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成语集锦?与读书有关的成语_读书_形容_读书人

本文目录

  • 关于读书的成语集锦
  • 与读书有关的成语
  • 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
  • 形容读书的成语
  • 读书的成语
  • 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
  • 有关“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 描写读书的成语
  • 读书的成语60个
  • 读书的成语大全

关于读书的成语集锦

  也许你没有大量的财富,但阅读可以使你精神富足;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朋友,但书本从没有将你抛弃不顾;也许你没有宝马别墅,但阅读可以使你充满自信拥有风度。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读书的 成语 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关于读书的成语1:

  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 射箭 等武艺。

  4、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 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 爱好 学问。

  1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4、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关于读书的成语2:

  16、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8、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9、不耻相师:不以互 相学 习为耻。

  20、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2、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4、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8、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0、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与读书有关的成语

与读书有关的成语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学而不厌、废寝忘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勤学好问、韦编三绝、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映雪读书、开卷有益、夜以继日、引锥刺股、十年寒窗、闻鸡起舞、好学不倦等。

1、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出自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好学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hào xué bù juàn,爱好学习,从不厌倦。倦:厌倦。好:爱好。

宋苏舜钦《荐王景仁启》:“好学不倦,才行卓越。”

译文:爱好学习,从不厌倦。才智和德行超出一般人。

3、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十年寒窗shí nián hán chuāng)形容长年刻苦读书。寒窗:冬天在寒冷的窗前读书。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译文:苦读十年之间没有人听说,科考成功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5、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学习上是没有尽头的。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译文:真理不能由某个人独占,而学同又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勤问难道可以缺少吗?

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

废寝忘食、学而不厌、不足为法、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勤学好问、凿壁偷光等。

一、废寝忘食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示例】: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

二、学而不厌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形容读书的成语

形容读书的成语如下:

1、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

3、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7、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8、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9、十寒窗:形容长刻苦读书。

10、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1、摘句寻章:摘取搜寻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12、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4、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15、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读书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成语如下:

1、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说: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够五辆马车之多。

示例:这些专家表明,他们学富五车的产物是恶心的政策建议。

2、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你与他每日不曾离,直这般废寝忘食。”

示例: 王叔叔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3、凿壁偷光

意思是说: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出自:西汉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示例: 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心一意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聚精会神
秉烛达旦
牛角挂书
发奋图强
持之以恒
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博学强记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
勤学苦练
将勤补拙
笃学不倦
笃实好学
笃学好古
笃信好学
笃志好学
不愧下学
勤能补拙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
映雪读书
映月读书
博学多才
据鞍读书
折节读书
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刺股读书
学而时习之
不学无术
不学无识
饱学之士
长材茂学
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
村学究语
虫鱼之学
斗酒学士
道山学海
独学寡闻
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
高才绝学
孤学坠绪
高斋学士
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
宏儒硕学
好学不倦
记问之学
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
家学渊源
绩学之士
困而学之
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
款学寡闻
临池学书
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
末学肤受
贫不学俭
品学兼优
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
青钱学士
曲学阿世
勤学好问
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
通儒硕学
调嘴学舌
文江学海
枉辔学步
学富才高
学非所用
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学海无涯
学究天人
学老于年
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学如穿井
学如登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书不成
学剑不成
学疏才浅
学书学剑
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
学无止境
下学上达
新学小生
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
一家之学
鹦鹉学舌
鹦鹉学语
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
牙牙学语
真才实学
教学相长
望采纳,谢谢!

有关“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专心致志、屏气凝神、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

一、专心致志

白话释义: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朝代:春秋

作者:孟子

译文:不一心一意的话,就学不到。

二、屏气凝神

白话释义:指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出处:《老残游记》第二回:“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朝代:清

作者:刘鹗

翻译:满园子的人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三、熬更守夜

白话释义:指熬夜。

朝代:近代

作者:人民出版社

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四、披星戴月

白话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五、焚膏继晷

白话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

翻译: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描写读书的成语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关于描写读书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招贤礼士】: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折节向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读书的成语60个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成语60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读书的成语

1、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2、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3、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4、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8、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13、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4、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6、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7、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9、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0、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1、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22、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2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25、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6、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7、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28、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29、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30、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31、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3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3、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34、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6、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7、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38、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39、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0、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41、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42、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43、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44、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4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46、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47、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48、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49、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50、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51、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52、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5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54、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55、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56、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57、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58、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9、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60、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读书的成语大全

形容读书的成语有:

一、学而不厌  

1.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二、专心致志  

1.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三、映雪读书  

1.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 【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囊萤映雪  

1.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五、凿壁偷光  

1.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