955-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1978年起招收宗教学硕士生、博士生,1985年起与北大合作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国家培养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曾多次在国外讲学并进行学术访问。
任继愈于1987年至2005年1月年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学术界的代表,王羲之艺术研究院学术顾问,当选为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1年6月,任继愈先生应邀出席了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的“孙子学术研讨会”,和其他150余名与会专家共同揭开了关于孙子故里的千古之谜,确定山东省广饶县即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思想家、《孙子兵法》作者、兵圣孙武(孙子)的故里。会上,任继愈先生被推选为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会长,并被聘为广饶县孙子研究中心特邀顾问。
任继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1日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