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谁有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字数多一点,谢谢!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 中国合伙人 观后感 急求
- 中国合伙人影评
-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
- 写一篇《中国合伙人》的观后感,从理想的角度来写快快快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 中国合伙人的影评!
-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800字
- 怎样写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谁有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字数多一点,谢谢!
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观后感
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学校为模板来向过往三十年的致敬。这部由众多当红明星联袂主演的青春励志剧作拥有足够的人气底蕴,因而甫一登场就引来各方的强势关注。而在众多星光闪耀的名字中,黄晓明所饰演的成东青一角则更是明星中的明星,成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
从整体上看,成东青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几乎是所有从农村进入到都市生活的年轻人的范本,无论是成功的一面还是失败的一面。城市化是当下中国仍在继续进行的一项工程,然而并不是进入到城市就自然地转换了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生存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或许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成东青就是这样一个从农村考上大学的普通青年人,用流行的词语来概括就是所谓凤凰男。其实对每个从农村进入大学的人来说骨子里都多少有些矛盾的性格,一方面对于家乡的父母来说,无疑他们是骄傲的,能从上千人的村落里考上大学本身就意味着某种成功,至少他们要强过小时一起玩耍的伙伴。然而,另一面他们却又不免有些自卑,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里大家不会关注你以前的成功,他们只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无论是你骑自行车走到终点还是跑步进入终点还是开汽车进入终点,他们只关注你进来时的样子,而不关注你走的是否艰难。
或许,初入大学的成东青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现实的寒酸使他感受到自身的二或土鳖,但是曾经成功的经验又告诉他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他终将抹平与他人的差距甚至成为新群体中的佼佼者。黄晓明将成东青的这种矛盾心态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一方面对同学的潇洒风度以良好的口语能力崇拜不已,另一方面却又坚信自己能超过他们,因而立下要看800书的雄伟目标。
现实的影像使其感到自卑,而这种自卑又进一步成为其上进的动力。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曾经深入分析过这一现象,而成东青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例子。他在乎别人的目光,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骨子的的自尊又让他在看似老实木讷的外表下掩藏了一颗强悍的心,这又使得他一旦认定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动摇,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或亲人也不会让他改变自己的看法。
与苏梅的恋爱就是他这种强势性格的第一次展现,面对自己认定的目标穷追不舍,跟踪、下跪、示爱、强吻,各种能用的方法都用上,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说成东青的各种木讷、土鳖是当下几乎所有吊丝们的一个共性特征,那么这种对坚韧的个性品质与不怕世俗目光的强悍气质则是成东青所特有的。
这种坚韧的个性尽管与二、土等特点混合在一起,成为他中国式土鳖的表现,但这也却恰恰是成为一个领军人物所必备的品质。正如尼克松所说的,总统的责任在于领导而不是说服。作为一个领军人物需要的是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以及坚持自己判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凭着冲动与灵感。在这种情况下,成东青的二恰恰是成为自己领军地位的最大品质。因而,他的坚持不上市就真正展现其领军人物智慧的地方,只有对大局有良好的判断,才能不为现实的利益所诱惑。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对《中国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是对地铁站灯箱广告的每次路过的一瞥,心里想“这三人谁呀”?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凑上前去仔细研究,哦!竟然是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电影的宣传海报彻底颠覆了以往他们帅气、阳光的形象,“三架眼镜”让人咋一看还真没认出来他们是谁。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的故事,故事背景的时间跨度是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今,片中人物的经历是以中国的创业传奇人物们为原型塑造的。且不论片中那轻喜剧型的对白,还是他们三人的造型,使原本艰辛的创业过程充满着欢乐元素,使人不禁莞尔。
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最闪亮的就是台词、对白:“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我想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你是否找到了适合于你的前进动力?奋斗没有了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了你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这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中国合伙人 观后感 急求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青春”的影视作品,这其中,《中国合伙人》无疑是感悟最多的一部。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可以让很多人引起共鸣的青春励志片,它贴近现实,深刻折射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下社会青年创业旅程的坎坷与艰辛,观众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找到曾经或者现在的自己,重温那些逝去得青涩回忆。也清晰了诠释了一个道理—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黄晓明饰演的“土鳖”成冬青、佟大为饰演的“愤青”王阳以及邓超饰演的“海归”孟晓骏,三位主人翁各有特色,有的执着勤奋,有的贪图女色,有的怀揣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中,都不可避免的经历了落魄、挣扎、彷徨、无奈。电影中穿插着三人的执着、友情、奋斗,其中都以梦想为主线。孟晓骏经常问成东青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梦想吗?而每次成东青都是闪烁其词地避过。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是没有梦想,而是不想谈这个沉重的话题。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在失败中寻找胜利,于绝望中寻求希望。作为一部青春励志片,《中国合伙人》让人看到了成功者的辛酸与执着,让人在感叹青春不再,现实依旧的同时,更加坚定自己追寻梦想的决心。须知道,“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因此,还有什么理由不从现在开始把握自己,为梦想而努力的奋斗呢?
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年青人对梦想的坚持,而成东青、王阳、孟晓骏则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性格的怀揣梦想的年青人。
成东青篇:成东青是个标标准准的“土鳖”,他出生农村,一直以淳朴、木讷的观念看待着世界,成东青这一土鳖正是被人瞧不起的典型代表。但他一直怀揣着梦想,他看似懦弱愚蠢,但实则又是勇于坚持理想、令人钦佩的,可以说他是大智若愚。他爱自己的梦想,爱自己的事业,当所有人骂他卖国贼时,他并未退缩,而是勇敢的站了出来,维护自己的梦想,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他这样呢?
王阳篇:王阳是个彻彻底底的愤青,大学时代,他肆无忌惮地挥霍着青春,喝酒、跳舞、泡辣妹、打群架,样样在行。他以自己的价值标准看待世界,他潇洒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可以说,王阳的每一个阶段都活得很精彩,被洋妞甩了又如何?至少我曾经爱过。王阳的成功顺畅地令人嫉妒,王阳代表那些及时行乐的成功者。
孟晓骏篇:孟晓骏的家族可以说是海龟世家,父辈们的熏陶使孟晓骏也走上了留洋之路。孟晓骏是个典型美国性格的人,他真实的可爱。犯了错又怎样?至少我敢承认!他有么说么,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他在美国并不顺利,也窝窝囊囊地过日子,为生存而哭泣,因困难而落泪,但他却是个不被艰难打倒的人!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即使现在我落魄的连狗都不如!终于,最后孟晓骏还是成功了。
综述篇:《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男主角分别代表有着不同价值观但却仍然走到一起的朋友,即使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即使王阳最后说,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但正是他们三个的努力才成就了新梦想,也成就了他们崭新的梦想!可以说,三个人中,孟晓骏是军师,统管全局,王阳是技术专家,他有着专业的技能,而成东青,这个土鳖,却是凝固三人感情的关键,成东青对新梦想的不离不弃感动了每一个合伙人。因此,他们所有人都愿意与成东青坚持到最后。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励志版致青春 。
任何合作,不要高高昂起你的头颅,合作更要谨慎,要倾听合伙人的心声,耐心地听完,耐心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耐心地把游戏规则制定好,然后,合作才能长久,也才能盈利。
不懂合作的人,家庭生活也不会多顺畅,合作就是一种态度,任何关系的处理,都是一种变相的合作,只关注自己需求的人,事业和工作都不是很好。
《中国合伙人》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商业励志片,由陈可辛执导,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杜鹃主演。该片于2013年5月17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土鳖”成东青、“海龟”孟晓骏和“愤青”王阳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写一篇《中国合伙人》的观后感,从理想的角度来写快快快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作为同样优秀的三个合伙人,在创业之初,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是挣钱,不断的的挣钱。这是他们最必须的。虽然都有出国的梦,远大的志向,但处在衣食住行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只有拼命挣钱。
成东青去做家教,以及私设培训班就是个例子。当然,王阳不同,在于他是一个价值观很特别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艺,即使身无分文他也能独善其身,但是这种人是很罕见的。其次,是孟晓俊,他有很强的美国梦,就像里面说的,出国是一个梦想,但是出国的梦想是什么呢?一番成就,很荣耀的做一名海龟,或者永远留在美国,除非过不下去。孟晓俊就是很典型的一个美国梦者,在美国的生活一直很窘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也只能委屈端盘子,他的梦想还是什么留美淘金吗?只是为了生活奔波罢了。
所以那个时代,生活的开始就是挣钱,没有宗旨和方向,只有结果。因为没有好的回报开始很快就会被夭折。联系到大学生就业,并不是说每一名毕业生一毕业就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即使你在做的工作别人并不看好,假如这是一个机会,但是挣的钱只有你最清楚。在学校里看到有学生做烧烤生意的,开始租场地,音响,烧烤材料之类,短短一年他们资金达100万,越来越成熟。这就是创业,中国式创业,从混中摸索然后成熟,成功。 但是大多数人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什么?面子。
说正式点是自尊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告诉我们,在一定程度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的更高层次需求就是自尊心。在中国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愿丢了面子。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人的价值观决定的。但是当教授与流氓都表现得相同的话那就不能称得上价值观问题了。
孟晓俊是个爱面子的人,这一点不得不承认。最明显的两件事,当他再次去美国的时候他又来到了当年他工作的餐厅,为的是让那个美国女人看看我现在回来了,而且很有钱。还有他来到了当年工作过的实验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实验室,这是孟冬青帮他找回的面子。因为没有人比孟冬青更了解他,孟冬青更爱面子。 爱面子可能有两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是自卑。孟冬青是典型的一个,这是人的心境决定的。因为他考了三次高考,是个好不容易成功的loser。他生活拮据,英语发音像日语,他只有努力的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也只有他能背会英语词典,看800本书。另一种是窘迫或者消极的情绪引起的。这种情况出现是即时的,只有在某一情景下你才会表现出你的爱面子。这种情绪的表达的主体是你自己,所以别人可能并不认为你是个爱面子的人,只是你自己在掩饰窘迫的时候会不自在罢了。但是假如你在出现窘迫或者消极的情绪的时候表现出的总是让别人以为你是个爱面子的人,那么这就是心境问题了。而孟晓俊就是后者,他出身很好,父亲爷爷都是海龟,他个人也很优秀,但是为什么他回国后如此自卑呢?症结在于他的美国梦的破灭。他想用自己的成功挽回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不知道他的失败所以他急于求成,这是他内心压抑的表现。他要的不是孟冬青给他的豪车,大房子,而是去美国一趟,要回自己的面子,一切也就释然了。 在现在企业管理中,显然这是不可取的,假如又作为领导者,其领导魅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现代企业,管理是逐渐规范,成熟,管理方法更加专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其胜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规范,严格。假如你对一件事耿耿于怀,有一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态,那么你必定是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的。可能这可修饰成一种坚韧,或者自我激励,但是何不换一种方式呢?那毕竟是病态的。 成东青调整的就很成功。为什么?成为Boss。 他最佩服的人,偶像,是孟晓俊,而不是孟子。他知道差距,之所以把孟晓俊看做偶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嘲。从别人的优秀看出自己的卑微这是最大的自卑。三个合伙人中孟晓俊的咄咄逼人也让他在一次感受到压力,领导者的独断是阻碍公司上市的最大原因。而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保守,或者其他的正当的理由,而就是我对你不爽。赞成的理由会很多,但是反对的只需一个,这个理由一般是最不直接的。领导者对重大事情决策是理所应当的,他要维护自己权威和自尊,没有人会和他一样重要,尽管他们是合伙人。所以说成冬青最终是boss,他一手策划了上市,当然这也是给孟晓俊一个大礼。成东青从一个loser到最后的boss,虽然他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他真的改变了自己。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电影中的三位主角,从被忽视到把企业保证取得成功发售,用整体实力获得了敌人的肯定与重视。这也体现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公司的转变,愈来愈的的公司在国际性上占据至关重要的部位。
《中国合伙人》叙述的不只是三个人的故事,投射的是我国在初创期,每一个华人的勤奋和拼搏,也许他们的故事便是我们的故事。
从外表能够看见理想,但它不仅讲的是理想,在其中更有布局逻辑思维,怎么让全球了解国家,重视国家,在不合理的条件下存活。
深具意味着实际意义,激励了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有着实干精神,不成功并不恐怖,只需有毅力,迟早会取得成功的。
一个公司的取得成功,不可以只靠本人,精英团队里头必须有明晰的职责分工,每一个人的建议得尤为重要。公司的取得成功,进而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合伙人的影评!
陈可辛的新作《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屌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酷机智影像的追求,无论是剧情、摄像、剪辑的技术层面,还是演员表演、主旨设定等内容层面,影片之于今日的中国电影,都是高水准的。虽然无法超越《甜蜜蜜》那样陈可辛的经典,亦足矣为赵薇同学树立一个觇标——电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来评价的。
剧情设定无需多言,俞敏洪为代表的新东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阐释一代人在友情、爱情、事业和东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后甚至直接PPT似的贴出了已经成长为如今社会精英阶层的四五十岁老男人们的各个年龄对比图。伴着《光阴的故事》勾人泪点的音乐,虚构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时代意义和现实落点,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点,这个PPT制作的真的不够精良,甚至还不如之前《厨子戏子痞子》结尾的老照片。
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中,陈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个海归、一个文艺、一个屌丝,略显标签化的人物设定因为流畅紧凑的叙事而不显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给影片加分不少。通过三个人在画外音里的轮流主导来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学情景,配合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包袱,观众自然而然地就被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这里不免要比较下近期题材撞车的《致青春》,赵薇同学真的可以跟陈可辛老师上一节生动的导演课。《致青春》的胃口太大,似乎想着把赵同学有所感触的校园时光一股脑灌输到观众脑中,颇有敝帚自珍之嫌,这也决定了影片后半段的潦草敷衍不知所云。《中国合伙人》前三分之一流畅地使用了当年的流行歌曲契合剧情发展(这简直就是对《甜蜜蜜》的致敬或者延续——首映结束后陈可辛也透露说,这片子里黄晓明跟女神无疾而终的感情,也是从甜蜜蜜那里传承来的),快速明快的剪辑来回穿,便干净利落的烘托出了一幅80年代大学生生活图景,全片100分钟的时长也能顺便提醒下赵同学,130分钟如果不能每分钟都让观众有惊喜,真的就会变成每分钟都在煎熬。
出色的前半部分玩儿的够花哨也够出彩,剧情的进展却丝毫不受怀旧的影响。三位主人公分开开始了各自悲催的生活开,又聚首共同打造新梦想,再到关系出现裂痕,直至一直的和事老佟大为在婚礼上说出“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邓超愤愤地决定去沈阳找人教英语,剩下黄晓明孤家寡人后,剧情终于迎来了最终的高潮。层层递进的剧情,交叉叙事的结构,俗套的设定被陈可辛讲出了一个接地气又有新意的好故事。
特别值得给个赞的是该片出色的摄像。号称“亚洲第一摄影师”的杜可风实力绝对不是盖的。一向对光线宗教般迷恋着的杜老师这次没有炫技,很多时候只是平实地用一个个 包含深意的镜头进行着影片的叙事。例如玻璃在影片中有多次出现,模糊不定的玻璃反射既没有镜面的直接暴力,又能巧妙地进行构图和隐喻。邓超在与黄教主争论股份制问题的时候,分别与佟大为在办公室打乒乓球,前景一直是玻璃,右侧一直是佟大为,快速精巧的转场、幽默的对白,交待两个人逐渐开始意见相左,而最后一个特写直接正面拍摄佟大为面部,教主一转脸,两人头部合二为一,暗示了之后佟大为会站在教主这边。随后,在邓超与黄教主提及公司上市时,一向屌丝的教主终于对好友说出了NO,这时镜头微微平移,一道细细浅浅的白色光线在前景的玻璃上逐渐变宽变大,将两人分在两侧,暗喻两人的隔阂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单从摄像上讲,《中国合伙人》是足够精致的。
最后,顺便表扬下三位主演演技的飞跃。这真的可能是黄晓明至今演技最好的一次了,放下耍酷扮帅的偶像派,彻头彻尾地塑造起了一个农村屌丝,竟然最终不显生硬,颇有了些农民企业家的气质,该片大概也能算得上是黄教主演技的里程碑了。邓超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棒,出国前机场送别的一场戏,愣是把一个大男人的感情表现得无比细腻,催人泪下。
有笑点、有泪点,有回忆、有新意,偶有尿点,瑕不掩瑜。看完后回味咀嚼时才发觉,这个故事竟颇有了些中国版阿甘正传的影子:同样是一代人过往的大时代,例如因为中国申奥失败而从天而降的电视机,北约轰炸南联盟使馆等;同样是每个时代的神曲,像《海阔天空》《光阴的故事》还有齐秦;同样是一个屌丝的奋起,黄晓明大学前和大学里“落伍”的行为举止简直就是农村二傻子附体,在这样一个二傻子身上安装点叫梦想的东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样是爱恨情仇无所不包,每个人都在友情和爱情的漩涡里挣扎着生活。
借用片子最后的一句话结尾:也许有一天皱纹会刻上我的额头,但却不会刻上我的心头(大意)。梦想是属于青春的,若青春不老,则人生永光。文/THU岳廷
19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800字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屌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如果肯定我的回答 请选为最佳答案 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怎样写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今天去看了《中国合伙人》,刚看这电影名字不怎样,就是冲着陈可辛导演去看的。但果然不负我所望,这部电影是今年至今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国片。
《中国合伙人》的导演是陈可辛,配乐是金培达,摄影指导是杜可风,但是三位主演都是大陆的男演员,内容也完完全全是大陆的故事,不得不令我敬佩陈可辛是位真心做作品而不仅仅是为了捞钱的香港电影导演。
说说电影的三位主演黄晓明、邓超、佟大为,老实说,他们仨的作品我没看多少。黄晓明让我最深刻的是《风声》里的表演,邓超是的《通天帝国》,佟大为是《奋斗》。不过他们在这部电影里的出演真心不错,可以说是他们暂时的代表作。
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是典型的凤凰男,穷困的农民出身,考了二次高考都失败,为了考第三次,他的母亲找了村子里所有人借钱才供他读完大学。这个故事里的“新梦想”不得不让我想起“新东方”,成东青也实在太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我曾经读过俞敏洪北大演讲的文稿无数次,我记得他说过:“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成东青与俞敏洪的出身太相像了!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还讲过:“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正在读《红楼梦》,正好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声)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苦闷了一年,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可惜一首诗歌都没有出版过。”电影里,成东青也因肺结核住院一年,所以难免让我把角色代入进去了。还是说回电影角色成东青,那种苦孩子出身的倔强被黄晓明诠释得很好,一直被冠以偶像派的黄晓明居然把农民企业家演得这么像让我感到意外。
邓超饰演的孟晓骏,让我看到邓超气质里的霸气。孟晓骏是学校里的完美偶像,成绩优异,才华出众,拥有青梅竹马的女友,很好的家世,后来成功拿到签证到美国。貌似一帆风顺的人,到了美国竟然连刷盘子时拿小费的资格都没有,拥有一份给小白鼠喂药的工作都已经是高人一等的生活了,庞大的落差打击了他的尊严!彻底摧毁了他的美国梦。这角色也让我联想到本片导演陈可辛,陈可辛早年在美国求学刷过盘子、当过服务员,同样历经坎坷和辛酸,而且陈可辛凡事求完美的性格也和角色相像。感觉孟晓骏这个角色是他送给过去自己的礼物。
王阳由佟大为饰演,刚开始以为是在讲李阳,后来发现没有映射某个人,但是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类人。王阳是浪漫派诗人,大学时交了个外国女友,虽然后来被甩了。但是他在自己婚宴里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深记住,大意大概是“一直以为自己是那种与众不同的人,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的”。一个浪子在婚礼里居然说出:“真正的爱情都是平平静静就来了的,没有那么折腾的。” 听后还是有点动人。
回来看了个数据:“这部影片的制作加宣传费用,成本达七千万人民币。中影集团投资30%,陈可辛自己的工作室投资70%,后来陈可辛将股权分销给其他公司之后,自己的股权比例降低到20%。据说陈可辛为拍摄此部电影,放弃了导演片酬。”而且像陈可辛这样的大导演居然为了这部电影连跑十几个城市宣传,可见他的重视。可能就像他接受南都采访说的:“其实我拍的就是我自己的美国梦。内地的美国梦和香港的美国梦没什么分别的。“九七”的时候很多香港人一定要去美国,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呢,那时候香港人要去美国变得比你们还要难。我根本就是拍自己。我从来没有拍过关于自己的电影,《如果·爱》、《甜蜜蜜》都没有那么个人,这部是我拍电影以来最个人的一部。”
另外,电影出现了几次“我们都太年轻,太天真 ”,听与我一同观影的朋友说这是主席的金句。其实这句话最适合运用在刚出社会的我们90头的这些人身上,这时候让我想起柴静那句“未曾长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论人生”。其实,这部电影的核心还是在“梦想”身上,邓超在戏里问过黄晓明几次“你还有梦想吗?”不禁让我想起北岛《波兰来客》中:“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我特别怕这种感觉,就像电影《女朋友○男朋友》里曾经搞学生活动后来却反学生运动的王心仁一样,我害怕终有一天成为今天自己讨厌的一类人。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很煽情的话:“如果皱纹终将刻在我们额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它刻在我们心上。”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就像杨照写给女儿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里讲到的“‘老’是什么?那就是:原本年轻时代的理想与梦想褪色了,现实与世俗的考虑在生命中愈来愈重要,关于品格与原则的坚持也就一天天地松弛了”吧。
《中国合伙人》结尾出现这样一句话:“他们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随后列出一系列90年代出身的成功企业家,彷佛这个故事是向他们致敬般。
最后,赞美一下这部电影引用的大量经典歌曲,听说为此导演还付了差不多600万的版权费。
另外,这部电影最触动的我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成东青与苏梅的爱情。成东青对苏梅痴心一片,本来苏梅也是爱他的,但是最后还是敌不过现实,过去美国后还是和屌丝男成东青分手了,与外国人生了小孩。这样的爱情很残酷也很真实,我已经讨厌《北京遇到西雅图》《分手合约》那种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故事,我觉得那是教坏小孩子。现实生活真正的神仙眷侣都是让人膜拜的,能成为享受平凡的爱侣已属不易,大多人都是怨侣。我并不喜欢为完满而完满的结局,虽然我偏爱浪漫派作品,但是骨子里还是相信现实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