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中国军事新闻500字的?中国现在真正的军事实力是怎样_护卫舰_中国_补给舰

两则中国军事新闻500字的

  A                                     中国最新903A远洋补给舰曝光

  近年来,随着国产新型驱护舰批量下水、服役,中国海军远洋军事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然而,对于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来说,我们不能忽略真正的远洋战力倍增器——远洋综合补给舰。近日,又一艘903A型大型综合补给舰的改进型号已经处于分段船台合拢阶段,即将下水。

  在不久前的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行动中,暴露出中国海军战略的一个严重不足,那就是若不能停靠外国港口获得补给,解放军将无法在远离中国的海域维持大量军舰。

  截至2013年,中国已有四艘903系列补给舰在海军服役(886号千岛湖舰、887号微山湖舰、889号太湖舰、890号巢湖舰),目前第五艘903系列补给舰尚处于舾装之中,若新型补给舰下水并服役,中国海军将拥有共六艘903系列补给舰。但相比美国海军,中国海军的远洋补给能力依然薄弱。如今美军拥有4艘53000吨排水量的“萨克拉门托”级大型高速综合补给舰、4艘49000吨级的“供应”级大型高速综合补给舰以及10多艘41000吨T-AKE级新一代综合弹药补给舰。

  903系列补给舰结合了之前各型国产补给舰的综合优势以及各种设备试验的成果,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具备未来为航母编队进行远洋补给的大型综合补给舰。不过2万吨级的903系列补给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4万吨级别的大型综合补给舰才是中国海军未来最好的选择。

  A                            中国054A和056型护卫舰装备先进拖曳声呐

  两艘海军054A型护卫舰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安装设备的照片最近曝光,舰体的尾板处有一个大开口,很有可能是为了部署拖曳式阵列声呐和拖曳式诱饵。

  2013年11月在上海某造船厂下水的056型护卫舰,尾板也出现了类似改动。可以发现其安装了变深拖曳声呐,有资料显示,4艘056型护卫舰将安装变深声呐。

  在护卫舰下水后、入役前安装变深声呐,不仅暗示这是标准设计以外的新增设备,而且表明,中国海军对这种声呐的性能有信心,以及安装这种声呐已成为工作重点。

  054型和056型护卫舰并不是中国海军首批配备变深声呐的船舰:造于20世纪90年代的052型驱逐舰曾安装有这种声呐系统。一些资料显示,两艘“旅沪”级驱逐舰安装了分别从法国和意大利进口的变深声呐系统。

  虽然056型护卫舰安装的变深声呐的具体作战特性尚不清楚,但从局部图片可以看出,该拖曳式声呐与进口系统均有不同之处。中国海军很有可能对各种声呐进口设备进行过广泛的试验和分析,并利用所获得的知识制造了一套国产声呐系统。

  056型和054A型护卫舰都配备有舰首声呐,因此安装变深声呐和拖曳式阵列声呐表明,部分护卫舰将主要用于反潜战。

  虽然排水量1500吨的056型护卫舰没有吊架,但有一个飞行甲板:携带反潜鱼雷的直-9直升机可以从这里起降,尤其是在沿海水域时。安装变深声呐将大大提高这些护卫舰的探测能力。

中国现在真正的军事实力是怎样

从军费投入来看,仅次于美国,而且美国还不断指责中国军费不透明,有很多隐形的军事支出未列入公开的军费中;
从武器装备来看,中国三军装备现在都处于更新换代中,从二代过渡到三代,均在研发第四代装备,如J20战机,未来大驱等,对比周边国家,中国装备与美日的差距缩小到大概10年左右,个别武器的差距已经接近,如导弹。但中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完整,发展速度快。
从军队训练水平来说,近二十年中国军队没参加过实战,跟美军长年累月打仗比,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实战训练都有差距,但中国军队不缺乏的是战斗精神,这是解放军的优势
从整体上说,中国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发展速度快,近五年实现对日本自卫队的军力超越就说明了依靠经济发展,富国强军之路是对的。
这是我一个个字打出来的,比那些复制粘贴的强,请给分,谢谢

军情观察室2022年播出时间

军情观察室2022年播出时间是每周三20:30-21:00,重播时间是每周四03:25-04:00/14:25-15:00

《军情观察室》节目坐阵曾有“情报收集中心”之称的香港,紧贴每周的全球热点军事话题,以丰富、有趣的电视动画以及快节奏播报大量信息的方式为您搜罗军事情报,同时请来军事专家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度地分析与解读,并与观众和网友一起互动,共同分享军事大餐。

《军情观察室》与观众一起冷眼看世界:节目紧贴每周的全球热点军事话题,身边刚发生的事,都与军情息息相关。又以华人关心的题目联系至全球华人都关心的话题。

大量信息与快节奏是节目的特色,每周网罗很多信息,又有海内外多方视点,即使是专题部分,也辅之以快节奏的音乐,制造出紧张氛围。真实的战争是灾难,虚拟的战争却是游戏,也是娱乐。

在解读金门之战、中印之战时,信息、节奏,加上恰到好处的包装与纯军情目光的解读,增加节目卖点。强烈的军情互动意识,挑战观众的智慧和眼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